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代改IP地址暗藏隱私泄露風險

發布時間:2022-05-24 14:00: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袁璐

  近日,包括微博、微信、知乎、小紅書(shu) 等互聯網平台陸續上線了顯示IP屬地的功能,國內(nei) 用戶顯示到省份或地區,國外用戶顯示到國家。不少網絡“大V”暴露了自己此前假裝在國外的痕跡,主頁的IP屬地大多在中國境內(nei) ,被網友紛紛調侃“露了餡兒(er) ”。

  網紅IP地址“翻車”後,有人動起了歪腦筋,想在網上用非法手段變換真實IP歸屬地,也由此催生日租、包月、包年等付費IP代理的“黑生意”。網絡安全專(zhuan) 家表示,改IP並不能真的修改手機、電腦等的上網身份地址,反而隱藏著隱私泄露、被竊取金融賬戶等風險。

  探訪

  花上15元就能包月改IP

  昨天,記者通過“IP屬地”“IP代理”等關(guan) 鍵詞,輕鬆在多個(ge) 電商平台找到了IP代理服務。這些商家表示,能夠支持電腦、手機、模擬器等設備更改IP,並按包年、包月、日租等模式收費。其中,記者在一家淘寶網店實測發現,靜態代理IP服務包月僅(jin) 需15元。

  “要改哪個(ge) APP?什麽(me) 手機係統?”在簡單詢問後,該店家向記者出示了一個(ge) 網站地址。記者付費並提供身份證號碼實名注冊(ce) 後,在該地址跳轉的後台係統看到,其“節點購買(mai) ”頁麵顯示支持上百個(ge) APP更改IP屬地,包括抖音、豆瓣、微博、微信、小紅書(shu) 、知乎、閑魚等。

  “你連接完新的IP地址,重新登錄一下某個(ge) APP,隨便找個(ge) 帖子評論,評論完成後IP就修改成功了。”該賣家表示。

  以新浪微博為(wei) 例,記者按照提示從(cong) 雲(yun) 南昆明、湖南長沙、山東(dong) 青島等多個(ge) IP節點中選取了“廣東(dong) 廣州”,在後台係統切換IP地址後,微博主頁IP屬地在短時間內(nei) 並沒有變化,但用賬號發布動態或者評論時,IP屬地隨之變成了偽(wei) 裝後的廣州。

  另外一名店鋪賣家則對記者表示,自己可以提供靜態IP或動態IP用於(yu) 更改手機或電腦的IP地址,並且支持大部分APP,比較穩定,可供更改的地址幾乎涵蓋國內(nei) 各大省市和自治區,“我可以給你提供半小時免費測試,如果覺得好用再付費。”

  探究

  改IP隻是加了“傳(chuan) 話人”

  IP是Internet Protocol(國際互聯協議)的縮寫(xie) ,IP地址是互聯網協議特有的一種地址,是上網需要的唯一的身份地址。

  奇安信行業(ye) 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告訴記者,所謂改IP,並不是真的修改了手機的上網IP,而是修改了信息接收方看到的手機上網IP。“手機本身的IP,是運營商動態分配給每部手機或電腦的,如果真的改了這個(ge) IP,運營商就會(hui) 無法識別你的設備,也就上不了網。”

  裴智勇表示,使用“代理”改IP的方法,是讓某部手機先把信息發送給某個(ge) 網絡代理服務器,再以代理服務器的身份,把該信息發送給接受方。代理服務器在哪裏,顯示的IP地址就在哪裏。由於(yu) 接收方隻知道信息是通過某個(ge) 代理服務器IP發來的,但並不知道是誰把信息發給了服務器,所以,最終在接收方或平台看來,信息是從(cong) 代理服務器的IP發出來的。

  “打個(ge) 比方,不管誰來找你,你都讓鄰居張大媽給傳(chuan) 話。那麽(me) 外界就隻知道去哪找張大媽,但不知道到哪去找你。在網絡上,張大媽就是你的代理服務器。”裴智勇說。

  需要說明的是,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識別IP是否被修改過,對從(cong) 業(ye) 者來說並非難事。無論是互聯網平台還是具體(ti) APP,隻要識別出哪些IP是代理服務器,就可以“順藤摸瓜”,迅速封禁處罰代理IP背後的賬號。一旦涉嫌網絡犯罪,公安和運營商也可以迅速找到信息源頭。

  警惕

  IP屬地更改後風險激增

  對於(yu) 上線IP屬地功能,不少平台表示,初衷是為(wei) 了減少冒充熱點事件當事人、惡意造謠、蹭流量等不良行為(wei) 。但也有網友表示擔憂,擔心開放IP屬地後會(hui) 泄露隱私,繼而想尋求修改IP地址。然而,修改IP真的能保護隱私麽(me) ?在探訪中,多個(ge) IP代理係統在注冊(ce) 過程中均要求記者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

  “修改IP,就是為(wei) 了隱藏信息發送源。”裴智勇表示,從(cong) 實踐情況來看,購買(mai) 和使用改IP的軟件或服務,很難得到法律的保護,消費者一旦與(yu) 商家發生糾紛,往往很難進行維權。

  “平安北京”日前也在微博上提醒稱,對於(yu) 個(ge) 人而言,使用了黑代理IP後,黑客和病毒入侵個(ge) 人的主機、獲取個(ge) 人信息和資料比吃飯還簡單。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則對記者表示,社交平台顯示IP屬地信息具有重要意義(yi) ,能夠給大眾(zhong) 提供地址參考,使大眾(zhong) 建立基本判斷,從(cong) 而肅清網絡歪風邪氣,淨化網絡環境。“我們(men) 必須警惕IP代理的風險,不可靠的IP代理極有可能會(hui) 沾上‘黑灰產(chan) 業(ye) 鏈’,出現詐騙盜號、竊取金融賬戶、隱私泄露等問題。”

  為(wei) 此,何延哲也呼籲有關(guan) 部門加強監管,要盡快出台付費IP代理的監管規章,謹防付費IP代理的變體(ti) ,同時不能僅(jin) 憑關(guan) 鍵詞屏蔽的手段防範IP代理業(ye) 務行為(wei) ,需要製定更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