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合同違約怎麽辦
□ 具有優(you) 勢地位的市場主體(ti) 利用中小微企業(ye) 處於(yu) 危困狀態或對於(yu) 內(nei) 容複雜的合同缺乏判斷能力,致使合同成立時顯失公平,中小微企業(ye) 請求撤銷該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最高法已發布全國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複工複產(chan) 典型案例,幫助厘清相關(guan) 法律適用問題。企業(ye) 應注意評估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確定是否適用不可抗力相關(guan) 規定。
當前,疫情衝(chong) 擊增加了企業(ye) 經營的不確定性,部分企業(ye) 無法按時足量履約,不少企業(ye) 關(guan) 心該如何處理。就相關(guan) 法律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法律專(zhuan) 家。
在辦理周某某等12名員工與(yu) 江西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勞動爭(zheng) 議糾紛執行案中,江西省貴溪市人民法院在執行調查中發現,該旅遊公司除了勞動爭(zheng) 議糾紛,還有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欠債(zhai) 金額巨大且其名下房屋均已被查封。法院考慮正值夏季“漂流、親(qin) 子、避暑”等旅遊項目黃金期,決(jue) 定對觀光車等車輛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即查封部分車輛後仍交由該公司繼續經營使用,暫不進行評估拍賣。隨後,該公司成功引入第三方投資,並一次性清償(chang) 了全部欠款。
中小微企業(ye) 經營活動易受疫情影響,根據現行政策要求,人民法院辦理涉中小微企業(ye) 執行案件時,注意減少因強製執行對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帶來的影響。今年年初,最高法出台助力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被稱為(wei) 司法助力中小微企業(ye) 發展20條,體(ti) 現司法為(wei) 民溫度。“具有優(you) 勢地位的市場主體(ti) 利用中小微企業(ye) 處於(yu) 危困狀態或者對於(yu) 內(nei) 容複雜的合同缺乏判斷能力,致使合同成立時顯失公平,中小微企業(ye) 請求撤銷該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鋒指出,對於(yu) 中小微企業(ye) 因不可抗力、疫情影響而難以繼續履行合同,或者繼續履行合同對其明顯不公的情形,意見強調要依照民法典規定適用不可抗力或者情勢變更規則妥善處理。
民法典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早在2020年2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就明確指出,對於(yu) 因疫情直接導致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疫情屬於(yu) 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台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指導意見,規定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適用不可抗力的規定,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買(mai) 賣合同、房屋租賃合同、金融合同、醫療保險和企業(ye) 破產(chan) 等案件類型,提出23條具體(ti) 指導意見。
目前,最高法已發布全國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複工複產(chan) 典型案例,以幫助厘清疫情期間的法律適用問題。在這些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認可了疫情防控措施對合同履行構成不可抗力。企業(ye) 應當注意評估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確定能否適用不可抗力相關(guan) 規定。
“合同雙方應本著公平誠信的原則,盡量通過溝通協商解決(jue) 問題。”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雷電說,另外,對於(yu) 與(yu) 疫情相關(guan) 的證據,企業(ye) 應當做好收集固定工作,例如居住地、工作場所的封控管控通知、解封通知等要及時保留固定。北京市地平線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永平表示,政府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疫情的公告,關(guan) 於(yu) “停工”“停運”“停業(ye) ”的公告、命令等均屬於(yu) “不可抗力”相關(guan) 證明。同時,企業(ye) 出現無法正常履行合同的情況,應履行及時向對方通知的義(yi) 務,減少損失繼續擴大,積極協商提出合理的減免請求,必要時可請求變更或解除合同。“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僅(jin) 導致合同履行困難的,當事人可以重新協商;能夠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切實加強調解工作,積極引導當事人繼續履行。”胡永平說。
為(wei) 確保實現“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最高法日前強調,要持續抓好司法助力中小微企業(ye) 發展20條措施的落實落地,依法妥善處理因疫情引發的勞資用工、購銷合同、商鋪租賃等糾紛,幫助受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的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解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