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剛蹭上新冠藥熱度,千金藤素第一股實控人遭證監會立案

發布時間:2022-05-27 10:56:00來源: 北京商報

  一個(ge) 月內(nei) ,千金藤素概念股生物穀兩(liang) 度遭監管“點名”,三度被問詢。

  5月24日晚,生物穀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dong) 及實際控製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hui) 對控股股東(dong) 深圳市金沙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沙江”)、實際控製人林豔和立案,其也成為(wei) 北交所開市以來首個(ge) 被立案調查的公司。而就在不久前,“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的消息發酵,千金藤素逐漸引起市場關(guan) 注時,生物穀還曾應聲“一”字漲停。

  生物穀發生什麽(me) 事了?

  北交所首個(ge) 立案調查

  在北交所和雲(yun) 南證監局先後發出問詢函和責令改正決(jue) 定書(shu) 之後,5月24日晚,生物穀收到了來自證監會(hui) 的立案通知書(shu) ,因生物穀控股股東(dong) 及實際控製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hui) 對控股股東(dong) 金沙江、實際控製人林豔和立案。其也是北交所開市以來首個(ge) 被立案調查的公司。

  5月以來,生物穀風波不斷。5月5日,雲(yun) 南證監局公布關(guan) 於(yu) 對深圳市金沙江投資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jue) 定,就該公司占用生物穀資金行為(wei) 要求整改。5月11日,因大股東(dong) 高比例質押股權,生物穀收到北交所問詢函。

  據了解,生物穀實際控製人、股東(dong) 林豔和質押生物穀股票2155萬(wan)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84%,占其持有生物穀股份的100%。控股股東(dong) 金沙江質押生物穀股票1829萬(wan)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29%,占其持有生物穀股份的60.97%。上述股份均質押給金沙江第二大股東(dong) 海國新動能,原因是海國新動能與(yu) 林豔和簽訂協議,約定由林豔和受讓其持有的27.52%金沙江股權,為(wei) 保證股權轉讓價(jia) 款如期支付,要求林豔和及金沙江質押其持有的生物穀股權。

  北交所對此要求生物穀說明林豔和受讓海國新動能持有金沙江27.52%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並列明股權轉讓協議的主要條款等。

  5月25日晚間,生物穀回複北交所5月11日出具的問詢函稱,“生物穀於(yu) 4月27日召開董事會(hui) ,經過公司自查自糾及大股東(dong) 陳述,控股股東(dong) 金沙江通過本公司購買(mai) 的委托第三方理財產(chan) 品合計占用生物穀資金2.77億(yi) 元並於(yu) 《2021年年度報告》及《董事會(hui) 關(guan) 於(yu) 控股股東(dong) 關(guan) 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自查報告及整改方案》中披露,但林豔和沒有及時向海國新動能通報該事項。海國新動能對該資金占用事項不知情,從(cong) 公開資料得知此事後,表示要終止合作並退出金沙江。經海國新動能與(yu) 林豔和協商於(yu) 2022年5月1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林豔和以22,817.53萬(wan) 元的價(jia) 格受讓海國新動能持有的金沙江27.52%股權。

  除此之外,因控股股東(dong) 資金占用問題,北交所對此要求生物穀說明被占用資金是否涉及募集資金、金沙江償(chang) 還占用資金來源和時間安排,以及上市公司內(nei) 部控製製度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等問題。5月20日,北交所向生物穀下發年報問詢函,涉及經營業(ye) 績、銷售費用和預提費用、應收賬款、在建工程等十大方麵的問題。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穀控股股東(dong) 違規資金占用影響很大,已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行為(wei) ,同時嚴(yan) 重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患。隨著監管層對該方麵的重點監管,已經形成了市場威懾示範效應。

  主導產(chan) 品無關(guan) 千金藤素

  就在本月,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yu) 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一項關(guan) 於(yu) 千金藤素的研究獲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授權。專(zhuan) 利說明書(shu) 顯示,10μ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片抑製冠狀病毒複製的倍數為(wei) 15393倍。童貽剛表示,從(cong) 目前的研究數據看,該藥物抑製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製劑中排名靠前。

  因具備生產(chan) 千金藤素片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生物穀搭上千金藤素概念股,股價(jia) 也經曆了階段性暴漲,不過2004年後,生物穀未再繼續生產(chan) 千金藤素片。作為(wei) 主要從(cong) 事現代中藥研究、生產(chan) 、銷售的高科技製藥企業(ye) ,燈盞生脈膠囊和燈盞細辛注射液等燈盞花係列藥品才是生物穀的主導產(chan) 品。

  2022年4月,生物穀披露2021年年報,這也是該公司登陸北交所後發布的第一份年報,其實現營業(ye) 收入5.66億(yi) 元,同比增長25.45%,實現淨利潤8349萬(wan) 元,同比增長11.41%。而兩(liang) 大主導產(chan) 品為(wei) 生物穀貢獻了近98%的營收。2021年,燈盞生脈膠囊實現營收3.71億(yi) 元,燈盞細辛注射液實現營收1.82億(yi) 元。

  單品獨大讓生物穀的抗風險能力存疑。目前,集采在常態化、製度化基礎上提速擴麵。今年4月,湖北省首批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工作執行,采購周期明確2年期限。中選價(jia) 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而中藥注射劑也是被重點監控的領域。作為(wei) 中藥最初開始“現代化”的產(chan) 物,中藥注射劑彌補了傳(chuan) 統中藥口服或其他給藥方式見效慢的缺點。但因回扣以及一些不良反應事件,這一市場近年來被重點監控。自2016年起,各省市衛健委陸續出台重點監控目錄,將臨(lin) 床用量大、安全性有待進一步驗證的中成藥納入。

  回扣也是北交所重點關(guan) 注的問題。北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要求生物穀說明公司及市場推廣商在市場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ye) 賄賂行為(wei) ,公司是否製定了防止商業(ye) 賄賂的相關(guan) 內(nei) 部控製措施並有效執行。

  目前,盡管整體(ti) 業(ye) 績增長,但生物穀的主導產(chan) 品開始呈疲軟態勢。2021年,售出3.71億(yi) 元的生物穀燈盞生脈膠囊毛利率下降1.03%。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年來,行業(ye) 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事件,國家對這方麵的監管政策密集出台,中藥注射劑企業(ye) 轉型是必然的。

  此外在5月25日,生物穀股價(jia) 已跌至9.35元/股,較前日跌去3.61%。

  針對有關(guan) 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係了生物穀方麵,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生物穀在2021年年報中稱,公司將繼續重點打造燈盞生脈膠囊等優(you) 勢品種為(wei) 拳頭產(chan) 品,以帶動燈盞花係列產(chan) 品的銷售增長,並加速拓展與(yu) 專(zhuan) 業(ye) 銷售代理機構合作,探索慢病管理模式,布局高效賦能的數字化營銷體(ti) 係等,以應對未來市場競爭(zheng) 的挑戰。

  記者丨姚倩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