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涉信披違法違規罰單顯著增多 專家建議三方麵著手提高信披質量

發布時間:2022-05-27 11:02: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涉信披違法違規罰單顯著增多 專(zhuan) 家建議三方麵著手提高信披質量

  本報記者 吳曉璐

  因一致行動人持股超過5%未停止交易,也未履行報告和公告義(yi) 務,深交所於(yu) 5月25日和5月26日連續兩(liang) 日對*ST西發相關(guan) 股東(dong) 進行紀律處分。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披違法違規行為(wei) 監管力度加大,罰單數量顯著增多。

  “針對信息披露違規的處罰增多,一方麵說明當前A股信息披露質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麵則展現了監管部門對於(yu) 信息披露從(cong) 嚴(yan) 要求的決(jue) 心。”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信披違法違規

  成監管重點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年內(nei) 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以及相關(guan) 主體(ti) (包括公司和個(ge) 人)采取監管措施1153家次,涉及信披違法違規743家次,占比64.4%,同比增長49.2%。

  對此,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陳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上市公司總數持續增加,監管對象基數變大;其次,加強監管是證監係統一直以來的理念,處罰數量增加是“強監管”的具體(ti) 體(ti) 現;再者,隨著注冊(ce) 製改革的穩步推進,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越發凸顯,打擊信披違規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強。

  據記者進一步梳理,信披違法違規主要涉及四方麵: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信息披露虛假或嚴(yan) 重誤導性陳述、業(ye) 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未按時披露定期報告。其中,涉及信息披露虛假或嚴(yan) 重誤導性陳述監管的處罰頻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為(wei) 366家次,同比增長369.23%。此外,涉及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監管的處罰頻次為(wei) 476家次(有重合,同一處罰涉及多項違規),同比增長15.25%。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虛假信息披露和延遲信息披露都是虛假陳述的表現。打擊虛假陳述是監管部門一直以來的重點工作。

  陳靂表示,涉及上述兩(liang) 類信披違法的上市公司,通常麵臨(lin) 著業(ye) 績下滑等經營問題。

  多管齊下

  持續提高信披質量

  “一般而言,交易所的監管措施先於(yu) 行政處罰。”談及行政處罰和交易所監管措施,陳波表示,監管措施、行政處罰是兩(liang) 類不同性質的監管手段。監管措施的時效性更強,有事中監管之意,目的多為(wei) 糾偏;行政處罰的啟動門檻較高,事後追責、懲戒處罰的意味更重。先采取監管措施,之後發現情形嚴(yan) 重,再立案調查的情況也不少見。

  全麵注冊(ce) 製改革正穩步推進,而注冊(ce) 製以信息披露為(wei) 核心,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質量依舊是重點工作。

  陳靂表示,提高信披質量可從(cong) 多方麵入手。首先,外部監管部門應不斷細化信息披露指引,不斷明確應當及時披露的事項,並依據指引從(cong) 嚴(yan) 監督。其次,中介機構也應當承擔起相應責任,對企業(ye) 進行積極引導,及時完成信披工作。最後,針對控股股東(dong) ,則應加大監管力度,避免大股東(dong) 濫用權利,影響信息披露質量及有效性。

  宋一欣認為(wei) ,在全麵推行注冊(ce) 製的大背景下,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質量,應從(cong) 三方麵著手:一是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二是加強監管措施;三是加強投資者保護力度。(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