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禾醫療業績增長“第二曲線”:養固發業務披上醫療外衣?
本報記者 許潔 張敏 李豪悅
當下,從(cong) 流量平台上目不暇接的養(yang) 發、生發、植發廣告中不難看出,“頭等大事”已衍生出數千億(yi) 元級的毛發市場,並讓雍禾醫療等植發企業(ye) 順利登陸資本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植發企業(ye) 的主營業(ye) 務往往可劃分為(wei) 植發和固發養(yang) 發兩(liang) 大板塊。其中,植發業(ye) 務的客單價(jia) 更高,可達到數萬(wan) 元甚至十多萬(wan) 元;而固發養(yang) 發業(ye) 務雖然客單價(jia) 相對較底,卻因消費門檻低、複購率高,成為(wei) 不少植發企業(ye) 力推的重點業(ye) 務。例如,被稱為(wei) “植發第一股”的雍禾醫療就將固發養(yang) 發業(ye) 務視為(wei) 業(ye) 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也是這“第二曲線”,令雍禾醫療收獲了更多券商讚譽。5月21日,一份給予雍禾醫療“增持”評級的券商研報稱其為(wei) “我國植發連鎖醫療服務機構的頭部品牌”,該研報認為(wei) ,“公司門店通過標準化管理帶來高質量擴張,同時積極拓展植發前後端的醫療養(yang) 固領域,提升成長空間上限。強大的獲醫能力、口碑優(you) 勢與(yu) 高效的營銷構建公司的核心護城河。”
那麽(me) ,雍禾醫療業(ye) 績增長的“第二曲線”真相是什麽(me) 呢?
頭皮護理披上“科技外衣”
《證券日報》記者在多日走訪中注意到,“通過養(yang) 發、護發改善頭皮環境、防止脫發”幾乎是包括雍禾醫療在內(nei) 的大多數植發、固發養(yang) 發機構對外宣傳(chuan) 的“統一話術”。
有脫發困擾的王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講述了自己在雍禾醫療養(yang) 發的曲折經曆。
“經過頭皮檢測之後,我被雍禾醫療的工作人員診斷為(wei) M型脫發、頭皮存在衰退跡象。最初銷售人員向我推薦的是植發,但我拒絕了。後來銷售人員又向我推薦了三種類型不同的養(yang) 發產(chan) 品服務,最基礎款是護理清潔,升級檔是有抗衰功效,最高檔則有細微的生發效果。”工作人員也向王先生表示,最高檔產(chan) 品不保證一定有生發效果。
在一番比較之後,王先生支付了一萬(wan) 餘(yu) 元購買(mai) 了總計20次的“清潔+抗衰”套餐,算下來單次價(jia) 格超500元。“我按要求到店進行‘清潔+抗衰’護理。但堅持了一個(ge) 多月,卻絲(si) 毫沒有效果。”王先生疑惑:看似專(zhuan) 業(ye) 的“清潔+抗衰”到底有沒有用?又是否值這個(ge) 價(jia) ?
為(wei) 了解情況,《證券日報》記者暗訪了雍禾醫療北京總店。雍禾醫療工作人員先給記者進行了頭皮檢測,再將記者帶到醫生房間查閱頭皮檢測報告。經過診斷,記者被認定為(wei) 一級脫發(雍禾醫療係統中將脫發程度總共分為(wei) 一二三級,一級為(wei) 程度最低)。
在分析完檢測報告後,一位自稱醫生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發際線部位植發。在記者表示不想植發,隻是想養(yang) 發後,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了價(jia) 值758元、團購價(jia) 199元的頭皮護理體(ti) 驗套餐。
該護理體(ti) 驗套餐的服務流程是:用氣壓噴液儀(yi) 向頭皮噴射生理鹽水,塗抹史雲(yun) 遜品牌的預洗素清理頭皮,塗抹史雲(yun) 遜品牌的發用控油維護液,最後進行頭皮按摩和洗發。一番操作後,記者詢問,雍禾醫療的養(yang) 固發服務是否隻是頭皮SPA?工作人員表示:“在家自己可以弄,但享受不到這樣的服務。”
除了“享受”,不得不說,“用氣壓噴液儀(yi) 向頭皮噴射生理鹽水”“塗抹預洗素”等也為(wei) 雍禾醫療的服務平添了“科技感”。
公開資料顯示,雍禾醫療使用的氣壓噴液儀(yi) ,其醫療器械注冊(ce) 人為(wei) 武漢奇致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藥智數據則顯示,該設備用途是將液體(ti) 以霧狀形態噴射到人體(ti) 無創皮膚表麵達到衝(chong) 洗效果。但事實上,記者從(cong) 多家固發養(yang) 發機構了解到,使用氣壓噴液儀(yi) 配合生理鹽水進行所謂頭皮環境的清理,已經是行業(ye) 的“標配”,銷售們(men) 往往宣稱,“用氣壓噴液儀(yi) 向頭皮噴射生理鹽水,對改善毛囊環境、尤其是對毛囊炎患者有效果,從(cong) 而防止脫發”。
不過,一位不願具名的整形外科主任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正常人患毛囊炎的很少,且不可能導致明顯的脫發,生理鹽水更不可能治療毛囊炎。
除了氣壓噴液儀(yi) ,對於(yu) 雍禾醫療養(yang) 發過程中使用的預洗素,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三甲醫院皮膚科醫生則表示,“預洗素的作用相當於(yu) 對頭部進行深度的清潔。如果患者使用預洗素之後塗抹藥物,會(hui) 促進藥物的吸收。但如果沒有藥物塗抹的需求,就意味著隻是洗了個(ge) 頭,和洗發水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上述整形外科主任對記者表示,其所在醫院並不提供預洗素,至於(yu) 說防脫先要改善頭皮環境,其個(ge) 人是不信的。
養(yang) 發業(ye) 務被疑打擦邊球
雍禾醫療發布的2021年業(ye) 績報告顯示,公司於(yu) 2019年開始提供醫療養(yang) 固服務,以“店中店”的模式在植發機構中建立史雲(yun) 遜醫學毛發中心。“其他養(yang) 發機構是美容級別,而史雲(yun) 遜是醫療級。”雍禾醫療董事長張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多次強調。
不過,記者通過天眼查App查詢注意到,2021年4月12日,史雲(yun) 遜護發(北京)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曾發生變更,其中經營範圍中去掉了銷售Ⅰ、Ⅱ、III類醫療器械,目前其經營範圍包括美發服務;銷售化妝品、日用品、針紡織品、假發;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谘詢、技術服務;經濟貿易谘詢;企業(ye) 管理谘詢;公關(guan) 策劃;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
這是否意味著史雲(yun) 遜醫學毛發中心和普通理發店的養(yang) 發業(ye) 務沒什麽(me) 區別?對此,張玉向記者提供了一張截圖,圖上顯示“深圳深南史雲(yun) 遜診所、深圳史雲(yun) 遜診所及廣州天河區史雲(yun) 遜第一診所有限公司”相繼於(yu) 2021年成立。張玉稱,目前這些都是按照診所審批的,這不同於(yu) 美發機構。
那麽(me) ,在醫療診所內(nei) 提供的固發、養(yang) 發服務,是否就意味著是“醫療級”?張玉表示,消費者可以在史雲(yun) 遜診所購買(mai) “米諾地爾”、“非那雄胺片”等藥物,或者使用醫療級器械,這不同於(yu) 普通的美發機構。據記者了解,這是治療脫發的兩(liang) 款常用藥,其中,米諾地爾為(wei) 非處方藥,消費者在藥店可以買(mai) 到,而非那雄胺片為(wei) 處方藥,需要憑借醫師處方購買(mai) 。
上述不願具名的整形科主任向記者介紹,醫學上並沒有“醫療養(yang) 發”這個(ge) 說法。“我麵診過很多自稱做過‘養(yang) 發’的患者,有的‘養(yang) 發’時間甚至超過一年,但這並沒有改善他們(men) 的問題。很多患者脫發是雄激素性脫發,這種用藥物是可以治療的,使用藥物比‘養(yang) 發’更有效。”
涉嫌傳(chuan) 播虛假數據
在雍禾醫療2022年3月份對外發布的《植發醫生分級診療體(ti) 係白皮書(shu) 》中,記載了一組所謂“國家衛健委數據”:2020年,中國脫發人口超過2.5億(yi) 人,其中男性約1.63億(yi) 人,女性約0.88億(yi) 人;同年,中國實施的植發手術僅(jin) 有51.6萬(wan) 例,滲透率0.21%。
此前早有媒體(ti) 報道稱,國家衛健委宣傳(chuan) 司已經否認發布過上述相關(guan) 數據。對於(yu) “白皮書(shu) ”中的數據,《證券日報》記者再次聯係了國家衛健委宣傳(chuan) 司,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未發布過上述數據。
記者就此事向雍禾醫療董事長張玉求證,其表示,確實存在上述數據。不過,當記者向其詢問數據來源時,其又稱,該數據由第三方機構提供。
作為(wei) 公眾(zhong) 公司,雍禾醫療是否應對其發布的數據負責?在脫發備受關(guan) 注的當下,雍禾醫療是否涉嫌發布虛假數據,從(cong) 而製造焦慮?
對此,北京中同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趙銘對記者表示:“《廣告法》第28條第三款規定:使用虛構、偽(wei) 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信息作證明材料的廣告為(wei) 虛假廣告,結合資料來看,雍禾醫療使用的脫發數據若沒有得到國家衛健委的認可,有虛構或偽(wei) 造國家衛健委的名義(yi) 發布數據之嫌,已屬於(yu) 虛假廣告的範疇。”
盡管存在爭(zheng) 議,醫療養(yang) 固服務已成為(wei) 雍禾醫療的重要收入來源。雍禾醫療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接受公司醫療養(yang) 固服務的患者人數為(wei) 105275人,較2020年增加78.1%;該業(ye) 務收入也實現翻倍,從(cong) 2020年的2.1億(yi) 元增至2021年的5.82億(yi) 元,占營業(ye) 收入的比重從(cong) 13%增至26.8%,毛利率從(cong) 73.8%增至73.9%。
值得一提的是,雍禾醫療在2021年業(ye) 績報告中稱,公司擬持續在醫療養(yang) 固服務領域開展研發創新,進一步滿足患者的多樣化需求。不過,雍禾醫療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業(ye) 收入約為(wei) 21.69億(yi) 元,而研發開支僅(jin) 1416萬(wan) 元,占營收的比例不足1%。這又如何支撐其“持續在醫療養(yang) 固服務領域開展研發創新”?(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