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投資建設加速 政策發力重心轉向綠色和數字化
本報記者 包興(xing) 安
近日,多地發布的投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基建投資建設明顯提速,尤其是5月份以來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數據顯示,Wind新基建指數5月1日至5月27日累計漲幅達4.64%,跑贏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ye) 板指三大指數。
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穩增長政策進一步落實,今年以來各地新基建投資建設明顯提速,與(yu) 此同時,綠色和數字化將是新基建政策發力重點。新基建將麵向算力網絡基礎設施、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四個(ge) 重點領域發力。
多地開工一批新基建項目
記者注意到,5月份以來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其中不乏新基建項目。5月11日,雲(yun) 南省919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043億(yi) 元,其中涉及數字經濟項目31個(ge) ;5月20日,貴州省集中開工重大項目360個(ge) ,總投資2058.69億(yi) 元,涉及多個(ge) 科技創新和新型基礎設施項目;5月24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數據顯示,為(wei)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慶打出了政策“組合拳”;5月26日,河北廊坊市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其中包括數字基礎設施及應用項目2個(ge) ,總投資27億(yi) 元。
“新基建可以支撐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技術發展,也可以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新基建所承載的數據還可以無限複用並創造新價(jia) 值,有利於(yu) 促進有效投資。”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cong) 中長期看,新基建有利於(yu) 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為(wei) 經濟增長提供內(nei) 生動力。
“在穩增長背景下,穩投資需要新基建發揮更大作用。預計一批新基建項目將密集上馬。”吳琦如是說。
綠色、數字化成重點方向
新基建政策發力重心逐漸轉向綠色和數字化。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目前發改委正在牽頭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部署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下一步,將堅持綠色發展。強化能源布局聯動,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著力建設綠色節能數據中心;5月26日,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在2022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開幕式上表示,要堅持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全麵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加快工業(ye) 互聯網、車聯網等布局。
“從(cong) 政策導向看,數字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提速,特別是加快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強化能源布局聯動,建設綠色節能數據中心等,促使基礎設施建設朝著數字化、低碳化方向發展,為(wei) 國家基礎設施體(ti) 係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吳琦表示,新基建需遵循創新驅動、協調共享、綠色低碳的導向,麵向算力網絡基礎設施、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四個(ge) 重點領域發力。例如,算力網絡基礎設施以“東(dong) 數西算”工程中的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和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項目建設為(wei) 代表。隨著“東(dong) 數西算”進程加快,具備土地、能源、氣候等優(you) 勢的“西算”省市將在完善自身產(chan) 業(ye) 生態的同時,有力支撐東(dong) 部省市發展。
“對於(yu) 能源電力基礎設施來說,新型電力係統和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等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同時,5G基站、數據中心等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戶,建設運營中需更多采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吳琦如是說。
一係列政策力挺新基建
近期,多地發布了發展新基建相關(guan) 文件。
5月9日,雲(yun) 南省發布的《雲(yun) 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係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ti) 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快速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智慧能源、智慧旅遊等融合基礎設施領域建成一批全國標杆,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新型基礎設施成為(wei) 數字雲(yun) 南建設和雲(yun) 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
5月23日,湖南省工信廳發布《湖南省“數字新基建”100個(ge) 標誌性項目名單(2022年)》,公布了湖南省2022年“數字新基建”100個(ge) 標誌性項目,涵蓋5G建設及應用、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行業(ye) 領域,總投資額超207億(yi) 元。其中,單個(ge) 項目平均投資在2000萬(wan) 元以上,億(yi) 元以上項目有13個(ge) 。
劉向東(dong) 表示,當前,投資對穩增長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要加大投資力度,同時提高投資效率,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成為(wei) 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為(wei) 此,各地積極布局新基建,加大力度培育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強未來發展後勁。一方麵需確保加快補齊短板,加快滿足“全國一張網”的規劃要求,另一方麵要與(yu) 周邊省市協同步調,發揮出更大網絡效應,為(wei)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吳琦認為(wei) ,新基建是一項長期戰略,在全國整體(ti) 規劃下,各地應因地製宜、因時施策,既要保持產(chan) 業(ye) 規劃的適度前瞻,又要避免各地項目集中上馬帶來的盲目、重複建設,避免設施空置、資源浪費。建議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結構和發展規劃,選擇不同的重點發展領域,打造一批標杆性應用場景,構建數字經濟差異化優(you) 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轉型。(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