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路向北 追逐豐收——夏收版圖北擴時

發布時間:2022-06-02 14:3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全媒+|一路向北 追逐豐(feng) 收——夏收版圖北擴時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題:一路向北 追逐豐(feng) 收——夏收版圖北擴時

  新華社記者

  前期苗情偏弱、疫情侵擾、農(nong) 資漲價(jia) ……今年的夏糧生產(chan) 可謂“一波三折”,麵臨(lin) 諸多複雜情況。目前,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已全麵展開。一係列統籌疫情防控和“三夏”生產(chan) 的舉(ju) 措,正努力為(wei) 夏糧顆粒歸倉(cang) 保駕護航。

  隨著夏糧主要作物小麥自南向北漸次成熟,聯合收割機像候鳥一樣一路北上。夏收版圖逐步擴大,豐(feng) 收的圖景也漸漸清晰。

  機收再出發

  最近,52歲的農(nong) 機手劉要決(jue) 定出發。

  他和100多位同行同屬於(yu) 湖北省今年首批跨區作業(ye) 的農(nong) 機隊伍。在隨後的幾個(ge) 月,他們(men) 將追逐次第成熟的麥浪,一路向北,完成跨區收割作業(ye) 。

  我國3.36億(yi) 畝(mu) 冬小麥97%以上靠機收。收割機轟鳴下,是種植戶的收獲,也是農(nong) 機手重要的生計。

  “去年我們(men) 一輛收割機,從(cong) 河南一路收到天津,掙了6萬(wan) 多元。”劉要說,今年一開始其實心裏沒底,疫情帶來諸多不確定,油價(jia) 上漲也讓大家麵臨(lin) 不小的壓力。

  為(wei) 了提高效率,湖北省組建信息平台,將全國各地發送的小麥收割信息及時共享給農(nong) 機手,確保農(nong) 機手不跑空。同時,湖北還分批將農(nong) 機手集中起來組織跨區作業(ye) ,實行點對點服務。一方麵便於(yu) 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麵為(wei) 每批集中出發的農(nong) 機隊派一名農(nong) 機管理人員隨隊服務,協調解決(jue) 農(nong) 機手食宿、農(nong) 機配件供應、機械故障維修等問題。

  有了相應保障,劉要對未來幾個(ge) 月的收成,也有了更多信心。

  我國30%以上的小麥要跨區機收,而適收期隻有3到5天。不誤農(nong) 時,對於(yu) 收獲環節同樣重要。

  5月28日左右展開大規模機收的河南,對參加跨區機收會(hui) 戰車輛免收通行費,嚴(yan) 格落實查驗不勸返、檢測不等待、核酸不重檢等政策,對到達河南時核酸檢測結果超過48小時的,落實“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抗原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的立即放行。

  據了解,截至目前各地已開設農(nong) 機轉運綠色通道2600餘(yu) 條,在跨區轉移沿線設置機收接待服務站、機具集中停靠點2500多個(ge) ,積極提供“送檢下田”“送油到村”服務,為(wei) 機手提供通行、防疫、生活便利。

  抵禦“突發”困難

  在“中原糧倉(cang) ”河南,今年的夏糧生產(chan) 並不容易。

  河南夏糧產(chan) 量在全國占比超四分之一。去年受洪澇災害影響,全省1000多萬(wan) 畝(mu) 小麥晚播。經過不懈努力,終於(yu) 促弱苗轉壯,當前全省8500多萬(wan) 畝(mu) 小麥長勢良好,陸續進入收獲期。

  疫情之下,新的困難顯現——部分農(nong) 民工無法返鄉(xiang) 收麥。對此,河南各縣、鄉(xiang) (鎮)成立應急農(nong) 機搶收隊,對因疫情無法返鄉(xiang) 的農(nong) 民、收割困難家庭,組織開展代收代種代管等服務。

  “村裏以小組為(wei) 單位,組織黨(dang) 員誌願者幫助無法返鄉(xiang) 的村民搶收小麥,直接賣給收糧點。從(cong) 收割到裝車、過磅、卸車全程錄製視頻,打了多少糧食一目了然,賣糧款現場轉賬給無法返鄉(xiang) 的村民。”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石長鎖說。

  在還未開鐮的河北,類似的工作也提上日程。

  這幾天,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區三思鎮西北部村的村幹部正在微信群統計在外人員代收代種需求。每一塊地的詳細信息、農(nong) 戶需求都被仔細記錄,並由專(zhuan) 人負責。全村需要代收的農(nong) 戶共有40餘(yu) 戶,涉及農(nong) 田200餘(yu) 畝(mu) 。

  為(wei) 不誤農(nong) 時、確保小麥顆粒歸倉(cang) ,河北有關(guan) 部門做了三張清單——種植戶清單、農(nong) 機作業(ye) 清單和代耕代收清單,力求提高效率,針對下不去地等突發情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據介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推動河南等8個(ge) 小麥主產(chan) 省簽訂了黃淮海地區農(nong) 機應急搶收搶種作業(ye) 互助合作協議,各地已組建5400多個(ge) 應急搶收隊,確保有效應對麥收困難。

  農(nong) 田“飽滿”顆粒歸倉(cang)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第一季。夏糧產(chan) 量約占全年的五分之一,夏油超過全年的五分之二。

  在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安居鎮安南山村,金燦燦的油菜地裏,成熟的油菜被收割,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秸稈。

  “今年油菜畝(mu) 產(chan) 達到400斤左右,顆粒飽滿,出油率高。”安南山村這片油菜地所屬的隨州市愛國糧食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肖保新說,通過充分利用冬閑田,合作社油菜種植麵積已擴大到2.8萬(wan) 畝(mu) 。“去年油菜籽每斤2.8元左右,今年3.15元左右,價(jia) 格不錯。”

  去年秋播時,除給予補助外,隨縣還免費發放種子、化肥,探索開展油菜保險,引導利用冬閑田擴種油菜。眼下正是收獲期,記者從(cong) 湖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全省油菜有望實現麵積、單產(chan) 、總產(chan) “三增”。

  挖掘潛力種足種滿,創新經營提升收益。豐(feng) 收背後,是踏實的耕耘。

  安徽淮南推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大托管”,引導農(nong) 戶將土地“委托”給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再由其將土地“委托”給種糧大戶、家庭農(nong) 場等生產(chan) 經營。通過小田並大田、機械化種植,讓良田多出糧。

  減損也是增收。為(wei) 進一步降低機收損失,湖北推廣兩(liang) 段式收割——先用機械割倒油菜,晾曬4天左右,再及時利用機械撿拾脫粒。相比過去機收20%左右的損失率,兩(liang) 段式收割可將損失降低一半。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去年全國通過抓機收減損,挽回了100億(yi) 斤的損失,今年要繼續開展好機收減損宣傳(chuan) 培訓,引導農(nong) 機手提升規範作業(ye) 水平,推廣節糧減損理念和操作技術,保障顆粒歸倉(cang) 。(記者黃垚、於(yu) 文靜、侯文坤、孫清清、郭雅茹、水金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