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高考語文卷題目減為22題 大作文題目引導考生關注自身成長

發布時間:2022-06-08 15:33:00來源: 新京報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題目減為(wei) 22題;名著閱讀考查《紅樓夢》,分值提高

  大作文題目引導考生關(guan) 注自身成長

  6月7日是2022年北京高考首日。作為(wei) 首門開考科目,語文試卷備受關(guan) 注。今年北京卷語文共分為(wei) 五道大題、22個(ge) 小題,總分150分。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多位專(zhuan) 家在解讀試卷時表示,語文試卷延續近年的命題理念,在試卷結構、題型設置、考查內(nei) 容等方麵基本保持穩定,“本屆考生是第一批使用國家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的學生。因此,試卷在繼續發揮育人功能、落實課標要求之外,還在通過呼應教材來導引教學方麵作了積極的探索。”

  閱讀素材關(guan) 注優(you) 秀文化

  試卷第一大題為(wei) 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指向“古籍保護”話題,兩(liang) 則材料既有介紹古籍價(jia) 值的文字,也有介紹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古籍保護的材料;涉及人文領域,也涉及科技領域。

  在專(zhuan) 家看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培養(yang) 文化自信”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時代的要求。選擇體(ti) 現傳(chuan) 統文化的素材,有利於(yu) 考生理解、認同、熱愛中華文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從(cong) 人文、科技方麵認識古籍的價(jia) 值以及做好古籍保護的方式,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文言文閱讀取材於(yu) 典範的史傳(chuan) 作品《漢書(shu) ·賈誼傳(chuan) 》。在專(zhuan) 家看來,這一題的文本選擇、考查內(nei) 容與(yu) 形式等均保持了穩定,突出育人價(jia) 值與(yu) 基礎性考查功能,並重視對教材的呼應,具有良好的教學導向作用。同時,素材引導學生體(ti) 會(hui) 中華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簡潔嚴(yan) 謹的語言材料也有助於(yu) 學生加深對母語的認識與(yu) 熱愛,具有鮮明的育人價(jia) 值。

  試卷中的文學作品閱讀取材於(yu) 北大著名教授、詩歌評論家謝冕先生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憶述了自己從(cong) 家鄉(xiang) 來到北京,在半個(ge) 世紀的生活中逐漸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他的生命的過程。專(zhuan) 家表示,文章不僅(jin) 寫(xie) 了考生們(men) 熟悉的北京的飲食、風物與(yu) 生活情調,還展現了北京作為(wei) 政治文化中心的曆史底蘊和精神氣韻,體(ti) 現了前輩學者來北京追求真理與(yu) 正義(yi) 的堅定以及將北京當作精神家園的幸福。體(ti) 現北京特色的素材,有利於(yu) 引發考生共鳴,加深其對北京文化的認識。

  試卷與(yu) 教材聯係緊密

  杜甫詩作曾在教材中多次出現、詩歌意象是教材詩歌單元的核心學習(xi) 要求、《紅樓夢》相關(guan) 試題涉及整本書(shu) 閱讀……語文試卷中的不少試題,與(yu) 教材都有著緊密的聯係。

  專(zhuan) 家表示,試卷重視與(yu) 國家統編高中語文教材聯係,這種聯係是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活用、化用,而不是簡單地把課文作為(wei) 命題素材。其目的是引導教學重視靈活運用教材來落實《課程標準》培養(yang) 語文核心素養(yang) 的要求,聚焦在有效利用課內(nei) 對學生進行學習(xi) 指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重視基礎,考查對教材中學科核心知識和基本能力的理解、運用。”專(zhuan) 家表示,新教材中的讀寫(xie) 單元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兩(liang) 條線索組織學習(xi) 內(nei) 容,其中的“語文要素”就是教材提煉出來的本單元應該重點學習(xi) 的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它們(men)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遷移性,反映語文學習(xi) 的本質特征,是語文學習(xi) 的關(guan) 鍵。例如教材中,關(guan) 於(yu) 詩歌提到了“意象”“意蘊”,關(guan) 於(yu) 文學作品提到了“語言、形象、情感”,實用性閱讀提出要“把握關(guan) 鍵概念和術語”,古代經典作品閱讀提出要“體(ti) 會(hui) 論事說理的技巧”“領會(hui) 作者的觀點”等等。這些作為(wei) 北京卷考查的重點內(nei) 容,同時也更側(ce) 重於(yu) 從(cong) 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角度進行考查。

  同時,試卷重視方法,考查對教材中學習(xi) 任務所體(ti) 現出的學習(xi) 方法的理解、運用。專(zhuan) 家表示,“單元學習(xi) 任務”是新教材中極為(wei) 重要的內(nei) 容,2022年北京卷命題重視與(yu) 單元學習(xi) 任務的聯係。

  如大作文(1)是在新教材必修上冊(ce) “學習(xi) 之道”單元學習(xi) 任務基礎上的深入轉化,體(ti) 現出對任務背後探究與(yu) 反思的學習(xi) 理念、學習(xi) 方法的理解和重視。這種思路在整本書(shu) 閱讀中也有所體(ti) 現。《紅樓夢》整本書(shu) 閱讀,教材在“閱讀指導”中提出要“把握前五回的綱領作用”,在“學習(xi) 任務”中設置“體(ti) 會(hui) 《紅樓夢》的主題”。試題關(guan) 注前五回的綱領作用和作品的主題,緊緊圍繞書(shu) 名這一凝縮了小說情節主線、思想主旨、價(jia) 值取向、關(guan) 鍵人物以及悲劇意蘊等的關(guan) 鍵信息,讓考生通過闡釋書(shu) 名與(yu) 作品內(nei) 容的關(guan) 聯,理解《紅樓夢》的多重價(jia) 值,試題體(ti) 現出整本書(shu) 閱讀“整”的閱讀途徑和學習(xi) 思想。

  部分題型分值有所增加

  記者注意到,與(yu) 去年相比,今年北京的語文卷在題目數量上由23題減少為(wei) 22題,同時,部分題型的分值有所增加。

  2022年起,北京卷高考名著閱讀改為(wei) 《論語》《紅樓夢》二選一考查。今年選擇了《紅樓夢》作為(wei) 考查內(nei) 容,分值由6分增加到10分,加大了考查力度。

  試題提供《紅樓夢》第一回中涉及《石頭記》等五個(ge) 書(shu) 名的文本片段,要求考生解釋不同書(shu) 名與(yu) 作品內(nei) 容的關(guan) 聯,進而談《紅樓夢》作為(wei) 書(shu) 名的合理性。

  專(zhuan) 家表示,試題看似專(zhuan) 業(ye) 性較強,實際上仍是指向對古代文學經典作品主線情節、核心主旨、主要人物、藝術手法、悲劇意蘊的理解、分析,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閱讀體(ti) 驗,選擇其中三個(ge) 書(shu) 名進行解說即可。試題考查指向名著閱讀的基本素養(yang) 與(yu) 方法,又具有開放性,保證了區分度,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都有展示個(ge) 性化閱讀成果的空間。

  試題同樣體(ti) 現了聯係教材的導向,教材《紅樓夢》閱讀單元的學習(xi) 任務提示重視前五回的綱領作用,理解主題、解說書(shu) 名與(yu) 主題思想等,這些要求與(yu) 試題考查方向一致,引導教師關(guan) 注整本書(shu) 閱讀的基本途徑與(yu) 閱讀方法。

  2022年語言基礎運用的考查略有變化。在分值上,由2021年的5分增加到今年的6分,增加的1分加在了主觀題上,這使得主觀題容量加大,但難度也還適中。同時,在選材上注重引導考生關(guan) 注北京大氣變化,關(guan) 注氣候治理成就,這很有現實意義(yi) 。專(zhuan) 家表示,兩(liang) 道小題一客觀選擇,一主觀修改句子,都重在考查運用,不考死知識,體(ti) 現導向性,體(ti) 現語言學習(xi) 實用的原則,既引導高三複習(xi) ,也引導整體(ti) 語文教學。

  ■ 關(guan) 注

  專(zhuan) 家點評北京高考作文題:

  貼近學習(xi) 和生活實際引導考生關(guan) 注自身成長

  今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為(wei) 二選一,分值為(wei) 50分,以“學習(xi) 今說”為(wei) 題目,寫(xie) 一篇議論文;或以“在線”為(wei) 題目,寫(xie) 一篇記敘文。專(zhuan) 家表示,題目既貼近考生的學習(xi) 實際和生活實際,又引導考生關(guan) 注自身的成長。

  第一題寫(xie) 議論文,要求以“學習(xi) 今說”為(wei) 題寫(xie) 作。題目明確簡潔,不在審題上彎彎繞,但內(nei) 涵豐(feng) 富深刻,引導性強。命題人在提醒考生思考古人對學習(xi) 的態度時,又注重引導學生站在今天的位置上,來重新思考學習(xi) 的意義(yi) 。這對於(yu) 思考傳(chuan) 統文化新義(yi) 、思考如何在現代意義(yi) 上提升對學習(xi) 的認識,十分有必要。

  第二題寫(xie) 記敘文,要求以“在線”為(wei) 題,題目很簡單,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十分大,隻要是與(yu) “在線”有關(guan) 的內(nei) 容,幾乎都可以寫(xie) 。題目切進當下的學習(xi) 實際和生活實際,不僅(jin) 僅(jin) 是學生的,也是當代大眾(zhong) 生活的,既引導思考當下的學習(xi) 和生活,也思考如何在特殊狀態下,調整人生的方向。同時,“在線”這個(ge) 題目也有一定的象征意義(yi) ,學生既可以描述在線學習(xi) 和生活,也可以就此感發開來,寫(xie) 一寫(xie) 特殊的“在線”狀態和意義(yi) 。

  專(zhuan) 家表示,2022年,是新教材與(yu) 新高考結合的第一年,也是抗疫攻堅的一年,更是中國共青團建團100周年、中共二十大召開的重要的一年。在這樣的形勢下,議論文和記敘文兩(liang) 個(ge) 題目呼應現實生活,呼應新教材;同時又相互照應,共同強調了在新的現實條件下如何堅持和改善學習(xi) 。

  在專(zhuan) 家看來,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題,一直以來,都追求明確的命題意識,大多以命題作文為(wei) 主,文體(ti) 明確,一個(ge) 議論思辨,一個(ge) 聯想感悟,不在審題上設置障礙,而要求考生感悟生活,關(guan) 注時代,深入思考,多維思辨,淬煉認知,寫(xie) 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和真情實感,這個(ge) 導向是十分良好的。

  今年的微寫(xie) 作為(wei) 三選一,分值為(wei) 10分。第一題側(ce) 重於(yu) 議論,由閱讀入手寫(xie) 啟事,雖然是實用,但強調“閱讀帶來審美愉悅”,既體(ti) 現思辨性,也呼應審美能力,題目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第二題側(ce) 重於(yu) 說明,由核酸檢測的情境生活再現,引導學生關(guan) 注生活,注重考查生活設計能力,實用性特征鮮明。第三題側(ce) 重於(yu) 抒情,要求以“像一道閃電”為(wei) 題,寫(xie) 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詩,文學性突出,抒情色彩突出,想象的空間十分廣闊。與(yu) 此同時,三道題都注重關(guan) 聯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xi) 寫(xie) 作,鍛煉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

  北京2022年高考語文作文題

  ●微寫(xie) 作(10分)

  從(cong) 下麵三個(ge) 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1)校學生會(hui) 成立新社團“悅讀會(hui) ”,要擬一則招新啟事。請你圍繞“閱讀帶來審美愉悅”這一宗旨,為(wei) 啟事寫(xie) 一段話。要求:語言簡練,有吸引力。

  (2)核酸檢測排隊時需要兩(liang) 米安全距離,一些社區為(wei) 兩(liang) 米間隔線設置了安全貼心、形式多樣的標誌,有的是撐起的晴雨傘(san) ,有的是貼在地上的古詩詞圖片。請你選擇一個(ge) 檢測點,依據其環境特點,設計兩(liang) 米間隔線標誌,並寫(xie) 出設計理由。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

  (3)請以“像一道閃電”為(wei) 題目,寫(xie) 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詩。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從(cong) 下麵兩(liang) 個(ge) 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yu) 700字。

  (1)古人說,“學不可以已”,重視學習(xi) 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當代中國,人們(men) 對學習(xi) 的理解與(yu) 古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請以“學習(xi) 今說”為(wei) 題目,寫(xie) 一篇議論文。可以從(cong) 學習(xi) 的目的、價(jia) 值、內(nei) 容、方法、途徑、評價(jia) 標準等方麵,任選角度談你的思考。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shu) 寫(xie) 清晰。

  (2)網絡時代、疫情期間,很多活動轉向“線上”,你一定有不少關(guan) 於(yu) “在線”的經曆、見聞和感受。

  請以“在線”為(wei) 題目,寫(xie) 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ei) 容合理、充實,有細節描寫(xie) ;語言流暢,書(shu) 寫(xie) 清晰。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