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官宣加入氫能產業發展大軍 央企國企帶頭加速布局
記者 矯月 見習(xi) 記者 張曉玉
6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印發《唐山市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zheng) 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30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數量力爭(zheng) 達到2500輛,構築起涵蓋燃料電池汽車及車用氫能製、儲(chu) 、運、加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的自主研發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引進國內(nei) 先進企業(ye) 8家至10家,氫能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達到200億(yi) 元。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唐山發展氫能至少有兩(liang) 個(ge) 優(you) 勢:第一,氫能的儲(chu) 存對於(yu) 低溫高壓容器的要求非常高,唐山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chan) 基地,具有原材料優(you) 勢;第二,唐山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化,是能耗大市,在能源約束和環保壓力的背景下,唐山大力發展氫能源,可以有效緩解其資源環境約束。”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隨著3月份氫能“頂層方案”的出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東(dong) 、湖北、深圳、河南、江西、成都等超30個(ge) 省市發布涉及氫能的規劃和政策。
政策密集發布支持氫能發展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尋求深度“脫碳”戰略,氫能越來越受到關(guan) 注。今年3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氫能做了15年長遠規劃,製定了三個(ge) 五年維度的發展目標。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氫能利用技術不斷成熟和成本逐步降低,氫能行業(ye) 商用時代已經逐步到來,加上氫能本身的綠色環保以及產(chan) 業(ye) 鏈帶動作用,對於(yu) 氫能產(chan) 業(ye) 的加快布局就成為(wei) 各地政府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和城市用能轉換,乃至城市發展模式轉換的重要議題。”
在氫能頂層政策出台後,6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又印發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再次加碼支持氫能發展,綠氫規模化應用正成為(wei) 政策層麵鼓勵的方向。《規劃》提出,推進化工、煤礦、交通等重點領域綠氫替代。推廣燃料電池在工礦區、港區、船舶、重點產(chan) 業(ye) 園區等示範應用,統籌推進綠氫終端供應設施和能力建設,提高交通領域綠氫使用比例。
胡麒牧表示,“地方出台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方案,一方麵是對長期規劃的落實,另一方麵各地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可通過政府主導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從(cong) 地方政府角度來看,當地氫能產(chan) 業(ye) 的發展,需要財稅政策的配套,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
對於(yu) 我國氫能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國石油與(yu) 天然氣集團高級工程師陳暢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氫能具有來源豐(feng) 富、應用廣泛、燃燒熱值高、清潔綠色等特點,其燃燒熱值遠高於(yu) 其他燃料,燃燒產(chan) 物隻有水,是目前最有潛力替代傳(chuan) 統化石資源的“未來”能源之一。在全球向低碳、綠色轉型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大背景之下,以氫能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企業(ye) 投資熱情高漲
在政策支持下,企業(ye) 投資氫能產(chan) 業(ye) 熱情高漲。年初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國電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三峽集團、中車、東(dong) 方電氣、中國船舶、國家電網、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國電信等多家央企國企均已加速布局氫能產(chan) 業(ye) 。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等光伏企業(ye) 也設立氫能子公司,布局綠氫產(chan) 業(ye) 。其中,中石化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中石化打造成世界領先的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在製氫、用氫和加氫全產(chan) 業(ye) 鏈上全麵布局。
中國能建5月3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氫能發展方向主要是綠氫,即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公司所屬中能建氫能源公司作為(wei) 公司氫能業(ye) 務發展平台,將全力搶抓氫能行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政策機遇,積極加快市場布局,加強與(yu) 國內(nei) 外技術領先的企業(ye) 和科研機構合作,加快形成公司氫能業(ye) 務核心技術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努力在創新研發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拳頭產(chan) 品,致力於(yu) 成為(wei) 氫能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方案提供商、投資商。
上海電氣亦表示,公司十分看好氫能這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已經製定了氫能技術行動路線,在綠氫領域公司將重點發展新能源與(yu) 電解水製氫技術融合,電解水製氫與(yu) CCS結合製甲醇等,致力於(yu) 低成本綠氫技術開發,形成“源網荷儲(chu) 氫”綜合能源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能力。
豫能控股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加快能源轉型步伐,進一步減低火電業(ye) 務比重,緊抓河南省現代能源體(ti) 係建設契機,推動風電、光伏裝機快速發展,成為(wei) 河南省清潔能源領跑者。堅持以創新發展為(wei) 動力、以智慧高效為(wei) 標杆,積極探索新型儲(chu) 能、氫能、數字能源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及未來產(chan) 業(ye) ,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
胡麒牧表示,“現在是布局氫能的好機會(hui) 。首先從(cong) 政策層麵來看,國家頂層設計已經完成,現在到了部署實施的階段。在這個(ge) 階段,更多需要的是一些市場資源的調配、財稅政策的完善,以及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的企業(ye) 如何去深入研發,尋找落地項目等。”
柏文喜建議,“氫能相關(guan) 政策出台後,氫能製取、存儲(chu) 、交易、分銷以及氫能動力設備的研發製造產(chan) 業(ye) 鏈都是值得關(guan) 注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會(hui) 呈現新的能源革命式的產(chan) 業(ye) 重構下的快速發展。”(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