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練”教本土球員“更快、向前”
“網紅教練”教本土球員“更快、向前”
截至6月13日晚中超聯賽第三輪最後一場深圳隊與(yu) 梅州客家隊比賽開賽之前,3戰全取9分排名積分榜首的隻有武漢長江1支球隊(晚間比賽若深圳隊取勝則兩(liang) 隊同積9分,深圳隊以淨勝球優(you) 勢暫居榜首),雖然球迷對於(yu) “黑馬”的出現總是喜聞樂(le) 見,但這樣的結果也確實令人驚訝。
上賽季武漢長江隊掉入保級組,整個(ge) 賽季22場比賽3勝11平8負,隻是堪堪強過降級的大連人和青島隊,這個(ge) 賽季沒有明顯人員變化的武漢長江煥然一新,先後麵對上海海港、河北隊、廣州隊3場連勝登頂。海港隊賽前準備不佳,河北隊和廣州隊實力斷崖式下降都是事實,不過武漢長江隊在前國腳李金羽調教下大打攻勢足球,3場比賽控球率均超過60%,433的陣型沒有明星球員卻屢屢打出最佳效果:三條線年齡結構合理、技術特點搭配得當,當得起球迷的稱讚。
“不讓球迷失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場比賽打得好容易,場場比賽打得好太難,李金羽的低調隻在接受采訪時有所表現:“三連勝當然開心,但我們(men) 也要清楚認識到我們(men) 的實力並沒有多強,主要是因為(wei) 我們(men) 對比賽的執著和拚搏,我們(men) 的第一目標還是保級。”但在球場上,武漢長江隊的“高調”會(hui) 讓每一個(ge) 對手打起十二分精神。
這是球迷最願意看到的場景:絕大多數球迷對中國足球並無奢望,隻求滿足基本觀賽需求——中超聯賽6月3日開賽之初,悲觀的球迷對於(yu) 本賽季演變成為(wei) “最沒有存在感的賽季”的擔憂其實並不多餘(yu) 。
因主辦方與(yu) 參與(yu) 各方下定決(jue) 心剔除職業(ye) 聯賽泡沫,如今中超隻剩少數尚有較早合同在身的超級外援,以平均數計算每隊不足1人,同理高薪外教團隊規模也大幅縮減,中超聯賽“不得不”進入以本土球員、教練為(wei) 主體(ti) 的時代。加之先天製度缺憾導致的俱樂(le) 部無法通過國際職業(ye) 聯賽常規做法獲得相應經濟利益,本賽季中超還有超過半數俱樂(le) 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薪問題,因此開賽之前球迷對於(yu) 今年聯賽的關(guan) 注熱度較聯賽紅火時相比有明顯下降。此外,聯賽籌備事宜需完全符合防疫規定不斷進行“動態調整”,這使得不少球迷直到揭幕戰打響之後才意識到中超聯賽已然開賽,即便在網絡平台專(zhuan) 業(ye) 足球論壇,也隻有鐵杆球迷才能明確理解18支球隊3個(ge) 賽區4個(ge) 階段的特殊賽製。
如今3輪比賽過後,剔除招致紅黃牌的球場暴力動作,球迷發現多場由本土球員為(wei) 主導的比賽其實不乏亮點,即便整體(ti) 場麵還顯粗糙,本土教練、本土球員在中國職業(ye) 足壇生存危機降臨(lin) 的低迷時刻,卻能表現出超過球迷預期的進取態度,這一點極為(wei) 難得,更何況“網紅教練”的背後,不但有多年來的學習(xi) 和積累,更有對於(yu) 現代足球理念的深刻認知:武漢長江隊排名榜首固然出人意料,遞補上場的大連人隊連啃“硬骨頭”收獲1勝2平戰績,更是令球迷對“中超上新”有了期待——難怪大連球迷用“謝暉帶大連足球倒退二十年”這樣的反語表達驚喜和感激。
大連人原本沒有中超資格。重慶兩(liang) 江競技在中超開賽前一周宣布俱樂(le) 部停止運營、球隊解散,上賽季保級失敗降入中甲的大連人即刻積極表達“遞補”願望,最終經過資格審查返回中超,“保級”看上去才是球隊的現實目標,但大連人新主教練謝暉卻有更高的追求。
“(高壓逼搶能持續多久)這樣的問題根本不成立,我們(men) 隻有打得快才能適應更快節奏的比賽,如果打得慢就會(hui) 打得越來越慢,所以‘堅持不了快節奏’是一個(ge) 很奇怪的言論。”謝暉在被問到自己堅持的壓迫式打法時說,“我們(men) 現在每場都比第一場打得快,第一場我們(men) 打了20分鍾,現在我們(men) 打了45分鍾,我們(men) 隻有越打越好,怎麽(me) 會(hui) 越打越差?”
事實上大連人貫徹的戰術思路無非“更快、向前”。上賽季謝暉執教南通支雲(yun) 時同樣如此要求,球迷當然願意看到更多的“更快、向前”,中國足球也需要這樣的“更快、向前”。
最近8年2個(ge) 世界杯預選賽周期當中,包括亞(ya) 洲杯賽在內(nei) 的國字號球隊比賽,和亞(ya) 洲對手相比,中國球員持續“向前”、維持“更快”的能力之差令球迷深感無奈,而在超級外援集體(ti) 缺席的賽季裏,本土球員開始在教練的輔導下追求“更快的節奏”,總算是邁出了不再渾水摸魚的第一步。
本賽季中超聯賽擴軍(jun) 至18支球隊,按照賽程編排,每支球隊需打滿34輪比賽,聯賽隻不過剛打3輪,尚無法預測球隊在漫長賽季中的起伏與(yu) 煎熬,但無論如何,武漢長江、大連人這樣拚勁十足的“新生代”球隊,李金羽、謝暉這樣肯於(yu) 鑽研業(ye) 務、全身心投入的“新生代”教練,都是讓中超聯賽變得“更好看”的重要因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