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心!一種致命小蟲進入活躍期

發布時間:2022-06-16 10:15:00來源: 科技日報

  男子露營時蜱蟲鑽入體(ti) 內(nei)

  當心!一種致命小蟲進入活躍期

  【給您提個(ge) 醒】

  ◎本報記者 代小佩

  近日,有報道稱,江蘇張先生與(yu) 家人露營時被蜱蟲咬傷(shang) 左腿,一半蟲身鑽入其體(ti) 內(nei) 。醫生提醒,被蜱蟲叮咬可能導致森林腦炎、萊姆病等。此前已有患者被蜱蟲叮咬後致死的報道。

  蜱蟲叮咬全年均可發生,每年4月至9月是蜱蟲活躍期。而這個(ge) 時期,人們(men) 戶外活動增多。尤其是喜歡去草叢(cong) 、樹林玩耍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蜱蟲“盯上”。

  那麽(me) ,到底什麽(me) 是蜱蟲?被蜱蟲叮咬後應該怎麽(me) 處理?對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以吸血為(wei) 生的節肢動物

  蜱蟲是一種危險的吸血節肢動物,它也被稱為(wei) 草爬子、狗豆子、壁虱,分為(wei) 硬蜱和軟蜱。資料顯示,蜱蟲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cong) 和草地之中,也常寄生在一些動物身上,以吸血為(wei) 生。

  北京兒(er) 童醫院皮膚科醫師汪洋表示,蜱蟲尤其喜歡叮咬人體(ti) 皮膚較薄又容易被忽視的部位,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踝下方、腳趾間等部位。

  蜱蟲口器複雜,長著一些“倒刺”,可埋在人體(ti) 皮膚中吸血,難以直接取下,吸血時間可以長達數天。汪洋表示,不吸血時,蜱蟲個(ge) 頭如芝麻粒大小,附著在人體(ti) 或動物皮膚表麵,宛如一個(ge) “小黑痣”,吸血後蜱蟲體(ti) 積可以增大數十倍甚至百倍。

  在吸血過程中,蜱蟲的唾液還會(hui) 分泌神經毒素,導致人體(ti) 的運動性纖維傳(chuan) 導出現障礙,會(hui) 引發呼吸衰竭,甚至可致人死亡。

  據《中國重要醫學昆蟲分類與(yu) 鑒別》,蜱蟲吸食血液,對人畜造成很大危害,不僅(jin) 會(hui) 造成宿主血液損失,而且可引起宿主皮膚過敏反應,刺傷(shang) 處往往會(hui) 形成潰瘍。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蜱蟲可以傳(chuan) 播人畜共患的疾病。在蟲媒傳(chuan) 染病中,蜱蟲傳(chuan) 播的病原體(ti) 種類最多,僅(jin) 我國目前就發現了巴貝蟲病、森林腦炎、克裏米亞(ya) -剛果出血熱、北亞(ya) 蜱媒斑點熱、Q熱、土拉弗氏菌病、萊姆病、蜱傳(chuan) 回歸熱、人埃立克體(ti) 病等多種蜱傳(chuan) 疾病。

  據悉,被蜱蟲叮咬後,人最短可在2至3天後發病,通常在1至2周後發病,也有的約在1個(ge) 月後發病。被蜱蟲叮咬後常見症狀為(wei) 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病變常累及的部位為(wei) 肺、淋巴結、肝髒、皮膚、中樞神經係統,重症患者可能會(hui) 有神誌異常等表現。

  被叮咬後不能強行將其拔出

  專(zhuan) 家提醒,被蜱蟲叮咬後,不可生拉硬拽強行將其拔出,因為(wei) 蜱蟲的頭有“倒刺”,強行取出會(hui) 讓蜱蟲的頭留在身體(ti) 內(nei) 。也不能擠壓、碾壓或刺穿蜱蟲身體(ti) ,不能將其捏碎或拍死,一旦蜱蟲的頭斷在身體(ti) 裏,毒液堆積在傷(shang) 口內(nei) ,人就可能會(hui) 中毒。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堅建議,被蜱蟲咬後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處理,醫生會(hui) 用乙醚或煤油塗在蜱蟲的頭部,然後用鑷子將蜱蟲去掉,再對局部進行消毒。如果患者出現中毒症狀,需要遵醫囑進行治療。

  為(wei) 預防被蜱蟲叮咬,專(zhuan) 家建議,應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果需進入此類地區,應注意做好個(ge) 人防護,盡量穿長袖衣服、長褲,不要穿涼鞋。注意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裏,盡量減少裸露部位。除此之外,穿淺色衣服可便於(yu) 查找身上有無蜱蟲,盡量選擇表麵光滑的針織衣物,這樣蜱蟲不易粘附。

  汪洋提醒道,為(wei) 防止被蚊蟲叮咬,有人會(hui) 在暴露的皮膚上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驅蟲噴霧劑,但需要注意的是,2個(ge) 月以下的新生兒(er) 不應使用任何驅蚊蟲劑,可使用蚊帳進行物理遮擋。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郊外草地、森林等地回來後,要注意檢查衣服和身體(ti) 各部位,尤其是腋窩、腹股溝、頭皮、耳後等部位,以確保沒有蜱蟲附著,還要注意檢查器材及寵物等,如果發現蜱蟲要立即清除。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