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留學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留學期間,學子們(men) 在陌生的環境裏獨自生活,需要麵對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學業(ye) 壓力等現實問題。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留學生學習(xi) 、社交壓力加大,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更受關(guan) 注。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幾位留學生和專(zhuan) 家,聽聽他們(men) 應對心理健康挑戰的經曆和建議。
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
“在韓國,不少同學麵臨(lin) 語言方麵的困擾。”廖珂就讀於(yu) 韓國延世大學,據她觀察,部分中國留學生因為(wei) 韓語不太好,很難交到要好的朋友,又因為(wei) 長期身處國外,國內(nei) 好友、父母很難對自己麵臨(lin) 的困境及時進行正向的溝通和疏導。“一些同學坦言,經常感到孤獨。他們(men) 對在韓生活持消極態度,因此回避社交,這樣更缺少朋友,從(cong) 而形成惡性循環。”
即便對於(yu) 外語好的同學,溝通障礙也可能存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出國人員心理健康支持係統項目組秘書(shu) 長、北京大學心理與(yu) 認知科學學院教師李同歸認為(wei) ,溝通不僅(jin) 僅(jin) 是語言本身,還會(hui) 涉及文化背景。
“舉(ju) 個(ge) 簡單的例子,有時候我們(men) 會(hui) 在日常的交談中使用網絡詞匯,如果對方沒見過這個(ge) 詞匯,或者不知道‘梗’,溝通就會(hui) 尷尬。如此一來,會(hui) 導致自己慢慢地不願意和他人交流、封閉起來。”李同歸說道。
對此,李同歸建議,中國留學生要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網絡,包括個(ge) 人圈和社會(hui) 圈。
“個(ge) 人圈聯係人包括父母、同學、導師等,國內(nei) 的朋友也不要斷了聯係。社會(hui) 圈指留學的學校、社區,比如各國有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ui) 、學友會(hui) 等留學生群體(ti) 組織,同學們(men) 要多參與(yu) 相關(guan) 活動。”
不久前,延世大學中國學聯就組織了一場線上心理健康講座,在這次活動中,在韓中國留學生一起互動聊天,學聯還為(wei) 大家創建了可以互相認識、幫助的社群。
於(yu) 潔楠是延世大學中國學聯組織策劃部的部長,談及此次活動,她說:“活動後有同學特地聯係我們(men) ,吐露了自己之前在大學裏很難認識到新朋友的苦惱,表示很喜歡此類活動。大家都是身在異國他鄉(xiang) 的留韓學子,很多同學在學聯活動中找到了歸屬感。”
培養(yang) 愛好調節負麵情緒
出國留學意味著學子們(men) 要在陌生的環境裏獨立開始新的生活,在適應前,周圍環境、人際交往等問題都會(hui) 成為(wei) 挑戰,進而導致負麵情緒的產(chan) 生。
於(yu) 潔楠作為(wei) 在韓中國留學生的一員,切身感受到了身邊不少同學有負麵情緒。“比如在疫情期間,很多中國留學生對於(yu) 線下課有恐懼、排斥的心理,也有社交苦惱以及因不能回家、想念父母產(chan) 生的消極情緒等。”
負麵情緒的表現症狀有哪些?李同歸羅列出以下幾種。“首先就是情緒低落,感到空虛。比如有的同學早晨醒後先瀏覽手機信息消磨時間,感到索然無味,不知是否應該起床、上學,心裏覺得空落落的;還有的同學會(hui) 自責,後悔離開家鄉(xiang) 出國留學,感到無助、無望;一些同學會(hui) 緊張,甚至會(hui) 無緣無故地擔心發生不好的事,總懷疑自己身體(ti) 出了問題;還有同學會(hui) 變得易怒、暴躁,以往不在意的事現在也能使自己心煩等。”
於(yu) 潔楠建議,學子們(men) 可以通過向他人傾(qing) 訴來調整負麵情緒,而不是獨自承受。“比如延世大學中國學聯在公眾(zhong) 號開設了樹洞欄目,聽取每一位投稿同學的煩惱。我們(men) 發現,說出心事可以幫助大家減輕心理負擔,而且聆聽的同學還能給出有用的建議,對緩解負麵情緒很有幫助。”
情緒調節的方法有很多種,李同歸認為(wei) 一個(ge) 基本原則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學子們(men) 從(cong) 現在開始可以培養(yang) 一個(ge) 興(xing) 趣、愛好,並且堅持下去。當大家留學在外心情不愉快時,做感興(xing) 趣的事,能調節心情。”
積極樂(le) 觀釋放學業(ye) 壓力
留學期間,學習(xi) 仍然是首要任務。記者了解到,當麵對高強度的學業(ye) 壓力時,不少同學會(hui) 有緊張、焦慮、痛苦等心理問題症狀出現。
“在韓國上大學課業(ye) 較多,小組協作也十分頻繁,很多留學生剛開始會(hui) 覺得很難適應。”廖珂說,“因此,不少留學生的學業(ye) 壓力大、學習(xi) 吃力,但想要獲得好成績的心情迫切。這時不知道如何調節,就容易陷入苦惱無法自拔,精神上處於(yu) 高壓狀態。”
麵對學習(xi) 壓力如何有效自我調整,李同歸給出了建議。“同學們(men) 要有自我效能感,它指一種‘我一定能做好’的強烈信念,其實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具備抗壓能力,需要有意識地激發出來。同時,大家要學會(hui) 保持樂(le) 觀,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問題,調整好麵對困難的狀態。”
“心態的調整並不容易,最直接的方法是從(cong) 改變行為(wei) 開始。”李同歸進一步解釋說,“可以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堅持跑步、鍛煉,多調幾個(ge) 鬧鍾督促自己早起,這是當下完全能做到的。有了積極的行動,心態自然會(hui) 受到影響變得開闊,這樣可以形成一個(ge) 良性循環。”
“當持續處於(yu) 高壓狀態下時,我認為(wei) 要找一個(ge) 宣泄的出口,比如放鬆休息。給自己放一天假、吃好吃的東(dong) 西、看場電影、聽音樂(le) 等。”於(yu) 潔楠說,在延世大學舉(ju) 辦的心理健康講座中,她還了解到大部分心理測試都把睡眠當作重要的考察指標。其實,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對擁有健康的心態至關(guan) 重要。如果出現嚴(yan) 重睡眠障礙,要向專(zhuan) 業(ye) 醫生、心理谘詢機構尋求幫助,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小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