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求職進入衝刺關鍵期 各地高校積極出招
衝(chong) 刺就業(ye) 季 高校搭好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觀察)
6月以來,高校畢業(ye) 生求職進入衝(chong) 刺關(guan) 鍵期。近段時間來,中國各地高校牽線搭橋、精準幫扶,在開拓就業(ye) 渠道、提升就業(ye) 能力、提供就業(ye) 指導等方麵積極出招,千方百計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擇業(ye) 提供機會(hui) 、創造條件。
挖掘崗位資源
不久前,一場科創就業(ye) 促進行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ju) 行,近30家科創企業(ye) 的創始人和招聘負責人為(wei) 畢業(ye) 生帶來了近500個(ge) 工作崗位的就業(ye) 機會(hui) 。
與(yu) 一般的招聘活動不同,這場以科創為(wei) 主題的就業(ye) 促進行動,涵蓋了智能製造、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ye) 領域,在全國高校尚屬首次。更值得一提的是,參與(yu) 招聘活動的企業(ye) 都是“交大人”——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等均為(wei) 學校教師科創企業(ye) 。
據上海交大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參與(yu) 招聘活動的科創企業(ye) 從(cong) 創始到發展的每個(ge) 階段,都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如今這些企業(ye) 反哺學校、開辟崗位,帶動了一批大學生就業(ye) 。
“學校一方麵通過與(yu) 教師科創企業(ye) 共同開展學生實習(xi) 、實訓等,提升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另一方麵鼓勵教師科創企業(ye) 加強科技創新,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成為(wei) 具有產(chan) 業(ye) 特色、帶動就業(ye) 效果明顯的特色載體(ti) ,助力實現大學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ye)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說。
據了解,2022屆上海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協議的1號至100號簽約學生均來自上海交大,很多畢業(ye) 生投身國家重點行業(ye) 單位,去到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yu) 建築工程學院碩士畢業(ye) 生周暢,在求職季中放棄了多家互聯網企業(ye) 的工作邀約,選擇向中船集團七二六研究所投遞簡曆,成為(wei) 一名海洋事業(ye) 的建設者。
“我還記得4年前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yu) 製作大賽時的經曆。大家對海洋裝備的熱情和堅持,讓我有了參與(yu) 海洋事業(ye) 的夢想。”周暢說。
開拓求職機會(hui)
今年5月,教育部啟動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活動,各地各高校持續舉(ju) 行招聘活動、萬(wan) 企進校、精準幫扶、訪企拓崗、就業(ye) 指導等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畢業(ye) 生求職之路護航。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ye) 指導部門負責人介紹,就業(ye) 季以來,學校點對點邀請重點單位入校開展招聘活動,共舉(ju) 辦大中型雙選會(hui) 43場,包括本科生專(zhuan) 場、女大學生專(zhuan) 場等;學校領導通過雙選會(hui) 走訪52家重點用人單位,九成以上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各學院通過實地走訪、視頻洽談等多種形式走訪用人單位109家,拓展崗位400餘(yu) 個(ge) 。
帶著老師訪企業(ye) 、校企攜手促就業(ye)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高校紛紛“走出去”訪企拓崗,為(wei) 畢業(ye) 生就業(ye) 開拓機會(hui) 。
廣東(dong) 開展“用人單位大走訪 全員聯動促就業(ye) ”為(wei) 主題的專(zhuan) 項行動,落實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一把手”工程。活動開展以來,已有140所高校書(shu) 記、校長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走訪5710家用人單位,促成新增就業(ye) 崗位7.6萬(wan) 個(ge) ,實習(xi) 崗位4.3萬(wan) 個(ge) ,達成實習(xi) 實踐基地合作意向3431項。
山東(dong) 大學近日舉(ju) 行校友企業(ye) 2022年人才引進空中雙選會(hui) ,吸引了170家校友企業(ye) 參會(hui) ,提供了近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山東(dong) 大學校長樊麗(li) 明說,校友企業(ye) 積極響應號召,為(wei) 母校畢業(ye) 生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主動吸納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令人感動。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2022年,教育部推出“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用人單位、大學生就業(ye) 戰線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提供多樣化服務。截至目前,麵向2022屆畢業(ye) 生,平台匯集了豐(feng) 富的就業(ye) 崗位,並上線“互聯網+就業(ye) 指導”直播課和係列就業(ye) 指導培訓課,提供大量職業(ye) 測評、職業(ye) 百科和職業(ye) 案例,已有數百萬(wan) 畢業(ye) 生注冊(ce) 使用。
做細就業(ye) 服務
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規模和增量均為(wei) 曆史之最。當前,在中國經濟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和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複雜,麵臨(lin) 多重困難和挑戰。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ye) 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認為(wei) ,緩解學生在心態上的困難,是今年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的重點之一。學校一方麵要提供更多就業(ye) 資源,另一方麵要關(guan) 注畢業(ye) 生就業(ye) 的心理焦慮。
針對畢業(ye) 生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各地高校各展其能,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把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重點幫扶對象。
“原本我對找工作沒什麽(me) 信心,但是輔導員和老師每天都在微信群裏推薦招聘信息,鼓勵主動出擊,於(yu) 是我也投了幾份簡曆,沒想到很快就有用人單位回複,幾輪麵試後給我發來了offer(錄取通知)。”杭州某高校本科畢業(ye) 生李淩雪家庭經濟較為(wei) 困難,在學校就業(ye) 幫扶行動的幫助下,通過精準推送的崗位實現了就業(ye) 。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ye) 指導部門負責人介紹,學校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身體(ti) 殘疾等重點群體(ti) 畢業(ye) 生建立了幫扶工作台賬,調動學院輔導員、班主任、研究生導師、專(zhuan) 業(ye) 教師、校友等各方麵力量按照“一生一策”的要求實行“經濟上幫扶、信息上關(guan) 注、心理上疏導”三位一體(ti) 扶持措施,為(wei) 每個(ge) 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精準推送3個(ge) 以上崗位,並舉(ju) 辦簡曆撰寫(xie) 、麵試輔導等係列就業(ye) 指導活動。
浙江大學在就業(ye) 季期間舉(ju) 辦了就業(ye) 形勢分析、基層就業(ye) 主題宣講、求職技能培訓、求職心理調適等就業(ye) 指導活動100餘(yu) 場。同時成立了校院兩(liang) 級生涯輔導工作室,聘請校內(nei) 外專(zhuan) 家為(wei) 在校學生提供自我認知、時間管理、人際溝通、職業(ye) 選擇、生涯規劃等方麵的一對一谘詢輔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