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曾吊著磚頭練臂力的焊接能手

發布時間:2022-06-17 11:09:00來源: 工人日報

  曾吊著磚頭練臂力的焊接能手

  夏至將近,湖北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段項目持續火熱施工中,35歲的張亮負責該項目14個(ge) 全自動組合焊接機組的焊接技術工作。這位年輕的技能專(zhuan) 家來自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石城島,自2009年7月從(cong) 遼河石油職業(ye) 技術學院焊接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就分配到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工作。

  13年時間,張亮苦練基本功,終於(yu) 從(cong) 小海島“飛”向廣闊的技能天地。

  2006年考入遼河石油職業(ye) 技術學院時,張亮就選擇了焊接自動化專(zhuan) 業(ye) 。出身農(nong) 民家庭的他做出這一選擇的理由簡單又直接,“聽說這個(ge) 工種掙錢多,就想好好學門技術,不再受窮”。

  進入遼河油田公司時,公司正實施技能人才培養(yang) 開發工程,推出諸多技能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等措施,張亮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各級技能競賽中拿到最好名次就能破格晉級,待遇水漲船高。這讓張亮學技術的熱情越發高漲。

  為(wei) 此,不善言辭的張亮經常一個(ge) 人找地方默默練習(xi) 。平焊、立焊、橫焊各種技法,站、仰、蹲、趴各種招式,全都一招一招地學。為(wei) 了增強自己手腕的穩定性,他不僅(jin) 堅持做俯臥撐提升力量,還時常在手腕上吊著一塊磚頭加練。

  靠著超於(yu) 常人的努力,張亮很快掌握了鎢極氬弧焊、全自動焊等數十種焊接技巧,還擠出時間參加東(dong) 北石油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zhuan) 業(ye) 函授本科學習(xi) ,於(yu) 2011年順利拿到本科學曆證書(shu) ,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yang) 。

  2012年,入職才3年的張亮在參加遼河油田公司技能大賽時,就獲得焊接組第一名。隨後,憑借實力、毅力和學曆的加持,張亮如“開掛”般一路過關(guan) 斬將,獲得盤錦市職工職業(ye) 技能競賽、遼寧省“技師杯”職工技能競賽、一帶一路“嘉克杯”國際焊接技能大賽等多項大賽的第一名。不僅(jin) 在入職3年時獲評技師,入職5年獲評高級技師,張亮還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EN287國際焊工資質、國家高級考評員等證書(shu) 。

  經過多項賽事磨礪,張亮又在公司承接的多項國家重點工程中找到施展才華的機會(hui) 。2016年,漠大管線施工采用RMD加全自動填蓋焊接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焊接工藝,要求在現場進行焊接參數調試。為(wei) 了盡快掌握這個(ge) 新工藝,已任職施工項目焊接技術領頭人的張亮快速對當天焊接出現的問題、操作方式、焊接參數進行總結歸納,並利用各種機會(hui) 向負責工程檢測的技術人員請教。

  當時正值寒冬,氣溫最低達到零下45攝氏度,為(wei) 了不影響焊接參數的調試,張亮每天早上5點半就到施工現場預熱焊接設備,每天在現場最少待14小時。憑著這股拚勁兒(er) ,團隊不僅(jin) 領先全線23天完成管線焊接參數的調試,實現連續330道焊口無返修,焊接合格率全線排名第一,該項目工程還獲得全國優(you) 秀焊接工程一等獎。

  擔任焊接技術領頭人以來,張亮在40多個(ge) 城市穿梭,現場解決(jue) 施工焊接技術難題220餘(yu) 項,先後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0篇,獲國家專(zhuan) 利21項,20餘(yu) 項“五小”成果在施工現場推廣應用,累計創效近6000萬(wan) 元。他指導的中俄東(dong) 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施工的“全自動一機組”,還獲評了2021年全國“工人先鋒號”。

  2017年,張亮所在的團隊被評為(wei) “遼寧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借助這一平台,張亮先後培養(yang) 出12名技師、高級技師。經張亮培訓指導過的2000餘(yu) 名焊工奔赴大江南北,在中緬管道、西氣東(dong) 輸等多個(ge) 國家重點項目上成為(wei) 技術骨幹。

  如今,已經從(cong) 小海島奮力“飛”出的張亮,先後被評為(wei) “集團公司最美青工”“遼寧五一勞動獎章”,今年還榮獲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但他並未在前進的道路上止步。張亮告訴記者,自己目前的榜樣是兩(liang) 位全國聞名的“大國工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特種熔融焊接高級技師高鳳林、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wan) 君。“這兩(liang) 位都是電焊工,要學習(xi) 他們(men) 持續專(zhuan) 注、開拓創新、追求極致的精神和善於(yu) 總結的工作方法,將自己的‘絕招、絕活、絕技’變成可推廣使用的工藝。”他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