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
當地時間6月15日,美聯儲(chu) 宣布加息75個(ge) 基點,創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加息。今年以來,全球能源和糧食價(jia) 格上漲,通脹卷土重來,成為(wei) 各國央行難題,多國央行開啟或加速加息進程。為(wei) 抑製通脹,增大加息幅度成為(wei) 其必然選擇,市場對此早有預期。
在美聯儲(chu) 加息後,英國央行宣布加息25個(ge) 基點,為(wei) 去年12月以來的第五次加息,瑞士央行開啟了7年來的首次加息。在多國央行加息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如何調整成為(wei) 各方關(guan) 注焦點。
美歐貨幣政策的調整,基於(yu) 其麵臨(lin) 的經濟形勢變化。中美處於(yu) 不同的經濟周期,這決(jue) 定了我國貨幣政策不需要跟隨操作。當前,我國物價(jia) 水平遠低於(yu) 美歐等主要經濟體(ti) 。從(cong) 最新物價(jia) 數據看,我國CPI漲幅持平,PPI下行加快,通脹水平整體(ti) 可控。今年下半年,我國CPI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能夠完成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盡管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仍在擾動國際能源和糧食市場,但我國糧食供應充足、煤炭資源能夠滿足需求,加之保供穩價(jia) 政策持續發力,在通脹溫和可控前提下,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足,不需要跟隨他國加息。
從(cong) 曆史看,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調整對全球會(hui) 產(chan) 生外溢影響,尤其是新興(xing) 經濟體(ti) 。一般來說,當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走向寬鬆時,新興(xing) 經濟體(ti) 流動性增加、貨幣增值,資產(chan) 價(jia) 格也會(hui) 隨之上漲;反過來,當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轉向收緊時,新興(xing) 經濟體(ti) 可能經曆收縮過程,由此引發資本外流、金融市場震蕩、貨幣貶值、資產(chan) 價(jia) 格下行等情況。對於(yu) 經濟基本麵不穩固的經濟體(ti) 來說,甚至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麵對美聯儲(chu) 加息,我國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勢更加突出。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穩定性顯著增強,可以較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這些因素足以支撐我國應對外部擾動。從(cong) 最新數據看,5月份以來,工業(ye) 生產(chan) 由降轉增、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降幅收窄、市場銷售有所恢複,經濟運行積極變化有助於(yu) 增強市場信心,改善市場預期。
麵對當前經濟形勢,中國貨幣政策仍需堅持“以我為(wei) 主”,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要珍惜當前通脹相對溫和及發達國家緊縮政策掣肘較小的時間窗口,推動前期穩增長政策加快落地見效。貨幣政策要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落實好穩企業(ye) 保就業(ye) 各項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困難行業(ye) 。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同時,還要兼顧內(nei) 外平衡,密切關(guan) 注主要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調整,關(guan) 注物價(jia) 走勢變化,支持糧食、能源生產(chan) 保供,防範輸入性通脹風險,保持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