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鄂倫春人唱響新時代“民族風”

發布時間:2022-06-24 14:27:00來源: 新華社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丨鄂倫(lun) 春人唱響新時代“民族風”

  新華社哈爾濱6月24日電 題:鄂倫(lun) 春人唱響新時代“民族風”

  新華社記者劉赫垚、朱悅

  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生活著古老而神秘的狩獵民族——鄂倫(lun) 春族。

  20世紀50年代,鄂倫(lun) 春族人下山建村定居。放下獵槍,走出深山,迎接“新生”……鄂倫(lun) 春族人生產(chan) 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升級“撮羅子”,秀出“民族風”

  一根根弓箭造型的路燈、一幢幢“撮羅子”外觀的民房……走進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新生村,濃鬱的民族風情撲麵而來。

  鄂倫(lun) 春族人過去打獵居住的“撮羅子”,是一種用獸(shou) 皮、樹皮、樹枝等搭建起的原始建築。“撮羅子”早已成為(wei) 曆史,但為(wei) 了保留這種獨特的文化,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為(wei) 群眾(zhong) 新建房屋依舊按照這種傳(chuan) 統建築的獨特造型進行外觀設計。

  鄉(xiang) 長孟立煥介紹,2011年,鄂倫(lun) 春新居建設工程、舊房改造工程開始實施。新居由村委會(hui) 統一管理,免費提供給鄂倫(lun) 春族群眾(zhong) 居住,共25棟50戶。新居工程包括室內(nei) 裝修以及鐵片倉(cang) 房、環保廁所等配套設施。

  “過去在深山打獵,住在簡易的‘撮羅子’裏,冬天取暖靠架火堆。”63歲的村民莫彩強說,現在的居住條件與(yu) 過去不可同日而語,房屋堅固明亮,水電網都通,設施齊全。

  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著力為(wei) 村民打造宜居舒適的家園,目前全鄉(xiang) 實施村莊綠化麵積11.5畝(mu) ,村屯種植花卉1300平方米,沿河種植花卉8254平方米,種植白樺樹400多株,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旅遊+產(chan) 業(ye) :口袋鼓起來

  “高高的興(xing) 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著勇敢的鄂倫(lun) 春……”這首歌曲喚起很多人對鄂倫(lun) 春族民俗和文化的向往。

  每年盛夏,當地村民與(yu) 各地遊客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鄂倫(lun) 春族最盛大的傳(chuan) 統節日——古倫(lun) 木遝節。遊客可感受鄂倫(lun) 春族迎賓儀(yi) 式等民俗,體(ti) 驗射箭、騎馬等體(ti) 育項目,參與(yu) 鄂倫(lun) 春族傳(chuan) 統手工藝品製作,欣賞口弦琴、鄂倫(lun) 春族歌舞表演等。

  “這裏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良好,發展原生態民俗旅遊潛力巨大。”孟立煥說,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現已形成一係列民族特色濃鬱的旅遊項目,建成了民俗旅遊區,年均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3萬(wan) 餘(yu) 人。

  除大力發展旅遊業(ye) ,去年起,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因地製宜,瞄準中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通過“企業(ye) +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後試種赤芍等中藥材,讓自家閑置的院落“綠起來”,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

  新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關(guan) 春英說,去年全村有31戶農(nong) 戶種植了赤芍,今年村裏又和企業(ye) 深度合作,更多農(nong) 戶參與(yu) 種植,預計每年每畝(mu) 可增收5000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將建設中藥種植示範觀光基地、中藥文化研學基地等項目,逐步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推動鄉(xiang) 村經濟振興(xing) 。

  傳(chuan) 承“活化石”,鄉(xiang) 村添魅力

  麅皮製作、樺樹皮製作、摩蘇昆(說唱藝術)……鄂倫(lun) 春族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

  今年67歲的張玉霞精通傳(chuan) 統樺樹皮製作技藝,是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她將創意與(yu) 非遺融合,在作品中融入現代審美元素,讓這項古老製作技藝得到了更好推廣。

  “我的母親(qin) 和姥姥都熟悉樺樹皮製作技藝,我從(cong) 小耳濡目染,十分喜愛。”張玉霞說,退休後,自己開始鑽研這門技藝,並免費教授給非遺愛好者。

  這些年,她帶著自己的作品去過很多地方展示,收獲了不少獎項。“有關(guan) 部門還為(wei) 我提供工作室,讓我更好地進行創作和推廣。”張玉霞說。

  如今,鄂倫(lun) 春族傳(chuan) 統文化日益受到重視,新生鄂倫(lun) 春族鄉(xiang) 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3個(ge) 。

  與(yu) 此同時,憑借充滿鄂倫(lun) 春風情的古村落風貌和優(you) 質的生態資源,非遺體(ti) 驗遊、特色飲食遊等旅遊項目紛紛“落地開花”,文旅融合效應顯著。

  北方遊獵文化“活化石”正煥發新活力,美麗(li) 的鄂倫(lun) 春鄉(xiang) 村更加迷人。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