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北京準備好了
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北京準備好了
■ 觀察家
關(guan) 注北京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係列評論
打造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需因地製宜地製定規劃和行動路線圖。
6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開幕,北京市委書(shu) 記蔡奇作報告時表示,未來五年,北京要鞏固完善高精尖產(chan) 業(ye) 格局,積極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培育更多獨角獸(shou)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同時,北京將再培育幾個(ge) 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一脈相承:以四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基礎
這一目標與(yu) 此前的規劃一脈相承。根據2021年8月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30%以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4到5個(ge) ;到2035年,北京高精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40%以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數量8到10個(ge) 。
2020年北京高精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4%,較2018年提高2.3個(ge) 百分點。“十三五”以來,北京已經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含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科技服務業(ye) 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以及智能裝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人工智能四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顯然,再培育幾個(ge) 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主要就是以這四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基礎。
這些產(chan) 業(ye) 既符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標,也符合國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潮流。提出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這是中國目前GDP萬(wan) 億(yi) 城市都在做的事情。打造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首先要找準定位,因地製宜地製定規劃和行動路線圖,同時要在創新發展的基礎上考慮到對原有產(chan) 業(ye) 的繼承和延續。
脈絡清晰: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路徑圖
事實上,北京在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方麵的路徑圖已經十分清晰。
為(wei) 了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北京市將推動產(chan) 業(ye) “換核、強芯、賦智、融合”,加快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提升、產(chan) 業(ye) 鏈條優(you) 化升級、智能綠色全麵覆蓋、製造服務深度融合、區域發展開放聯動“五個(ge) 突破”,推進動力轉換、效率提升、結構優(you) 化“三大變革”,實現高精尖產(chan) 業(ye) 質量、能量、體(ti) 量“三量提升”。
同時,北京市將構建“2441”高精尖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即做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兩(liang) 個(ge) 國際引領支柱產(chan) 業(ye) ,做強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與(yu) 裝備、綠色能源與(yu) 節能環保四個(ge) 特色優(you) 勢的“北京智造”產(chan) 業(ye) ,做優(you) 區塊鏈與(yu) 先進計算、科技服務、智慧城市、信息內(nei) 容消費四個(ge) 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chan) 業(ye) ,加快布局生物技術與(yu) 生命科學、雙碳技術等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
創新為(wei) 基:提升高精尖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
有了清晰的路徑圖,如何具體(ti) 打造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首先,提升高精尖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這是北京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重要支點。其次,開展高精尖產(chan) 業(ye) 的強鏈補鏈行動,這是重要依托。在培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同時,強鏈補鏈還包括積極完善集群區域協同的製度和機製。再者,促進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的高度融合,這是重要路徑。最後,重視人才的引進和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這是重要基礎。
同時,加大對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力度,這其實就是對人才最大的尊重。沒有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就不可能有活躍的創新與(yu) 創造活動,“獨立自主創新”和“高精尖產(chan) 業(ye) ”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唯有此,才能提升高精尖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以及應對國際形勢變化的能力。
總之,要想成為(wei) 世界級城市群和世界創新高地的北京,離不開產(chan) 業(ye) 的夯實,自然也離不開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打造。
□謝良兵(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