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盡快推出北交所指數 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入場

發布時間:2022-07-01 15:13:00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隨著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市場對於(yu) 盡快推出北交所指數的呼聲漸漲。市場普遍認為(wei) ,推出北交所指數時機基本成熟,盡快推出指數有助於(yu) 便利市場開發指數產(chan) 品,提升市場價(jia) 值發現功能,吸引長期增量資金,營造優(you) 良金融生態。

  北交所自開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基礎製度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各項功能明顯提升,市場站在了高質量發展新起點。要更上一層樓,必須在規模、品種、創新、市場生態建設等方麵下足功夫,推動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ye) 中的“優(you) 等生”“尖子生”們(men) 快速實現上市,創新市場產(chan) 品,便利市場參與(yu) ,實現投資板塊高效輪動。

  當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百家,聚集了一批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推出北交所指數日漸水到渠成。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中,“小而美”特征突出,中小企業(ye) 占比76%,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等占比超八成,覆蓋工業(ye) 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匯集了國內(nei) 大部分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這些企業(ye) 具有成長性好、爆發性強、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等特點,業(ye) 績表現出色,可以說北交所是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的藏寶閣。尤其是正在醞釀的“快車道”機製,旨在完善北交所的上市公司發行審核安排,讓大批量合格的後備企業(ye) 能夠快速上市,形成合理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深度,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增加樣本股代表性。隨著北交所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完善以及分層製度改革後創新層的大規模擴容,北交所的公司上市步伐將會(hui) 加快,質地也會(hui) 越來越好。

  市場之所以對北交所指數呼聲較高,一方麵,是基於(yu) 指數的推出能夠為(wei) 市場各方提供一個(ge) 錨定物,通過觀察指數漲跌即可大致了解北交所的整體(ti) 運行情況;另一方麵,指數的推出也有助於(yu) 相關(guan) 基金產(chan) 品的推出,為(wei) 其提供跟蹤標的,從(cong) 而吸引到更多投資者通過基金來間接投資北交所市場,豐(feng) 富市場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降低市場參與(yu) 成本,增加交易便利。另外,北交所指數標的實行動態調整,有助於(yu) 激勵北交所上市公司規範經營,爭(zheng) 當上遊,做大做強。

  萬(wan) 事俱備,隻欠東(dong) 風。北交所已具備指數編製方案、板塊運行、技術準備等基礎,但在指數編製過程中,也需審慎選擇樣本股,既要突出“創新”屬性,聚焦北交所有代表性的企業(ye) ,向全巿場提供一個(ge) 北交所成長參考指標,也要防止部分上市企業(ye) 權重過高而使指數出現失真,不能充分反映絕大多數上市企業(ye) 的實際情況。與(yu) 其他指數相比,北交所指數應更多反映中小創新型企業(ye) 經營的實際情況。

  研究發布北交所指數是提升市場流動性,帶動更多資金入場的關(guan) 鍵之舉(ju) 。北交所此前已經公示了指數采購項的情況,指數的編製工作已經箭在弦上,期待北交所指數能夠盡快落地,讓市場的價(jia) 格發現功能更趨完備。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