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數字雄安”雛形已現 智慧之城“妙不可言”

發布時間:2022-07-06 15: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雄安7月6日電 題:“數字雄安”雛形已現 智慧之城“妙不可言”

  作者 趙丹媚 崔濤

  走在雄安新區,無人零售車、海綿綠地、智能路燈、生態停車場……這些科技感十足的元素是“數字雄安”建設成果的映射。

  “其實我們(men) 對未來生活場景有很多幻想,這些都是基於(yu) 夯實數字底座的基礎上實現的。”河北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梁智昊說,雄安數字孿生城市建成,有望開啟國內(nei) 智慧城市新一輪升級。

  “數字雄安”的重要建設任務,便是在虛擬空間再造一座城,既要物理城市又要部署雲(yun) 端,用大數據來描繪雄安新區全生命周期成長過程。

  與(yu) 傳(chuan) 統智慧城市關(guan) 注建築、交通、水務等某一行業(ye) 或領域智慧化不同,雄安新區是基於(yu) 城市信息模型的全城智慧化,在數字孿生平台上把城市各專(zhuan) 業(ye) 數據進行集成,從(cong) 而達到“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的新格局,引領智慧城市邁向數字孿生新階段。

  在梁智昊看來,經過幾百年來的城市發展,物理城市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定規律,但數字城市建設還在摸索中。且隨著近年來海量數據爆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比如各部門的係統建設存在數據不互通等問題。但雄安新區可以說是“一張白紙”,在從(cong) 頭建設時能規避很多問題。

  “這就是把物理工程與(yu) 智能化工程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設實施的最大優(you) 勢。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可以把智能化技術和手段從(cong) 物理城市建設之初就嵌入其中,從(cong) 而避免信息孤島,從(cong) 源頭解決(jue) 數據不互通等問題。”梁智昊說,雄安新區從(cong) 建設之初,孿生數字化建模就已經形成,每加蓋一層物理建築,數字化模型就同步更新。包括如公園、水係等公共空間都在同步規劃、同步數字化,形成虛擬城市空間,這就是數字孿生的建設理念。

  現在,雄安已開發完成中國國內(nei) 首個(ge) 城市級區塊鏈底層操作係統,並對外發布雄安新區智能城市標準。“雄安的‘數字底座’已經打好,接入數據後可服務於(yu) 智慧交通、智慧社區、城市管理等方麵。”梁智昊說,數字孿生城市助推下,未來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將不再是盲人摸象,城市高效運行,城市治理向“智”理升級,城市病有望被“智”療。

  “雄安數字城市建設所沉澱的東(dong) 西,可以作為(wei) 一種在全國推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所輸出的‘雄安標準’。”梁智昊說,不同於(yu) 其他城市“打補丁”式的數字城市建設,雄安正處於(yu) 創新建設的前沿,不僅(jin) 要考慮物理城市風貌融合問題,更要考慮城市未來發展需求。

  如今,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已納入“十四五”規劃,進入國家決(jue) 策視野。今年6月,在石家莊召開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河北省第十屆委員會(hui) 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明確了包括“以大曆史觀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等未來十項重點工作任務。

  “在雄安,未來能夠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智能化的手段將驅動雄安‘妙不可言’成為(wei) 現實。”梁智昊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