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職業本科教育試點開花結果:首屆職業本科生的遠大前程

發布時間:2022-07-07 15:05:00來源: 工人日報

  入口端“叫好”,出口端“叫座”,職業(ye) 本科教育試點“開花結果”——

  首屆職業(ye) 本科生的“遠大前程”

  近日,應屆生郭宇豪將入職一家電氣行業(ye) 的上市公司,成為(wei) 一名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吸引他的,除了11萬(wan) 元的年薪,還有公司的綜合實力和發展前景。他把這個(ge) 工作機會(hui) 歸功於(yu) 職業(ye) 本科期間的學習(xi) ,“學校在理論和技能方麵為(wei) 我插上了雙翼。”

  2019年起,教育部批準3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郭宇豪就讀的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該校903名“專(zhuan) 升本”畢業(ye) 生拿到了自己的學士學位證書(shu) ,成為(wei) 我國職業(ye) 教育的首屆本科畢業(ye) 生。據了解,西安汽車職業(ye) 大學、上海中僑(qiao) 職業(ye) 技術大學等試點校近日也迎來首屆本科畢業(ye) 生。

  作為(wei) 首批“吃螃蟹者”,畢業(ye) 生收獲的不僅(jin) 是一紙文憑,更是通向未來的多元選擇。《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發現,他們(men) 有的進入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有的選擇繼續深造……從(cong) 打破學曆“天花板”,到構築成才“立交橋”,隨著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開花結果”,職業(ye) 教育正迎來發展新機遇。

  對口企業(ye) 紛紛拋來“橄欖枝”

  “我收到了5家大型企業(ye) 的錄用通知。”談起這個(ge) 畢業(ye) 季的收獲,郭宇豪難掩喜悅。大專(zhuan) 最後一學期,他曾短暫地加入求職大軍(jun) ,但進入工廠一線實習(xi) 後,他覺得“工作成就感很低”。迷茫之際,恰逢職業(ye) 本科開始招生,郭宇豪立刻投入複習(xi) ,最後成功就讀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的決(jue) 定》,首提“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2019年1月,《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今年首屆本科生畢業(ye) ,正是試點“開花結果”。

  兩(liang) 年的學習(xi) 和數次專(zhuan) 業(ye) 實訓之後,郭宇豪發現一切都大不同,“麵試邀約變多了,崗位含金量明顯提高,當我跨過學曆的門檻,又有技術能力加持,選擇麵一下子寬廣起來。”

  同為(wei) 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應屆畢業(ye) 生的範鑫鑫,現在是中國核工業(ye) 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得益於(yu) 本科階段的係統學習(xi) ,他很快適應了公司的節奏。

  該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學敏介紹,就業(ye) 率比較理想,不少學生進入世界500強或者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的項目研發團隊,還有學生收到好幾個(ge) 錄用通知。

  以範鑫鑫所在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大部分人去往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心儀(yi) 企業(ye) ,擔任機械工程師或質量控製工程師,還有5名學生考取研究生。

  伍濤就是選擇繼續深造的5人之一。他與(yu) 職業(ye) 本科的相遇充滿波折,“起初對辦學性質感到疑惑,對社會(hui) 認可度也沒把握,後來又有傳(chuan) 言說沒有學位證,我差點就放棄報名。”入學後,麵對豐(feng) 富的教學資源,伍濤的疑慮被打消了。

  在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的畢業(ye) 典禮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對本科生的就業(ye) 質量給予高度評價(jia) :“這充分表明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是能夠得到社會(hui) 認可、行業(ye) 企業(ye) 歡迎的,也充分彰顯了我國職業(ye) 本科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從(cong) 知道“怎麽(me) 做”到探索“為(wei) 什麽(me) ”

  去年12月,在與(yu) 眾(zhong) 多普通本科畢業(ye) 生的同台競技中,西安汽車職業(ye) 大學應屆生王誌成脫穎而出,被長城汽車公司攬入麾下。出於(yu) 對汽車的喜愛,他在大專(zhuan) 時選擇了汽車檢測與(yu) 維修專(zhuan) 業(ye) ,本科又考入同校車輛工程技術專(zhuan) 業(ye) 。

  “大專(zhuan) 的教學偏重實踐,本科則是理論與(yu) 實踐並重。”對王誌成來說,讀本科是一場“解密”之旅,“比如安裝發動機,以前隻是按照技術手冊(ce) 去操作,但並不明白為(wei) 何這樣裝,而在本科第一年開設的‘發動機原理’這門課上,所有困惑都迎刃而解。”

  領略到理論的魅力之後,伍濤想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作為(wei) “專(zhuan) 升本”畢業(ye) 生,兩(liang) 年的課程讓他意猶未盡,於(yu) 是報考了南京工業(ye) 大學土木水利專(zhuan) 業(ye) ,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對於(yu) 學校來說,培養(yang) 本科人才是一次全新探索。王誌成記得,在畢業(ye) 前的實習(xi) 中,同學們(men) 接觸到一家車企的新設備,感到“知識不夠用”。學校得知後,經過充分調研,為(wei) 下一屆本科生增設了汽車總裝工藝生產(chan) 管理、汽車製造工藝兩(liang) 門相關(guan) 課程。

  今年,陝汽集團從(cong) 西安汽車職業(ye) 大學招聘了50餘(yu) 名畢業(ye) 生。集團從(cong) 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陶宏告訴記者,供需雙方“一拍即合”:“一直以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對生產(chan) 一線的掌握程度不如直接生產(chan) 人員,而直接生產(chan) 人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如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導致兩(liang) 者溝通效率低下。而職業(ye) 本科生既善生產(chan) 又懂理論,既能在現場摸排問題,又能向上反饋問題,在兩(liang) 者間架起了一座橋。”

  陶宏表示,職業(ye) 本科生剛剛誕生,企業(ye) 難以在短期內(nei) 設置合適的崗位。但隨著職業(ye) 本科逐漸普及,畢業(ye) 生的發展機製也會(hui) 更加清晰。“他們(men) 的未來很寬廣,可以結合興(xing) 趣,選擇精進技術或者轉向研發。”

  人才培養(yang) 和社會(hui) 需求如何更好對接

  “首屆本科生畢業(ye) ,是我國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階段性成果,具有重要的示範效應。”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楊小敏向記者表示,我國正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這也對技能型人才培養(yang)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立職業(ye) 本科正當其時。一方麵,職業(ye) 教育止步於(yu) 專(zhuan) 科層次的學曆“天花板”被打破,學生獲得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另一方麵,一大批知識密集型現代企業(ye) 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將逐步得到滿足。

  據了解,2021年全國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4.14萬(wan) 人,在校生人數已達12.93萬(wan) 人。根據《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yu) 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的10%。

  西安汽車職業(ye) 大學副校長張陵向記者表示,隨著更多技能型人才發光出彩,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扭轉“重學曆輕技能”的刻板印象,職業(ye) 教育的社會(hui) 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政策護航下,就業(ye) 藩籬被打破。去年11月,國務院學位辦表示,將職業(ye) 本科納入現有學士學位工作體(ti) 係,職業(ye) 本科和普通本科的證書(shu) ,在就業(ye) 、考研、考公等方麵具有同樣效力。

  入口端“叫好”,出口端“叫座”,職業(ye) 本科教育如何穩中求進?

  “職業(ye) 本科建設要緊緊圍繞經濟轉型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對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楊小敏建議,在國家層麵,應強化職業(ye) 本科院校規劃發展的頂層設計與(yu) 政策製定;地方政府也要著眼長遠,對地方職業(ye) 本科院校的建設在辦學定位、專(zhuan) 業(ye) 設置、師資隊伍等方麵加大經費投入和政策保障,從(cong) 而形成一批高水平技能人才培養(yang) 院校,為(wei) 本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長期深耕於(yu) 企業(ye) 一線,陶宏認為(wei) ,職業(ye) 本科的專(zhuan) 業(ye) 設置可以更細更專(zhuan) 。“比如現在車型越來越複雜,對工藝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最理想的狀態是,有人專(zhuan) 攻電氣係統,有人研究製動係統,有人會(hui) 看管路管線,這都有賴於(yu) 本科培養(yang) 進一步增強專(zhuan) 業(ye) 性。”

  陳曦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