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召開“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成果展示會 聚焦教師隊伍建設
中新網銀川7月7日電 (記者 李佩珊)7月7日,寧夏“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成果展示會(hui) 在銀川市金鳳區召開。此次會(hui) 議圍繞“互聯網+教育”賦能教師隊伍建設,助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除常規觀摩外,創新增添專(zhuan) 家主題沙龍環節,北京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校專(zhuan) 家、學者現場作主題沙龍,與(yu) 寧夏教育工作者現場交流。
2018年7月,寧夏獲教育部批準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互聯網+教育”示範區,2022年是寧夏“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的“收官之年”。為(wei) 此,寧夏教育廳依托寧夏教育雲(yun) 平台,上線全區“互聯網+教育”成果展示網絡平台,打造28個(ge) 市、縣(區)線上成果展示空間,分享典型案例、課堂實錄等資源近萬(wan) 件。截至目前,展示平台累積訪問量突破30萬(wan) 人次。同時,寧夏教育廳計劃在8個(ge) “互聯網+教育”示範縣(區)依次舉(ju) 辦線下成果展示與(yu) 經驗交流活動,集中呈現各示範縣(區)5年來的工作進展與(yu) 成效,打造“互聯網+教育”特色成果矩陣。當天在金鳳區舉(ju) 行的是第二場觀摩交流活動。
自“互聯網+教育”示範省(區)以來,寧夏培育8個(ge) “互聯網+教育”示範縣(區)和198所標杆校,11個(ge) 縣(區)和44所學校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典型,並率先完成全域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ang) 全員測評,合格率達98.8%。
金鳳區作為(wei) 寧夏“互聯網+教育”示範縣(區)之一,近年來著力推進課堂革命等有力措施,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駛入“快車道”,教育城域網出口帶寬提升到10G,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在線互動教室、班級數字設備等全覆蓋,開展基於(yu) 大數據的課堂教學教師行為(wei) 分析,推動課堂教學和師資建設不斷“質”變,素質教育改革取得豐(feng) 碩成果。同時,金鳳區與(yu) 華南師範大學建立“互聯網+教育”研究指導合作關(guan) 係,引入專(zhuan) 家學者之力,幫助教師獲得與(yu) 信息化教學相匹配的意識和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比賽,有效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技能。金鳳區還與(yu) 首都師範大學合作完成“基於(yu) 大數據的課堂教學教師行為(wei) 分析”二期工程,項目學校嚐試使用數據分析技術改進教學,針對學生發言、教師發言、師生對話等信息,分析課堂教師教學行為(wei) ,以可視化圖表形式呈現分析結果,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改善課堂教學實踐。
目前,金鳳區全體(ti) 教師已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206名教師成了省級“信息技術應用名師”,實現了優(you) 質教學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2022年也是寧夏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布局之年”,寧夏教育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在“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的“收官之年”的基礎上部署全區教育數字化發展,加快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智慧教育“數字底座”,促進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業(ye) 務、全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為(wei) 全國推進“互聯網+教育”和教育數字化貢獻寧夏智慧、提供寧夏方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