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縣探索縣直幼兒園全麵管理鄉村分園,推進學前教育城鄉一體化
山西省芮城縣探索縣直幼兒(er) 園全麵管理鄉(xiang) 村分園,推進學前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
村裏娃家門口的幼兒(er) 園(人民眼·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氣象②)
引子
任淑湘家有倆(lia) 娃。過去,老大上的是村裏的老幼兒(er) 園,水泥地麵,孩子曾在園裏摔傷(shang) 過。“老二進的是村裏新幼兒(er) 園,各方麵條件好多了。”說著,任淑湘踩了踩塑膠地麵。
園內(nei) 的一排老房子改建成了家長休息區,整齊擺放著沙發、座椅,隔壁教室裏不時傳(chuan) 來孩子們(men) 的歡笑聲。
任淑湘是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陽城鎮陽祖村村民。村裏原來的幼兒(er) 園叫陽祖村幼兒(er) 園,如今名為(wei) 芮城縣條山街幼兒(er) 園陽祖分園。變化的,不僅(jin) 僅(jin) 是名稱。
10年前,芮城縣探索實施由縣直幼兒(er) 園在鄉(xiang) 村辦分園、全麵管理農(nong) 村薄弱園的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模式,持續提升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辦園水平,讓農(nong) 村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優(you) 質學前教育。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dang) 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黨(dang) 和政府為(wei) 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印發,其中提出“以縣為(wei) 單位製定幼兒(er) 園布局規劃,切實把普惠性幼兒(er) 園建設納入城鄉(xiang)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大力發展農(nong) 村學前教育,每個(ge) 鄉(xiang) 鎮原則上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大村獨立建園或設分園,小村聯合辦園”。
教育部今年4月26日舉(ju) 行的“教育這十年”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學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和曆史性成就,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
持續發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發展,芮城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目前已達99.5%。2021年12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發布第三批21個(ge) 全國農(nong) 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山西芮城: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模式補齊農(nong) 村學前教育短板”榜上有名。
前不久,記者來到地處晉陝豫三省交界、黃河掉頭向東(dong) 大拐彎處的芮城縣,實地探尋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之路。
探新路
縣直幼兒(er) 園在鄉(xiang) 村辦分園,全麵管理鄉(xiang) 村薄弱園
走進條山街幼兒(er) 園陽祖分園室外活動區,一些孩子正聚精會(hui) 神對著畫板作畫,另有一些孩子兩(liang) 人一組,興(xing) 致盎然地捏泥人。老師不時上前搭把手。
若非實地探訪,很難相信這所幼兒(er) 園一度瀕臨(lin) 關(guan) 閉。僅(jin) 一牆之隔,是以前陽祖村幼兒(er) 園的園區:一個(ge) 小四合院裏,嚴(yan) 嚴(yan) 實實的樹木遮擋住了陽光。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內(nei) ,牆壁已經掉漆,依稀可見當年孩子們(men) 寫(xie) 下的拚音、數字,留下的畫作。
“現在,陽祖分園共有35個(ge) 孩子在讀。過去,這裏硬件條件差,師資和保教管理水平跟不上,最少時僅(jin) 有10多個(ge) 孩子。”條山街幼兒(er) 園園長劉鳳妮說。
10多年前在芮城,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設施簡陋、師資不足不是個(ge) 別現象。2010年起,縣裏曾嚐試由縣直幼兒(er) 園選派業(ye) 務園長包聯若幹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業(ye) 務園長每月至少派駐鄉(xiang) 村幼兒(er) 園一周,參與(yu) 備課、教學,幫助改進教學計劃、提升教學質量。但效果並不理想,時任芮城縣教育局幼教股股長的李俊麗(li) 坦言:“一些派駐逐漸變成了走過場,一些教學建議也難以落實。”
“主要原因在於(yu)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的辦園體(ti) 製沒有理順。”李俊麗(li) 說,“當年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辦學主體(ti) 有的是村集體(ti) ,有的是個(ge) 人,一些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辦學經費不足、管理跟不上。此外,一些鄉(xiang) 鎮財力吃緊,對幼兒(er) 園投入不足,導致辦園水平上不去。”
看準症結,精準施策。2012年8月,芮城縣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學前教育管理的意見》,從(cong) 改革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辦園體(ti) 製入手,通過接管、並購等方式,探索實施由縣直幼兒(er) 園在鄉(xiang) 村辦分園、全麵管理鄉(xiang) 村薄弱園的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模式。
按照每個(ge) 縣直園托管1至2個(ge) 鄉(xiang) 鎮幼兒(er) 園、3至5個(ge) 農(nong) 村幼兒(er) 園的要求,芮城縣5所縣直園迄今共一體(ti) 化管理了8個(ge) 鄉(xiang) 鎮的20所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學生人數由接管時的863人增加到現在的1508人。
申雅芬是大王鎮公務員,家在運城市區,她選擇把孩子送到鎮上的芮城縣幼兒(er) 北園大王中心幼兒(er) 園上學,“論硬件設施、教學水平,這兒(er) 不比市裏差。”
走進大王中心幼兒(er) 園,教學樓大廳中央,擺放著孩子們(men) 用廢舊塑料管搭建起的迷宮。教室裏,擺放著嶄新的課桌、座椅,還設置了圖書(shu) 區、積木區,放置了不少幼兒(er) 繪本、遊戲道具。
“在硬件條件、教學水平、教師隊伍管理等方麵,縣直園按照一體(ti) 化標準對鄉(xiang) 村分園實施管理。”李俊麗(li) 介紹,縣直園園長兼任鄉(xiang) 村分園園長,同時從(cong) 縣直園選派管理經驗豐(feng) 富、業(ye) 務能力過硬的教師擔任分園執行園長,並要求在鄉(xiang) 村分園工作3年以上。
補短板
縣直園與(yu) 鄉(xiang) 村分園資金一體(ti) 投入、財務一體(ti) 管理、教師統一調配,提升硬件,規範管理
園內(nei) 電線淩亂(luan) ,路是尚未硬化的灰土路,教室牆麵掉灰、門窗破損……
2012年8月,初到位於(yu) 西陌鎮板橋村的芮城縣幼兒(er) 北園西陌中心園擔任執行園長,焦水心頗為(wei) 失望,“這片租用村裏場地的幼兒(er) 園園區,還拖欠著幾個(ge) 月租金。”
隨後幾個(ge) 月,焦水心從(cong) 鑽研教學的縣幼兒(er) 北園教師轉型為(wei) 全能型園長:聯係施工隊修葺、改建教室,聯係相關(guan) 部門做好電力檢修、園內(nei) 路麵硬化等。
建設資金從(cong) 哪來?芮城縣幼兒(er) 北園園長尚豔霞介紹,日常夥(huo) 食和購買(mai) 遊戲道具、圖書(shu) 等開支由縣直園統一投入,教室修建等基礎設施配套由縣財政撥付教育建設項目專(zhuan) 項經費。財務管理上,農(nong) 村分園所收費用全部納入縣直園賬戶。
2012年底,西陌中心園麵貌一新。整修後的教室配備了全新的多媒體(ti) 教學一體(ti) 機和各類兒(er) 童圖書(shu) 、繪本。園內(nei) ,路麵得到硬化平整,因地製宜設置了不同的遊戲分區。“縣直園與(yu) 農(nong) 村分園資金一體(ti) 投入、財務一體(ti) 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nong) 村幼兒(er) 園先前投入跟不上的狀況。”焦水心說,“2012年以來,縣財政和縣幼兒(er) 北園先後為(wei) 我們(men) 投入專(zhuan) 項資金120餘(yu) 萬(wan) 元,讓西陌中心園的辦園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既強硬件,也優(you) 管理。到任不久,焦水心就經曆了一場虛驚:一天放學後,一名家長來接孩子,被老師告知孩子已被他的姑姑接走了。聯係孩子姑姑,結果電話無人接聽、家裏又沒人。老師和家長急得滿村找,直到晚上9點多孩子的姑姑打來電話,說正帶著孩子在縣城玩。
針對接送製度的不規範,焦水心參照縣幼兒(er) 北園,建立了“接送卡”和“登記+電話確認”的接送製度:父母接孩子須持貼有自己和孩子照片、留有孩子信息的接送卡,其他親(qin) 戚、朋友臨(lin) 時來接,須做好登記並現場和孩子家長打電話確認。
焦水心還發現,個(ge) 別教師上完課後不時無故離園,有的臨(lin) 時有事就提前下課,找其他人代管。為(wei) 此,她製定了“中途離園”管理辦法,嚴(yan) 格請假報告製度;健全“考評打分”機製,結合教職工日常表現、到崗教學情況等實施績效考核。“借鑒縣直園的相關(guan) 管理辦法,我們(men) 陸續製定了安全管理、崗位職責、績效考核等12個(ge) 類別的製度規範。”焦水心說。
從(cong) 2012年擔任執行園長,到去年底退休離任,焦水心在西陌中心園工作了近10年,規範管理一直是她的工作重心所在。
“按要求,縣直園對城鄉(xiang) 教師實施統一調配管理。除規定執行園長派駐鄉(xiang) 村分園工作時間不少於(yu) 3年外,還規定縣直園普通教師到鄉(xiang) 村分園工作不少於(yu) 1年。教師隊伍的穩定,保證了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管理教學水平持續提升。”去年底接任西陌中心園執行園長的李海燕說,“接過接力棒,我們(men) 將持續做強硬件、從(cong) 嚴(yan) 管理。”
芮城縣教育局黨(dang) 組成員肖建宏介紹,2012年以來,縣直幼兒(er) 園累計向一體(ti) 化管理的鄉(xiang) 村分園派出執行園長、教師共280餘(yu) 人次。
改教學
推行遊戲化教學,城鄉(xiang) 課程模式、教研活動、幼兒(er) 評價(jia) 方式等基本一致,提升鄉(xiang) 村幼兒(er) 園保教質量
過去,西陌中心園教師陳銀朋主要教孩子們(men) 識字、背古詩、唱兒(er) 歌。現在,她主要教孩子們(men) 玩耍。
玩耍還用教?走進孩子們(men) 的課堂,記者一探遊戲教學的究竟。
在幼兒(er) 園教室外的“沙水區”,一片約20平方米的區域內(nei) ,填滿約30厘米厚的沙土,踩上去軟軟的。小朋友們(men) 手拿鐵鏟,三五結伴玩挖沙遊戲。有的想用沙土蓋城堡,有的想挖迷宮,6歲的小朋友可可想法獨特:“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大禹渡,看到了好長好長的黃河,我今天也要挖一條‘黃河’!”
“你自己挖嗎?那得挖到什麽(me) 時候?”見可可有些靦腆,陳銀朋在一旁引導,“是不是需要叫上幾個(ge) 小夥(huo) 伴?”
可可又叫來3個(ge) 小夥(huo) 伴,很快挖出一條兩(liang) 米多長的蜿蜒“河道”,並在“河道”邊畫上了“農(nong) 田”,用沙土壘起了“房屋”。接著,小“男子漢”軒軒、貝貝拎著水桶到旁邊的水龍頭接水,來回跑了好幾趟,胸前的衣服濕了,“河道”裏還是沒多少水。
“遇到困難要多想辦法,咱們(men) 看一下周邊,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聽了陳銀朋的話,軒軒、貝貝沿著沙土區轉了一圈,發現水龍頭下方的櫃子裏有一根長長的軟管,便把軟管連上水龍頭,河道內(nei) 的“黃河水”隨即嘩啦啦流動起來。
“肯動腦筋,還獨立解決(jue) 了問題,真棒!”陳銀朋給軒軒、貝貝送去鼓勵的掌聲。兩(liang) 個(ge) 小朋友信心倍增,“明天我們(men) 還要挖一個(ge) 黃河的‘幾’字彎。”
“遊戲化教學,就是通過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培養(yang) 孩子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陳銀朋說,“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上課說教,我們(men) 在陪伴孩子參與(yu) 遊戲的過程中,觀察、記錄他們(men) 的表現,分析他們(men) 的心理活動、性格特征,並在情境教學中幫助他們(men) 獨立思考、解決(jue) 問題,開展性格塑造。”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指出:“堅持以遊戲為(wei) 基本活動,珍視幼兒(er) 遊戲活動的獨特價(jia) 值,保護幼兒(er) 的好奇心和學習(xi) 興(xing) 趣,尊重個(ge) 體(ti) 差異,鼓勵支持幼兒(er) 通過親(qin) 近自然、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qin) 身體(ti) 驗等方式學習(xi) 探索,促進幼兒(er) 快樂(le) 健康成長。”
遊戲化教學,促進幼兒(er) 快樂(le) 健康成長,陳銀朋是從(cong) 縣直園學習(xi) 借鑒來的。“參照縣直園的上課作息時間安排,我們(men) 保證孩子們(men) 每天兩(liang) 小時戶外遊戲活動、1至1.5小時室內(nei) 遊戲活動,改變過去農(nong) 村幼兒(er) 園以上課為(wei) 主的教學安排。”李海燕介紹,近年來芮城縣實施“以遊戲為(wei) 基本活動”的教學改革,在學前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模式下,縣直幼兒(er) 園示範指導,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同步推進。
對如何開展遊戲化教學,陳銀朋坦言,起初自己心裏沒底。除本園教研活動外,她和同事會(hui) 定期參加縣幼兒(er) 北園組織的教研活動,探討交流保教實踐中的問題。一次參加縣幼兒(er) 北園開展的幼兒(er) 園大班滾筒遊戲教學研討,讓陳銀朋印象深刻。
在教學視頻中,孩子們(men) 三五成群被帶到滾筒活動區,那裏擺放著十幾個(ge) 直徑約50厘米的滾筒。從(cong) 趴在滾筒上,到慢慢蹲在上麵,再到站在上麵並開始慢慢挪動,遊戲設計目標循序漸進。有的膽大的孩子直接站上去走,差點兒(er) 摔了跤,有的孩子則蹲在滾筒上麵露難色,遲遲不敢動。老師站在一旁因人施教,或提醒他們(men) 一步一步來,或鼓勵他們(men) 勇敢麵對、克服困難。
“遊戲教學不是完全放任孩子們(men) 玩兒(er) ,也不是高度控製。教師要認真觀察,在孩子們(men) 可能遇到困難、遊戲停滯,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及時介入。”陳銀朋說,通過一次次研討,大家逐漸加深了認識。
“每月下旬,我們(men) 都會(hui) 圍繞特定主題、課程設置,同一體(ti) 化管理的5個(ge)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教師一起開展教研活動。”尚豔霞說,縣裏還和省內(nei) 外師範院校合作,由對方派專(zhuan) 家定期到縣直園和鄉(xiang) 村幼兒(er) 園開展教學指導、研討交流。
對孩子的評價(jia) 方式也在改變。“過去教孩子拚音識字、背古詩,對幼兒(er) 園大班的孩子還會(hui) 出卷考試,存在‘小學化’教學傾(qing) 向;現在我們(men) 參照縣直園的教學評價(jia) 方式,更側(ce) 重在情境教學中培養(yang) 考察孩子們(men) 的獨立思考、解決(jue) 問題等能力。”李海燕說,“比如我們(men) 也會(hui) 教拚音,但更多是引導孩子們(men) 製作字母形狀的手工作品,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幫助他們(men) 輕鬆記住這個(ge) 字母。”
芮城縣副縣長武銳曉介紹,近年來,按照學前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園要求,芮城縣推行城鄉(xiang) 課程模式基本一致、上課作息時間基本一致、教研活動基本一致、幼兒(er) 評價(jia) 方式基本一致、每周食譜基本一致的“五個(ge) 基本一致”,推動城鄉(xiang) 保教一體(ti) 管理,提升鄉(xiang) 村幼兒(er) 園保教質量。
“開飯啦,開飯啦!”到了午飯時間,小朋友們(men) 在陳銀朋帶領下來到幼兒(er) 園食堂,軒軒、貝貝端起碗向記者展示,“肉絲(si) 鹵麵、紫菜蛋花湯,還有小方饃、牛角包,都是我們(men) 愛吃的。”在食堂牆麵上,張貼著每周餐食菜譜。陳銀朋說:“參照縣直園的餐食菜譜,我們(men) 每餐葷素搭配,營養(yang) 均衡,讓孩子們(men) 都能吃好。”
聚合力
持續開展家長入園體(ti) 驗、親(qin) 子互動等活動,多措並舉(ju) 穩定教師隊伍,推動形成多方共建合力
“每天大部分時間做遊戲,孩子上小學跟不上怎麽(me) 辦?”孩子皮皮在芮城縣幼兒(er) 北園大王中心幼兒(er) 園就讀,了解到孩子每天的課程後,大王鎮居民謝晉起初有些不理解。
一次親(qin) 子互動進校園活動,讓謝晉轉變了觀念:走進大王中心幼兒(er) 園,隻見廢棄啤酒瓶被倒立砌進園內(nei) 小路,頗具藝術美;路邊,印有“化肥”字樣的包裝袋裏塞進棉布,成為(wei) 孩子們(men) 玩戶外遊戲時疊放的沙包;教學樓樓道內(nei) ,一筐筐玉米棒在孩子們(men) 的創作下,變成了各式手工藝品。幼兒(er) 園周邊的蘋果園、水果冷庫、農(nong) 業(ye) 種植園也成為(wei) 孩子們(men) 的課堂,他們(men) 每個(ge) 月都會(hui) 在這裏開展戶外實踐活動。
“一體(ti) 化管理不是‘一刀切’,我們(men) 充分利用鄉(xiang) 土資源,因地製宜設置課程、扮靚環境,形成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的教學特色。”大王中心幼兒(er) 園執行園長李紅豔說。
親(qin) 子互動課上,皮皮的表現也讓謝晉驚喜。皮皮和爸爸合作做手工作品,他主動提出要做“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用硬紙板折疊成火箭發射底座,用塑料飲料瓶做箭身,用硬紙卷成筒狀做助推器。
謝晉邊打下手,邊聽皮皮講他腦海中的太空。手工作品做成後,皮皮還拿出水彩筆,在白色硬紙板上畫下天宮空間站的圖畫,它是展現在手工作品後麵的“背景牆”。“我將來也要當宇航員!”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展示作品時,皮皮說出自己的夢想。
“雖然沒學多少小學課程,但孩子的好奇心、學習(xi) 興(xing) 趣更強,動手能力等得到了鍛煉。”謝晉說。
“這些年,參照借鑒縣直園經驗,我們(men) 在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持續開展家長入園體(ti) 驗、親(qin) 子互動等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xi) 特點。”芮城縣教育局局長焦龍生說,“通過活動開展,增進了家長對幼兒(er) 園教學、管理模式的認同,為(wei) 孩子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推動形成幼兒(er) 園、家庭、社會(hui) 多方共建的農(nong) 村學前教育生態圈。”
多方共建,教師隊伍更趨穩定。“在村裏工作離家遠了些,縣裏撥付了專(zhuan) 項經費,我們(men) 每個(ge) 月能領到交通補貼,績效工資比在縣直園工作時要高。”李海燕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要求“各地要及時補充公辦園教職工”。芮城縣幼兒(er) 北園西陌中心園教師楊丹2019年8月入職,當年就通過了縣裏組織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教師招聘考試,成為(wei) 一名在編的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教師,“近些年,每年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縣裏都會(hui) 為(wei) 縣直園和我們(men)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教師設置編製、崗位。”楊丹說。
焦龍生介紹,近年來,芮城縣為(wei) 在鄉(xiang) 村幼兒(er) 園工作的縣直園教師撥付專(zhuan) 項交通補貼;明確要求各縣直園在工資待遇等方麵向鄉(xiang) 村園教師傾(qing) 斜;建立教師入編常態化機製,2014年以來共入編189名幼兒(er) 園教師,其中55人為(wei) 鄉(xiang) 村幼兒(er) 園教師。
讓焦龍生欣慰的是,“很多農(nong) 村家長的學前教育理念轉變了,不再反對幼兒(er) 園開展遊戲課程,而且積極響應支持幼兒(er) 園收集廢舊輪胎、紙箱、瓶罐等遊戲材料,為(wei) 孩子製作玩具,支持孩子在家、在園開展遊戲活動。”
本報記者 喬(qiao) 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