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機會、生活成本……選擇未來發展城市 年輕人看重啥
選擇未來發展城市,年輕人更看重啥
近日,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縣域試點名單正式公布,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從(cong) 理念層麵到實踐層麵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引發青年的廣泛關(guan) 注和熱議。選擇未來發展城市,青年看重哪些方麵?
在中國青年報社出品的新一期《參數》節目中,幾名青年描繪了他們(men) 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並對青年發展型城市充滿期待,渴望與(yu) 城市來一場雙向奔赴。
青年選擇城市最看重什麽(me)
23歲的穀鑫在大學畢業(ye) 後便從(cong) 遼寧來到南京工作。在他看來,南京是一座文化底蘊很濃厚的城市,依舊保留著不少民國時代的建築,而且有很多自然景區,景色優(you) 美。最重要的是周圍年輕人很多,能夠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在這裏工作生活,總體(ti) 來說很快樂(le) ”。
“高中畢業(ye) 後,我從(cong) 長春來到北京讀大學,之後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讀研。研究生畢業(ye) 後先後在佛山、重慶、煙台等地工作,也曾經去過杭州、南京、廈門、成都、西安等城市旅遊。對於(yu) 長居城市的選擇,我堅信安居才能樂(le) 業(ye) 。”如今在一家教育機構工作的付堯說。她覺得,生活的幸福感十分重要,“在一個(ge) 城市紮根需要多方麵考量,不能因租房、買(mai) 房等問題丟(diu) 掉幸福感”。
就讀於(yu) 新疆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的研二學生崔湘晗明年畢業(ye) ,麵臨(lin) 著將來去哪座城市發展的問題。崔湘晗坦言,自己雖然一直在規劃未來的方向,但對於(yu) 城市的選擇,還沒有明確的目標,“我首先考慮的是就業(ye) 機會(hui) ,希望能去一些傳(chuan) 媒行業(ye) 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找一份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工作。目前我也了解到不少城市出台了針對青年的友好政策,如就業(ye) 補貼、住房補貼、社保補貼等。如果能很好地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我未來會(hui) 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這些城市”。
穀鑫也表示自己在選擇城市上,主要考慮的是能否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在解決(jue) 就業(ye) 的基礎上,如果能有更好的人才引進政策和福利,比如住房保障等,解決(jue) 青年的後顧之憂,對年輕人就會(hui) 更有吸引力”。
在選擇未來發展城市時,青年最看重什麽(me)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的數據顯示,就業(ye) 機會(hui) 最受重視,71.7%的受訪青年選擇了此項,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成本(60.8%)。其他還有:教育政策(44.3%)、落戶政策(42.8%)、產(chan) 業(ye) 發展(41.7%)、經濟水平(39.8%)、公共服務(32.0%)等。
青年發展型城市能為(wei) 青年帶來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要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能為(wei) 青年帶來什麽(me)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郭元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原因有三:一是推動以人為(wei) 核心的城鎮化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持續走高,但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就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將城市建設與(yu) 青年發展有機結合。二是城市應對人口規模及結構深刻變化的主動選擇。從(cong) 七普數據看,我國青年人口規模與(yu) 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在現實背景下,城市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三是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實落地的工作要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就是為(wei) 了更好地縱深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落地,目的就是通過這項具體(ti) 工作讓“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在城市落地開花。“說到底,青年發展型城市就是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
付堯最近也關(guan) 注到了《關(guan) 於(yu) 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她表示裏麵有一條關(guan) 於(yu) 教育環境的意見讓她印象深刻,“如果想在一個(ge) 城市紮根,就一定會(hui) 考慮到未來結婚生子及孩子教育等問題,所以配套的教育保障十分重要。同時,也希望城市能對年輕人拿出誠意來,比如友好的落戶政策、合理的生活補貼等,讓青年能更安心”。
如何實現青年和城市的雙向奔赴
在崔湘晗看來,城市的環境很重要,“如果環境好,會(hui) 讓人生活得更舒服,也能很大程度提升生活幸福感”。另外,崔湘晗希望城市能搭建起麵向年輕人的社群,拓展青年的社交圈,減少青年在陌生城市生活的孤獨感。
穀鑫覺得,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十分重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要建設更多休閑活動場所,讓青年在工作之餘(yu) 有地方放鬆身心。在公共服務方麵,要搭建一站式服務平台,簡化辦理流程、降低時間成本等,從(cong) 多個(ge) 方麵提升青年的幸福感。
“當然,如果一個(ge) 城市能將自身特色融入到城市的每個(ge) 細胞中,就更能讓人眼前一亮。”付堯覺得蘇州在這方麵就讓人印象深刻。蘇州有著豐(feng) 厚的文化底蘊,在城市建設中,充分保留和利用了文化底蘊,“讓人既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文化氣息,又能體(ti) 驗到城市的現代化,更能增強青年的認同感”。
郭元凱認為(wei) ,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一是要讓青年更有政策的獲得感。黨(dang) 政部門要進一步樹立“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把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擺在城市整體(ti) 規劃中去謀篇布局。二是讓青年更有個(ge) 體(ti) 的參與(yu) 感。通過平台建設發揮好青年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青年在城市舞台中貢獻青春力量,實現青年在城市治理中的主動參與(yu) 。三是讓青年更具人生的幸福感。要積極關(guan) 注並回應影響青年幸福感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青年在城市的舒適性體(ti) 驗,減少“過客”心態,提高心理融入。“讓青年真正感受到他們(men) 是城市的主人”。
崔湘晗覺得,如果一座城市能帶給青年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那青年自然也更願意在城市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與(yu) 這座城市共同成長和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偉(wei) 徐丹陽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08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