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不忘初心 共進書寫精彩
老百姓大藥房:
聚焦全民健康 做惠民利民事
成立21年來,老百姓大藥房以“全民健康托起全麵小康”為(wei) 使命,深耕行業(ye) 、健康向善,把愛心融入健康服務。在統戰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社會(hui) 慈善等國家戰略行動中,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貢獻力量。
2021年12月17日,各民主黨(dang) 派、工商聯、無黨(dang) 派人士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老百姓大藥房獲先進集體(ti) 表彰。
老百姓大藥房在行業(ye) 內(nei) 第一個(ge) 開通24小時夜間售藥門店,解決(jue) 顧客深夜急需用藥的困難。通過數字化手段為(wei) 廣大慢病患者提供一對一的精準化健康管理服務,為(wei) 慢病患者累計建檔800多萬(wan) 人次、累計服務自測近3000萬(wan) 人次、線上線下患教9000餘(yu) 場次。
在企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老百姓大藥房在扶貧助學、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累計捐贈80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並成立公益組織“老百姓愛心匯”,成為(wei) 目前國內(nei) 第一個(ge) 自發投入人力、物力宣傳(chuan) 造血幹細胞知識的藥品零售企業(ye)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時,在湖南省委統戰部和湖南省工商聯的指導下,老百姓大藥房聯合省內(nei) 數十家知名醫藥企業(ye) ,向社會(hui) 發出“保障供應、絕不漲價(jia) ”的承諾。2022年初,西安等地暴發疫情,老百姓大藥房再次聯合諸多愛心藥企,籌集2300萬(wan) 元防疫物資馳援抗疫一線。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醫藥零售企業(ye) 大有可為(wei) 。老百姓大藥房通過實施“農(nong) 村創業(ye) 帶頭人培育行動”,加強農(nong) 民就業(ye) 技能培訓,吸納農(nong) 民在家門口上班,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貢獻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加盟門店2000多家,為(wei) 社會(hui) 解決(jue) 鄉(xiang) 鎮縣域就業(ye) 崗位6000餘(yu) 個(ge) 。全集團為(wei) 社會(hui) 提供30000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其中安置下崗職工5000餘(yu) 名。
老百姓大藥房在陝西、懷化等地開發有中藥材種植基地,並聯合上遊供貨企業(ye) ,與(yu) 中藥材種植基地建立長期合作關(guan) 係,拉動各地中藥材種植業(ye) 銷售1億(yi) 多元,帶動農(nong) 村種植經濟發展,促進當地農(nong) 民脫貧增收;與(yu) 對口扶貧點寧鄉(xiang) 青山橋鎮竹峰村就黃精藥材種植、開發、銷售等建立產(chan) 業(ye) 合作;攜手雲(yun) 南藥企,建立無量藥穀萬(wan) 畝(mu) 生態茶基地、苦蕎基地,上萬(wan) 餅無量藥穀生態茶走出大山。
馮(feng) 江華:堅持自主創新
助中國高鐵跑出“加速度”
33年前,從(cong) 浙江大學電機係碩士畢業(ye) 的馮(feng) 江華,放棄留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hui) ,來到湖南株洲,進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一頭紮進軌道交通領域,逐漸成長為(wei) 該公司管理及技術骨幹,長期擔任總工程師一職。
牽引傳(chuan) 動係統被稱為(wei) 電力機車的“心髒”和“大腦”。馮(feng) 江華從(cong) 零起步,帶領團隊率先攻克第一代高速列車關(guan) 鍵技術,確立自主異步牽引控製技術模式,成果達到國外同期先進水平,產(chan) 品裝備於(yu) 中國第一代高速列車“中華之星”。
由他擔綱主持“複興(xing) 號”高速牽引與(yu) 控製係統關(guan) 鍵技術的攻關(guan) ,取得係列重大成果突破,構建和形成了中國高鐵關(guan) 鍵技術的創新生態和創新能力,創新成果實現規模化應用並出口到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累計創造產(chan) 值超過200億(yi) 元。
馮(feng) 江華瞄準永磁傳(chuan) 動這一前沿技術,率先在國內(nei) 開展該領域理論研究和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攻克多項業(ye) 界前沿難題。在2019年1月舉(ju) 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上,由他主持完成的“軌道交通永磁牽引係統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這一成果被視為(wei) 開啟了中國3.0版高鐵時代,已裝備時速350千米和時速400千米(世界最高時速)的永磁高速列車,並應用於(yu) 地鐵列車、電動汽車、船舶電驅等領域。
“黨(dang) 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中車株洲所目前有黨(dang) 外知識分子超過3800人,占公司科技人才總數的60%。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中車株洲所黨(dang) 委支持成立了以無黨(dang) 派代表人士馮(feng) 江華命名的統戰工作平台——馮(feng) 江華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以來,馮(feng) 江華帶領團隊依托先進軌道交通專(zhuan) 項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推進軌道交通係統安全保障、軌道交通高效變流裝置等項目實施,研發一批引領行業(ye) 發展方向的重大前沿技術。
2021年12月17日,各民主黨(dang) 派、工商聯、無黨(dang) 派人士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馮(feng) 江華獲先進個(ge) 人表彰。
王填: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以實際行動彰顯民企擔當
從(cong) “萬(wan) 企幫萬(wan) 村”到“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民營企業(ye) 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
2017年,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光彩事業(ye) 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推動下,該集團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投資3000萬(wan) 元建成十八洞山泉水廠,並探索出“50+1”的村企合作模式,即企業(ye) 每年給村集體(ti) 經濟分紅(保底)50萬(wan) 元,銷售每瓶水捐獻1分錢建立十八洞村幫扶基金。
截至2021年底,十八洞村獲得260餘(yu) 萬(wan) 元的分紅,為(wei) 村裏60餘(yu) 人提供就業(ye) 崗位。
在落實“萬(wan) 企幫萬(wan) 村”行動中,步步高集團因地製宜量身定製“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項目,先後投入超1億(yi) 元建設了十八洞山泉水廠、邵陽縣塘代村紅薯粉廠、花垣縣岩鑼村苗家貢米廠和張家界巧克力柑橘片加工廠,四個(ge) 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直接或間接解決(jue) 就業(ye) 1500餘(yu) 人。
通過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項目把資本、技術、人才、管理、數據等生產(chan) 要素注入農(nong) 村,助力提升現代化水平,讓當地成為(wei) 村民安居樂(le) 業(ye) 的家園。“在國家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背景下,我們(men) 廣大民企要‘上山下鄉(xiang) ’,通過村企合作,為(wei) 全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貢獻自己的力量。”王填說。
2021年,王填帶領集團繼續深耕用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點石計劃”,進一步做強特色產(chan) 品,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各地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稟賦,全力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最後一公裏”,做大做強品牌影響,實現區域產(chan) 品價(jia) 值提升和農(nong) 民增收。
步步高集團以400多家超市為(wei) 後盾,讓偏遠山區農(nong) 產(chan) 品“種得下,運得出,賣得掉”。截至2022年4月,步步高集團共建立直采基地90個(ge) 。
目前,入駐步步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優(you) 質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區的企業(ye) 達34家,展示品類達180多種,涉及本地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加工製品等40多個(ge) 類別。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我們(men) 責無旁貸。”王填介紹,步步高集團已和全省24個(ge) 行政村達成深度合作,通過農(nong) 副產(chan) 品深加工幫助帶動周邊地區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
劉習(xi) 明:醫者仁心
近40載堅守締造生命
20世紀70年代,中國還沒有不孕不育學科,更找不到一家可以治療不孕症的專(zhuan) 科醫院。中國民主促進會(hui) 會(hui) 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湖南省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聯合會(hui) 副監事長劉習(xi) 明在行醫過程中,耳聞目睹了不少夫婦因為(wei) 不能生育小孩而鬧得家庭破裂的事情。
“一個(ge) 孩子是一個(ge) 家庭的希望,千萬(wan) 個(ge)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從(cong) 1983年開始,他專(zhuan) 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療,並於(yu) 1995年創辦了湖南省第一家治療不孕症的專(zhuan) 科醫院。
劉習(xi) 明在采取傳(chuan) 統中醫中藥治療的同時,引進宮腔鏡下可視插管、COOK導絲(si) 介入、宮/腹腔鏡聯合術,結合針灸療法、穴位注射,中西合璧,男女同治,這種治療模式受到廣大患者肯定,長沙生殖醫學醫院因此在不孕症治療領域獨樹一幟。
27年來,醫院已為(wei) 近4萬(wan) 個(ge) 不孕症家庭實現生兒(er) 育女夢,並一直保持著零投訴、零事故的記錄。劉習(xi) 明還為(wei) 特殊困難家庭的患者設立了一項減免醫藥費的製度。醫院近5年為(wei) 弱勢患者減免治療費用達1000餘(yu) 萬(wan) 元。
劉習(xi) 明也不忘用愛心回饋社會(hui) 。他在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設立“劉習(xi) 明獎學金”;參加湖南省委統戰部“一家一”助學就業(ye) ·同心溫暖工程,連續10年捐款180萬(wan) 元舉(ju) 辦11個(ge) 職業(ye) 技術培訓班,為(wei) 貧困地區培養(yang) 技術人才;為(wei) 武陵山區等省內(nei) 90個(ge) 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捐款。
他帶領醫院學雷鋒誌願服務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開展義(yi) 診活動70餘(yu) 次。“全國最美誌願者劉習(xi) 明免費體(ti) 檢車”公益項目,深入湖南偏遠山區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免費健康體(ti) 檢、婦女防癌篩查等服務。
為(wei) 弘揚湖湘文化、傳(chuan) 承湘女精神,劉習(xi) 明攜手國內(nei) 著名設計、雕塑、辭賦大師,投入5100萬(wan) 元將26畝(mu) 商住用地建設成為(wei) 供市民遊覽休閑的公益性文化廣場——湘女廣場。
劉習(xi) 明每天6點半起床,奔忙在行醫路上、調研路上、公益路上。“恪盡職守、誠實守信,盡心盡力服務群眾(zhong) ,這是我一輩子不變的追求。”
鄧述東(dong) :從(cong) “一畝(mu) 田脫貧”
到“深耕一畝(mu) 田”
辦公室、農(nong) 戶家、試驗田“三點一線”,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湖南省湘潭縣射埠鎮科協主席、中國農(nong) 工民主黨(dang) 湘潭市委委員鄧述東(dong) 的生活常態。一雙雨靴、一頂草帽成了他的標配,幾十年如一日走在田間地頭,致力於(yu) 農(nong) 技推廣、助農(nong) 增收。
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鄧述東(dong) 發揮自身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克服無團隊、無資金、無設施等多重困難,經過反複試驗,研究對比1000多個(ge) 試驗數據,2017年在全國首創“一畝(mu) 田脫貧”模式。
何為(wei) “一畝(mu) 田脫貧”?他介紹,就是采取包技術、包服務、包回收、包銷售、包利潤的“五包”機製,帶領貧困戶種植優(you) 質特色水稻,秋收後利用稻草做營養(yang) 料,露天培育食用菌赤鬆茸。每戶貧困戶隻要種植一畝(mu) 田的“水稻+鬆茸”,純收入可達1萬(wan) 元左右,可使一戶2至3人的貧困家庭穩定脫貧。
“采取這種辦法培育一畝(mu) 田的赤鬆茸,可以消化約20畝(mu) 稻草,既解決(jue) 了露天焚燒稻草的環保問題,又能提高耕地肥力,一舉(ju) 多得。”他說,該模式在湘潭市23個(ge) 鄉(xiang) 鎮60多個(ge) 村得到推廣,畝(mu) 產(chan) 值1到2萬(wan) 元不等。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推進,鄧述東(dong) 又開始打造“一畝(mu) 田脫貧”模式升級版——“深耕一畝(mu) 田”。2021年年初,鄧述東(dong) 團隊與(yu) 企業(ye) 合作,在湘潭縣梅林橋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流轉耕地1100餘(yu) 畝(mu) (包含部分魚塘、荷塘),引進廣東(dong) 一家澳洲青蝦繁育企業(ye) ,采取“蓮+蝦”“稻+蝦”、水塘“魚+蝦”等模式進行試驗養(yang) 殖,蝦苗成活率接近100%,成長速度達到預期目標。
在團隊共同努力下,鄧述東(dong) 的農(nong) 業(ye) 科技產(chan) 品孵化園已孵化出澳洲青蝦綜合種養(yang) 、蘆葦菇稻草種植、膠狀鱗傘(san) 不同環境種植、竹蓀的林下種植等多個(ge) 新產(chan) 品,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了新的抓手。
“項目采用簡易栽培方法,可有效節省60%的勞動成本,通過循環套種、交替種植的模式,最大限度提高一畝(mu) 田的時間效率和空間效率。”鄧述東(dong) 說,下一步將進行推廣種植,“讓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本報記者 白祖偕 劉曼/文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