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團貸款為何成香餑餑
王寶會(hui)
近日,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籌組今年第一期6.8億(yi) 元銀團貸款,多家銀行增額參團,引發金融市場關(guan) 注。銀團貸款通常是指由獲準經營貸款業(ye) 務的多家銀行采用同一貸款協議,向借款人發放的並由同一家代理行管理的貸款。通過銀團貸款,企業(ye) 能在較短時間內(nei) 籌措較大金額的資金,減少籌資事務,降低風險。通過銀團貸款的授信,也能擴大企業(ye) 影響,進一步增強企業(ye) 的籌資能力。
今年上半年以來,銀團貸款成為(wei) 消費金融公司融資的香餑餑。比如,海爾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以銀團貸款形式融到資金,且多家融資額度超過5億(yi) 元。截至目前,消費金融行業(ye) 已有超10家消費金融公司通過銀團貸款渠道募集到資金。
由於(yu) 消費金融公司不是銀行機構,無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隻能通過融資方式補血。目前來看,消費金融公司主要采用股權融資和債(zhai) 權融資。
就股權融資而言,其主要有增資擴股和其他方式。增資擴股雖然是突破規模瓶頸的辦法之一,但受限於(yu) 股東(dong) 決(jue) 策效率和監管機構批準,具有一定局限性。這種過度依賴股東(dong) 支持的方式無益於(yu) 公司長期持續發展。因此,不得不考慮向外部借力融資就成為(wei) 重要的渠道之一。
此時,消費金融公司會(hui) 把目光聚焦在同業(ye) 拆借、資產(chan) 證券化(ABS)、金融債(zhai) 、銀團貸款等債(zhai) 權融資方式上。一般而言,同業(ye) 拆借市場、資產(chan) 證券化和金融債(zhai) 對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chan) 質量、連續盈利、信用評級等方麵有嚴(yan) 格的準入門檻和額度限製,貸款流程較為(wei) 複雜。由於(yu) 銀團貸款的準入門檻較低,在花費借款人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前提下,不僅(jin) 貸款手續方便、期限長,而且能根據借款人需要,提供多用途、多機構、多幣種的貸款項目。相對其他募資渠道,就不難理解銀團貸款熱度為(wei) 何持續上升了。
近年來,在金融市場競爭(zheng) 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國內(nei) 消費金融公司密集增資背後更是品牌力的角逐。從(cong) 行業(ye) 融資趨勢來看,頭部機構立足規模優(you) 勢,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格局;中尾部機構為(wei) 了保存實力,不斷推進資產(chan) 轉型升級。總的來看,銀團貸款在消費金融公司強身健體(ti) 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融資的成功也向市場釋放兩(liang) 個(ge) 有力信號:一方麵有利於(yu) 借款人樹立良好的行業(ye) 市場形象,從(cong) 而形成品牌溢價(jia) 效應。另一方麵彰顯銀團成員認可借款人資產(chan) 實力和經營狀況,為(wei) 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與(yu) 其他銀行常態化合作打下基礎。
盡管銀團貸款能為(wei) 其帶來中長期低成本資金,但對消費金融公司長遠發展而言,僅(jin) 滿足於(yu) 融資壯大資產(chan) 規模遠遠不夠,若想在消費金融賽道當好一名長跑運動員,自身的場景布局、用戶黏性等能力也決(jue) 定著跑者的耐力大小。同時,要落實好監管部門監管評級要求,做好公司治理與(yu) 內(nei) 控、資本管理等領域的風險防控,發揮消費金融促消費、擴內(nei) 需的應盡之責。此外,有關(guan) 部門應多措並舉(ju) 探索更多融資渠道。比如,推動符合許可條件的消費金融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zhai) ,不斷優(you) 化資本結構,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穩健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