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學院:“微光”團隊駐村“繪夢”的20天
中新網運城7月14日電 題:山西運城學院:“微光”團隊駐村“繪夢”的20天
中新網記者 陸祁國
又是一次挑燈夜戰,賈耀程忙著審核學生們(men) 粗剪的紀錄片《我愛這土地》。“再修改幾次,就可以精剪了。”
賈耀程係山西運城學院美術與(yu) 工藝設計係教師。今年暑期,他帶領該學院“微光繪夢”團隊9名學生走進永濟市韓陽鎮,用鏡頭定格棲岩村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曆程。
20天的時間裏,這些來自城裏的教師、學生,克服了天氣炎熱及住宿、飲食、交通等方麵的諸多不便,把“繪夢”故事留在了棲岩村。
運城學院“微光繪夢”團隊成立於(yu) 2018年。每逢暑期,他們(men) 都會(hui) 根據校團委組織,奔赴農(nong) 村開展“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今年,他們(men) 的實踐“作業(ye) ”是拍攝紀錄片《我愛這土地》,記錄永濟市韓陽鎮棲岩村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
組建9人團隊時,賈耀程特意挑選了2名“有經驗”的學生。其中,隊長由第3次參加“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學生趙佩皎擔任,書(shu) 記由第2次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王怡倩擔任。“農(nong) 村生活與(yu) 城市生活不同,選擇有經驗的學生輔助帶隊,有助於(yu) 大家更快適應農(nong) 村生活。”
出發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賈耀程做得很細。他提醒學生帶上蚊香、花露水,穿長褲、運動鞋,每人再帶一件外套。
“剛開始不懂賈老師的用意,去了村裏才知道,驅蚊離不了蚊香和花露水,穿長褲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還能防止田間地頭拍攝期間被異物劃傷(shang) ,穿運動鞋有助於(yu) 長距離徒步。”學生朱振鋒說。
6月21日,“微光繪夢”團隊正式進駐永濟市棲岩村。臨(lin) 時駐地天氣很熱,沒有空調;外出拍攝,大多需要徒步;生活費每人每天13元,需精打細算……
雖然學生們(men) 事先對20天的農(nong) 村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難已有預判,但現實情況還是讓大家有點不適應。
“困難是暫時的,我們(men) 逐項解決(jue) 。”賈耀程首先給自己找了個(ge) “兼職”:做飯。每晚休息前,他要擦好蘿卜絲(si) 放進冰箱,次日五點半起床熬粥,再切一些黃瓜絲(si) 、蔥頭絲(si) 拌好涼菜;午飯和晚飯,燴菜就饅頭、臊子麵、炒麵調劑著吃。
其間,買(mai) 菜、訂車等花費都由學生完成,王怡倩負責將財務支出情況每3天作1次公示。
永濟市的夏季炎熱是出了名的。如果不下雨,坐在那裏就會(hui) 滿頭冒汗。學生們(men) 用布簾子作為(wei) 衝(chong) 澡間的臨(lin) 時圍擋,每晚休息之前,大家輪流衝(chong) 個(ge) 涼水澡,然後趁著涼快勁兒(er) 趕快睡覺。
“學生們(men) 的智慧是無窮的。”賈耀程說,他建議大家把芹菜葉子搓一搓,塗在身上驅趕蚊蠅。學生們(men) 對他這個(ge) 建議作了創新:把芹菜切丁放到盤子邊上,蒼蠅也就不再往盤子上爬了。
隊長趙佩皎也為(wei) 團隊成員分擔了很多。有些隊員誤了早飯,她給大家遞上方便食品;外出前,她會(hui) 提醒大家檢查相機電池是否缺電、帶上水壺;大家回到駐地,她又幫著大家整理拍攝素材、修改文稿。
有一次,幾名學生外出拍攝期間突遇降雨,渾身濕透。回來後,趙佩皎安頓好大家就餐,隨後打著雨傘(san) 徒步往返2公裏,跑到鄰村買(mai) 來紅糖、生薑熬成薑糖水為(wei) 隊員驅寒。
“這個(ge) 孩子有個(ge) 優(you) 點,隻要是她經曆過的,就能記住。”賈耀程說,以前在平陸縣開展“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期間,趙佩皎看他熬過薑糖水,學來的經驗這次就派上了用場。
“大家互相關(guan) 心,互相鼓勵,互相幫助,適應農(nong) 村生活還是很快的。”首次參加“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學生侯佳平說,真正經曆過農(nong) 村生活,更能體(ti) 會(hui) 到努力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目標的必要性。
拍攝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為(wei) 拍攝棲岩村一名養(yang) 蜂人,學生們(men) 自行聯係村民,提前了解需要拍攝的場景。淩晨4點多,大家就跟著養(yang) 蜂人出發,一拍就是七八個(ge) 小時。
學生鄯灝鈺在田間拍攝期間,被蠍子蜇了一口,疼痛難忍,自行前往衛生院處理一下又投入拍攝。賈耀程責怪他“為(wei) 什麽(me) 不打個(ge) 電話”,他打趣道:“老師你切菜的時候,手上割了條口子都不吭氣,我這點小事還能叫事?”
每天,學生們(men) 都要拍攝幾十個(ge) GB的視頻素材;每晚,大家都要加班標注采訪人名字和拍攝地點,整理同期聲。主要負責剪輯工作的孫宇超,經常加班到深夜。
“紀錄片以采訪為(wei) 主,觀察棲岩村發展成果,通過不同視角,從(cong) 文化維度、教育維度、經濟維度呈現該村多年來的變遷過程。”賈耀程介紹,該紀錄片已完成粗剪。
“學生在社會(hui) 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同時,也鼓勵年輕人回到家鄉(xiang) ,建設家鄉(xiang)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自己的力量。”賈耀程說,20天的“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微光繪夢”團隊收到了預期目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