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最高檢發布單位犯罪相關數據 表示“需針對性加強懲防治理”

發布時間:2022-07-26 15: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26日發布涉單位犯罪的相關(guan) 數據,分析單位犯罪呈現的主要特點,並指出,需針對性加強懲防治理。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ye) 等單位,以單位名義(yi) 實施,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犯罪。根據刑法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單位犯罪1.4萬(wan) 件4.7萬(wan) 人(注:這裏的“人”包括單位以及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單位作為(wei) 擬製人予以統計),其中,2017年至2020年呈逐年遞增趨勢,2021年明顯下降。

  檢方辦案發現,單位犯罪呈現三方麵主要特點:從(cong) 罪名分布看,破壞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相對集中;從(cong) 涉案單位類型看,非國有公司企事業(ye) 單位占比超八成;從(cong) 刑罰情況看,對單位判處罰金數額巨大,對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以輕緩刑為(wei) 主。

  據知,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單位犯罪涉及的罪名有164個(ge) 。2017年至2021年起訴的單位犯罪中,涉及破壞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的有1.05萬(wan) 件,占起訴單位犯罪總數的75%。

  此外,2017年至2021年,檢察機關(guan) 辦理的單位犯罪案件共涉及單位3.9萬(wan) 個(ge) ,其中非國有公司企事業(ye) 單位3.2萬(wan) 個(ge) ,占81.8%。從(cong) 犯罪行為(wei) 看,非國有公司企事業(ye) 單位犯罪主要表現為(wei) 為(wei) 了單位利益,虛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用於(yu) 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或者非法占用農(nong) 用地、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單位行賄等。

  實踐中,有的涉案企業(ye) 因負責人被抓、被判刑無法正常生產(chan) 經營,甚至由此倒閉、工人下崗,影響就業(ye) 和企業(ye) 經營。為(wei) 防止“辦了案子、垮了廠子”,最高檢創新開展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試點,依法可不捕、不訴的,責成涉案企業(ye) 作出合規承諾、切實整改,做實既“厚愛”又“嚴(yan) 管”,推動企業(ye) 刑事犯罪訴源治理。

  試點以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已辦理合規案件2382件,其中適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製案件1584件;對整改合規的606家企業(ye) 、1159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jue) 定。有評論認為(wei) ,2021年單位犯罪起訴數明顯下降,表明檢察機關(guan) 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深化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試點成效初顯。(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