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海歸服務 凝聚青年力量
做好海歸服務 凝聚青年力量 (創業(ye) 派)
“海歸人才是國家建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海歸是經濟發展的弄潮兒(er) 、科技創新的追夢人、文化交流的傳(chuan) 播者。”四川歐美同學會(hui) 副會(hui) 長、四川省歸國人士企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王濤如是說。
多年來,王濤致力於(yu) 服務在四川的歸國留學人員,在信息化、大數據、數字經濟等方麵進行符合四川戰略項目的投資和產(chan) 業(ye) 化布局。
專(zhuan) 攻醫療大數據領域
2005年,王濤赴英國留學,2009年獲得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博士。在2014年度世界衛生工程設計大會(hui) 上,他的論文獲得“衛生研究傑出論文獎”,作為(wei) 當屆全球3位獲獎者之一,王濤獲得劍橋大學化學與(yu) 生物工程係博士學位。
留學期間,除了學習(xi) 專(zhuan) 業(ye) 課程,他還參與(yu) 了一家公司的聯合創建。在創業(ye) 實踐中,他逐漸了解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信息化發展水平,特別是信息化在醫療中的運用。在當時,國內(nei) 醫療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信息共享程度低、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問題製約著醫療事業(ye) 的發展,王濤萌生了回國創業(ye) 的想法,想要依托“人工智能+醫療”技術,為(wei) 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ti) 驗。
家國情,故土戀,婉拒曼徹斯特大學給出的高薪教職,王濤決(jue) 定回國發展,為(wei) 打造國內(nei) 基層醫療新模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2015年,王濤邀請了4名來自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從(cong) 事電子工程、生物醫藥等領域研究的博士一起回蓉創業(ye) ,主攻方向是醫療大數據。
與(yu) 此同時,他長期致力於(yu)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王濤認為(wei) ,通過科技手段,可以圍繞中醫藥理性展開更多研究。“在國外有很多人對中醫感興(xing) 趣, 中醫藥不僅(jin) 可以服務中國民眾(zhong) ,將中醫藥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也是重要而有意義(yi) 的,這也是海歸可以做的。”
提供“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通過四川省歸國人士企業(ye) 聯合會(hui) 的平台,王濤幫助了很多願意歸國發展的留學人才,提供包含政策谘詢、工商注冊(ce) 等在內(nei) 的“一站式”服務。
“我們(men) 希望能整合更多資源,更好挖掘人才潛力,通過海歸的技術實力為(wei) 四川的發展服務。”王濤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王濤組織四川省歸國人士企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員單位,捐贈了價(jia) 值超400萬(wan) 元的防疫物資,並通過多方努力,將物資及時從(cong) 國外運到了國內(nei) 。“大家都充分發揮自己在海外的人脈優(you) 勢,為(wei) 抗擊疫情作出貢獻。”他說。
過去一年裏,王濤作為(wei) 嘉賓參加了一係列海歸創新創業(ye) 活動。在他看來,在國內(nei) 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推動下,越來越多擁有國際背景的留學人才願意回國創業(ye) 。一係列科技創新活動質量逐年提升,成為(wei) 集聚高端人才和展示高科技項目的重要窗口,對吸引國際頂尖創新人才和國際高精尖科技項目落地國內(nei) 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王濤希望在未來2年至3年時間裏,再吸引一批有意願歸國發展的高科技人才,扶持多樣化產(chan) 業(ye) ,並積極推動與(yu) 四川當地企業(ye) 深度合作。“進一步完善國際智庫信息化平台建設,同時,積極推動四川歐美同學會(hui) 各個(ge) 分會(hui) 的建設,持續強化我們(men) 的地方人才政策谘詢服務,幫助更多留創人員及其團隊回國創業(ye) 。”王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