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39國專利保護的“弓式建築”成立應用技術研究院
中新社太原8月1日電 (記者 胡健)8月1日,位於(yu) 山西太原的百年兵工廠內(nei) ,弓式結構大跨度檢測研究中心、弓式建築應用技術研究院在此揭牌,填補國內(nei) 空白。
“弓式建築”全稱預應力裝配弓式結構係統,適用於(yu) 大跨度、裝配式、可開合的公共建築及應急設施。1999年,吳良鏞院士在第二十屆世界建築師大會(hui) 上把該技術係統命名為(wei) “弓式建築”,2012年,董石麟院士將其列為(wei) 第38種現代大跨度空間結構。
目前,“弓式建築”先後獲得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發明專(zhuan) 利,並受39個(ge) 國家的專(zhuan) 利保護,並廣泛運用於(yu) 海內(nei) 外體(ti) 育場館建設。
當日,弓式預應力結構技術創始人劉誌偉(wei) 向與(yu) 會(hui) 人員作專(zhuan) 題報告。劉誌偉(wei) 介紹說,2021年,“弓式建築”應用技術作為(wei) 《現代空間結構體(ti) 係創新、關(guan) 鍵技術與(yu) 工程應用》的創新內(nei) 容,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隨著“弓式建築”研發、設計、(智能)製造與(yu) (智能)建造基地全產(chan) 業(ye) 鏈在山西落地轉化,將為(wei) 山西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石麟在致辭中表示,弓式結構大跨度檢測研究中心和弓式建築應用技術研究院落戶太原,作為(wei) 團隊成員願意發揮所長,推動技術成果轉化,為(wei) 發展老區經濟、助力山西轉型作出貢獻。
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chan) 業(ye) 園是由中兵文旅團隊依托國家工業(ye) 文化遺產(chan) ——太原兵工廠建立的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wei) 完好、曆史最悠久的軍(jun) 事工業(ye) 遺產(chan) ,該園區把遺產(chan) 保護、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產(chan) 業(ye) 拓展相結合,旨在打造軍(jun) 工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的新載體(t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