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 我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加速成長
闖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yang) 之路
我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加速成長
本報訊 記者康子湛、特約記者莫小亮報道:7月21日,江淮大地,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學海軍(jun) 青少年航空學校的26名學員,從(cong) 軍(jun) 地領導手中接過海軍(jun) 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成為(wei) 最新一批艦載機“準飛行員”。當天,渤海灣畔,海軍(jun) 航空大學某基地航空塔台,飛行教官孫寶嵩正帶著“雛鷹”放飛藍天。這批“雛鷹”成長成熟後,他將接手帶教下一批飛行學員。
6年前,孫寶嵩作為(wei) 一名三代機王牌飛行員,改裝飛行艦載戰鬥機。如今,孫寶嵩作為(wei) 飛行教官,正在培養(yang)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孫寶嵩角色轉型的背後,是我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培養(yang) 步入快車道的積極探索。培養(yang) 時間縮短、培養(yang) 鏈路貫通,我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正加速成長。
對於(yu) 年輕的中國海軍(jun) 艦載戰鬥機部隊來說,隻爭(zheng) 朝夕、風雨兼程的背後,是領袖的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
2013年8月28日,習(xi) 主席冒雨視察艦載戰鬥機部隊,勉勵大家:再接再厲、深入鑽研、勤學精練,早日成為(wei) 優(you) 秀的航母艦載機飛行員。時至今日,飛行員們(men) 仍清晰記得這些細節:觀摩飛行訓練時,每當戰機準備阻攔降落,習(xi) 主席都會(hui) 身體(ti) 前傾(qing) ,全神貫注地緊盯著下降的戰機,直到掛索成功。
奮飛在領袖關(guan) 注的目光裏,艦載戰鬥機部隊用幾年時間,走完了別人數十年走過的路,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yang) 之路——
2014年,我軍(jun) 自主培養(yang) 的首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成功完成艦上起降並通過航母資質認證,實現由試飛模式向培訓模式的重大轉變和探索上艦向常態上艦的全麵轉進;此後,他們(men) 又突破夜間艦基起降技術,多名飛行員一次起降成功,實現由晝間著艦向全時起降的跨越。
兩(liang) 年前,海軍(jun) 首批“生長模式”培養(yang) 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通過航母晝間著艦資質認證,他們(men) 均由海軍(jun) 從(cong) 高中招收的飛行學員中直接培養(yang) 而來,實現了平均年齡最小、訓練時間最少、認證周期最短的突破。
這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隊伍不斷壯大,先後5次接受領袖和人民的檢閱。2016年,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們(men) 隨遼寧艦編隊出島鏈、跨海區開展實戰化訓練,艦機融合水平和編隊協同指揮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此後幾年,他們(men) 多次隨航母編隊“出遠門”,走一路、飛一路、對抗一路,在飛行架次、訓練難度、對抗強度等方麵取得新進步。
練就“刀尖上的舞者”,需要技術與(yu) 細心,更需要信念與(yu) 決(jue) 心。2016年4月27日,飛行員張超在駕駛殲-15戰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戰機突發故障,不幸壯烈犧牲。同年11月,習(xi) 主席簽署命令,追授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jun) 先鋒”榮譽稱號。飛行員曹先建遭遇飛行事故,腰椎上固定了6顆鋼釘、2塊鋼板。術後,曹先建憑著驚人的毅力恢複訓練,駕駛殲-15戰機成功著艦。
“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jun) 征程,斷然不是坦途,需要我們(men) 披荊斬棘,以大無畏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氣概,麵對困難挑戰,甚至風險。”這是徐英寫(xie) 給未來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一封信。作為(wei) 首批取得晝夜間航母著艦資質認證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他在2019年重返軍(jun) 校,接受艦艇作戰指揮等專(zhuan) 業(ye) 課程培訓。如今,徐英已是山東(dong) 艦副艦長。從(cong) 普通飛行員到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再到駕航母闖大洋的艦艇指揮員,徐英的成長軌跡也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群體(ti) 的成長縮影。
2021年,中央宣傳(chuan) 部授予海軍(jun) 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ti) “時代楷模”稱號。“這對我們(men) 既是褒獎,也是激勵。”飛行教官艾群心潮澎湃,“我們(men) 一定牢記習(xi) 主席囑托,堅持以戰領訓、為(wei) 戰育人,加快培養(yang) 更多能打仗、打勝仗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托舉(ju) 更多艦載雄鷹翱翔海天。”
壯誌淩雲(yun) 向海天。遠海大洋之上,一架架殲-15戰機正衝(chong) 出滑躍甲板,奮飛在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的航道上。
短評
壯誌淩雲(yun) 奮飛海天
■康子湛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培養(yang) ,是一項沒有經驗可借鑒的事業(ye) ,也是一座必須征服的險峰。
“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矣。”近年來,我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yang) 完成了“從(cong) 零起步”到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體(ti) 係化院校培養(yang) 的跨越,打造出一份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培養(yang) 的“中國樣本”。
習(xi) 主席強調,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我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人才加速成長的背後,是飛行員們(men) 青春、汗水乃至生命的付出;是飛行教官們(men) 甘為(wei) 人梯、勇於(yu) 開拓、大膽探索的托舉(ju) 。他們(men) 用一次次滑躍起飛,照亮了我軍(jun) 探索艦載飛行事業(ye) 的征程。
壯誌淩雲(yun) ,奮飛海天。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ge) 目標的能力和信心。我們(men) 這一代軍(jun) 人必須以強烈的憂患意識,隻爭(zheng) 朝夕,風雨兼程,抓住時代變革的機遇,搶占未來軍(jun) 事競爭(zheng) 戰略製高點,為(wei) 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