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沉浸式體驗運河古與今 北京加速大運河智慧景區創建

發布時間:2022-08-08 15: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沉浸式體(ti) 驗運河古與(yu) 今北京加速大運河智慧景區創建

  圖為(wei)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於(yu) 8月8日晚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活力匯開幕。2018年以來,北京市通州區依托大運河的旖旎風光和沿線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點)、燃燈塔景點和周邊古建築群,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dong) 首個(ge) 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

  今年的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文物局聯合通州區委區政府、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體(ti) 育局等單位共同承辦。

  圖為(wei)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通州大運河智慧景區創建工作正加速推進,未來將通過多種數字技術手段,打造漕糧進京、運河風韻、通州八景等一係列場景,讓遊客沉浸式體(ti) 驗大運河的古與(yu) 今。

  智慧景區的遊客服務可提供虛實結合的景區遊覽體(ti) 驗,貫穿遊客進景區前、遊覽中和離開景區全流程。通州區建立了景區門戶網站、遊客移動端、公眾(zhong) 號和自助導覽係統,可滿足自助導覽、景區預約、購票、全景虛擬遊園、路線推薦等遊客體(ti) 驗。

  景區將梳理大運河沿線的古遺跡、民俗生活場景和生態文化等文化遺產(chan) ,借用數字科技手段轉化為(wei) 景區的數字遺產(chan) 。同時,還將結合生物多樣性、運河文化、活力健身、公園科普與(yu) 景觀交互等專(zhuan) 項研究團隊支撐,打造古遺址體(ti) 驗區、休閑水文化體(ti) 驗區和生態科普體(ti) 驗區三個(ge) 片區組成的多維立體(ti) 化的數字運河遊線場景。

  圖為(wei)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濕地蛙聲等地,智慧健身、生態科普、垃圾分類科普等體(ti) 驗場景已落地。景區提供的“虛實結合”遊覽體(ti) 驗將貫穿遊客進景區前、遊覽中和離開景區全流程。此外,景區還將通過完善軟硬件設施優(you) 化整體(ti) 形象,形成有節點、有聯係、有特色的運河文化旅遊帶,讓更多遊客體(ti) 驗城市副中心的運河之韻、運河之美、運河之變,使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成為(wei) 北京市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旅遊景區新典範,真正與(yu) 環球度假區形成中西合璧、優(you) 勢互補、相得益彰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未來,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將依托智慧科技技術再現往昔帆檣林立、舳艫蔽日的沉浸式體(ti) 驗場景,打造大運河水上觀光旅遊精品線路。智慧景區建設將持續提升遊客的遊園體(ti) 驗,科技與(yu) 生態發展共融將成為(wei) 5A智慧景區新標杆。(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