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教授平誌偉——力爭每一堂課都是精品
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教授平誌偉(wei)
——力爭(zheng) 每一堂課都是精品(最美新時代革命軍(jun) 人)
炎炎夏日,滹沱河畔,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演練大廳內(nei) ,一場依托兵棋係統實施的指揮對抗演練正在上演。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學員按照指揮要素,被編入紅方不同席位,與(yu) 教員扮演的藍、綠等多方,晝夜不間斷開展指揮對抗。
“練謀略、研戰法、練協同不足,新質新域力量體(ti) 係支撐作用發揮不夠……”演練結束後,作為(wei) 評估專(zhuan) 家,聯合作戰學院教授平誌偉(wei) 對演習(xi) 背景構設、戰場情況設置、演習(xi) 導調組織等情況展開全方位評估,提出了問題和改正方法。
從(cong) 教三十五載,平誌偉(wei) 堅守軍(jun) 事教育戰位,在作戰理論研究領域深耕細作,堅持圍繞實戰搞研究,為(wei) 軍(jun) 事理論研究和軍(jun) 隊人才培養(yang) 貢獻智慧和汗水。
隻有擁有超前眼光,才能占據軍(jun) 事理論前沿。上世紀90年代,關(guan) 於(yu) 信息化戰爭(zheng) 的研究剛起步時,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平誌偉(wei) 就已經開始相關(guan) 研究。“他當時關(guan) 於(yu) 信息化戰爭(zheng) 基本作戰形式的研究,非常超前。”平誌偉(wei) 的同學說。
軍(jun) 校畢業(ye) 後留校任教的平誌偉(wei) ,曾為(wei) 學員講授過3年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和軍(jun) 事運籌學。他非常注重科學思維和量化分析,學生們(men) 也總能從(cong) 他的講授中學到很多。
“身為(wei) 教打仗的教員,必須著眼打贏育人才,部隊需要什麽(me) 就研究什麽(me) ,打仗需要什麽(me) 就教授什麽(me) 。”這是平誌偉(wei) 對待教學的態度。
平誌偉(wei) 每次在上課之前,都要精心準備,哪怕這堂課他已上過很多遍,也要針對不同授課對象,結合當前軍(jun) 事理論研究的新進展和部隊演訓活動的新成果,對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you) 化,力爭(zheng) 給學員上的每一堂課都是精品。
“沒想到前幾天剛發生的戰例,今天就進了課堂。”有一年國慶節剛過,聯合崗位資格培訓班的學員發現,平誌偉(wei) 已對當時剛發生的一場國外戰例展開剖析。學員不知道的是,平誌偉(wei) 為(wei) 使教學更加貼近實戰,緊跟現代戰爭(zheng) 新變化,一整個(ge) 假期都泡在辦公室潛心研究最新戰例。
“學員從(cong) 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回去是要用來指揮部隊打仗的。教員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追求盡善盡美。”平誌偉(wei) 對年輕教員說。
2017年,聯合作戰學院調整組建,平誌偉(wei) 選擇從(cong) 戰術學科“跨界”到指揮學科搞研究,主動選擇了指揮控製與(yu) 作戰評估這兩(liang) 個(ge) 難啃的“硬骨頭”。
教研室剛組建,戰區機關(guan) 就提出了人才培養(yang) 需求。“部隊需求就是命令,學員不能等、備戰打仗不能等。”平誌偉(wei) 主動請纓擔任一堂全新大課的首個(ge) 講授人,帶領教學團隊赴戰區部隊走訪調研,查閱軍(jun) 內(nei) 外相關(guan) 資料。從(cong) 基礎理論到應用研究,他和同事們(men) 攻克一個(ge) 個(ge) 難關(guan) ,很快拿出了一整套高水準的課程理論教材。
學院調整組建以來,在平誌偉(wei) 和同事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上千名能參善謀的聯合參謀軍(jun) 官人才從(cong) 這裏被培養(yang) 出來,在聯合指揮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men) 隻是邁出了第一步,還有許多需要突破的隘口,為(wei) 戰育人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下。”平誌偉(wei) 說。
(本報記者 李龍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