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消費券拉動消費 如何讓“券”來的消費者常來

發布時間:2022-08-15 11:08:00來源: 經濟日報

  如何讓“券”來的消費者常來

  消費券拉動的消費可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是花錢不多、短期內(nei) 可能再來一次的高頻低價(jia) 消費,另一種是金額較大、短期內(nei) 不太可能複購的低頻高價(jia) 消費。對前者,最重要是優(you) 化供給、改善體(ti) 驗;對後者,在產(chan) 品好、體(ti) 驗好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條:做好配套服務,減少消費者的後顧之憂。

  這幾個(ge) 月,消費券熱起來:吃飯有滿減券,有的地方滿300元就能減100元;旅遊有滿減券,有的線路滿7000元可減1400元;住酒店有五折券,2000多元的酒店打完折隻要1000多元;買(mai) 車、看電影、購物都有消費券,連加油都有加油券。基本上,消費者衣食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所需,都被各地發放的消費券“關(guan) 照”到了。

  消費券對消費複蘇的帶動作用明顯。7月18日起,北京開始發放餐飲消費券。根據美團平台公布的7月18日至24日首周核銷數據,房山區一家自助披薩店到餐核銷單量居第一位,一周內(nei) 消費券相關(guan) 訂單達4304單。同樣在北京,京郊住宿消費券第一期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京郊住宿預訂量環比增長近4倍。經去哪兒(er) 平台測算,目前京郊消費券已使用(以預訂為(wei) 準)消費金額達1000萬(wan) 元以上,加上景區門票、周邊餐飲等相關(guan) 消費,對周邊產(chan) 業(ye) 帶動杠杆效應達到1∶11,帶動力度可以說相當大。

  但是,消費券優(you) 惠力度再大、帶動作用再強,總會(hui) 有結束發放的一天。到那時,消費者會(hui) 不會(hui) 出現一種“幸福後遺症”——沒搶到消費券,就沒動力去消費了?畢竟,很多消費者都表達過“如果不是有消費券,自己可舍不得”的心態,再加上體(ti) 驗過“少掏錢”的快樂(le) ,再讓消費者掏原價(jia) ,他們(men) 或多或少會(hui) 有點心疼。目前大多數消費券有效期設定為(wei) 9月30日。算下來,如何讓“券”來的消費者即使沒有券也願意自己主動來,留給商家和地方政府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的時間隻剩下不到2個(ge) 月了。

  消費券拉動的消費可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是花錢不多、短期內(nei) 可能再來一次的高頻低價(jia) 消費,例如餐飲、購物、看電影等;另一種是金額較大、短期內(nei) 不太可能複購的低頻高價(jia) 消費,例如購車、跨省旅遊等。

  對前者,最重要的是優(you) 化供給、改善體(ti) 驗。這些東(dong) 西本身價(jia) 格不貴,如果餐廳菜做得好吃、電影很精彩或者商品質量不錯,即使沒有消費券補貼了,消費者還是會(hui) 願意自己花錢消費的。需要提醒的是,過去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商家大幅削減人手、設施維護不到位,導致現在有的餐廳服務人員不熟悉業(ye) 務;有的電影院衛生間無法使用、衛生狀況很差……在迎接劇增的消費者之前,一定要補齊這些短板和漏洞,防止消費者乘興(xing) 而來、敗興(xing) 而歸。

  對於(yu) 購車、跨省旅遊這樣的高價(jia) 低頻消費,消費券產(chan) 生的作用隻是錦上添花。要讓消費者敢決(jue) 策,在產(chan) 品好、體(ti) 驗好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條:做好配套服務,減少消費者的後顧之憂。

  第一個(ge) 要解決(jue) 的,是疫情可能導致的遊客滯留、行程中斷等問題。對此,一定要做好預案。其他方麵,商家和地方政府也要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比如跟團遊,因個(ge) 人原因申請退款,以前可免費退的保障範圍一般為(wei) 出行前48小時至7天。最近,有的地方推出了提前1天也可免費退團的服務。雖然不一定用得到,但消費者心裏總是感覺更踏實些。雲(yun) 南省推出了遊客線下購物“30天無理由退貨”舉(ju) 措,在機場、主要火車(高鐵)站和遊客集中區域設立130個(ge) 遊客退貨服務點。這些措施花費不多,但非常拉好感。各地政府和商家可因地製宜,創新自己的特色服務,讓消費者不僅(jin) 自己願意來,還願意推薦親(qin) 朋好友來,把消費的複蘇趨勢變成常態。(佘 穎)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