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助力低碳?專家共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中新網湖州8月15日電(張雨滴)2022年8月15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7周年,也是第八個(ge) “湖州生態文明日”。當日,“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hui) 綠色金融支持竹林碳匯發展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舉(ju) 行,知名學者、行業(ye) 專(zhuan) 家、金融機構負責人等在現場共同探討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新路徑。
安吉是著名的中國竹鄉(xiang) ,擁有竹林101萬(wan) 畝(mu) ,其中毛竹林87萬(wan) 畝(mu) 。在這裏,用竹林裏的新鮮空氣換來“真金白金”,並非“天方夜譚”。
2021年12月,安吉在中國首創了縣級竹林碳匯收儲(chu) 交易平台——“兩(liang) 山”竹林碳匯收儲(chu) 交易中心,運用數字化改革思路,實現了林地流轉—統一經營—碳匯收儲(chu) —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打通了碳匯交易區域市場。
“截至目前,安吉已組建股份製毛竹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19家,87萬(wan) 畝(mu) 毛竹林全部完成流轉,每年可產(chan) 生碳增匯近70萬(wan) 噸。”安吉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寧雲(yun) 說。
安吉堅持“資源從(cong) 農(nong) 民手中來、效益回到農(nong) 民手中去”,大力推行“兩(liang) 入股三收益”農(nong) 民利益聯結機製,加快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竹農(nong) 共同富裕。總的來說,就是農(nong) 戶將竹林資源資產(chan) 量化入股,從(cong) 而獲取竹林流轉租金、股份製毛竹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分紅股金和經營竹林勞動薪金三大收益,真正實現“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
“打開竹林這座‘綠色銀行’的‘致富密碼’,離不開綠色金融這把‘鑰匙’。”安吉縣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通過此次論壇活動,我們(men) 將集聚更多智力支撐和金融源頭活水,為(wei) 進一步推動竹林碳匯改革提供動力。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財綠指首席顧問施懿宸表示,在全麵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以金融機構為(wei) 端口持續推動經濟和產(chan) 業(ye) 的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在‘碳中和’實現路徑中高碳產(chan) 業(ye) 轉型及新興(xing) 低碳產(chan) 業(ye) 的商業(ye) 模式探索中都麵臨(lin) 著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可能產(chan) 生信用違約、資產(chan) 減值等風險的情況下,ESG(環境、社會(hui) 與(yu) 治理)作為(wei) 衡量可持續運營能力的綜合指標可為(wei) 金融機構提供有力的投資項目篩選參考、投資產(chan) 品和服務設計的支撐。”施懿宸說。
浙江省特級專(zhuan) 家、竹林碳匯國家創新聯盟理事長周國模則提出“碳金融+竹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發展模式,打造高質量增匯共富的示範樣板。
“要以竹林碳匯量為(wei) 抵押物進行銀行融資,用於(yu) 竹林培育與(yu) 增匯經營、林下經濟種植、林區道路整修與(yu) 經營機械購置、竹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竹材產(chan) 品開發。”周國模說,並通過竹林增匯經營、林下種植,打造國家安吉竹產(chan) 業(ye) 示範園、竹木加工現代園、竹物流園、竹文創產(chan) 業(ye) 中心、竹文化康旅融合體(ti) 、竹林碳匯科普館等方式發展竹業(ye) 。
“最後,通過建立碳匯市場化的投融資機製,支持竹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關(guan) 鍵技術的轉型提升,形成竹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周國模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