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雙側三叉神經痛22年 廣東醫生微創術緩解
中新網廣州8月16日電 (蔡敏婕 朱健)兩(liang) 邊臉痛如電擊、刀割,在被號稱“疼痛之王”麵前,很多人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住。廣東(dong) 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勇16日在廣州稱,三叉神經痛的高發人群是50歲至70歲的中老年人,女性發病率高於(yu) 男性,“如果40歲以上女性右側(ce) 臉部突發疼痛,應考慮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腦神經疾病,是麵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nei) 反複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發作時如閃電狀、刀割一般難以忍受,嚴(yan) 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引發三叉神經痛的原因很多,包括神經病變和血管壓迫等,目前認為(wei) 主要由血管壓迫神經根部所導致,其中單側(ce) 發生疼痛占比較高。
韋阿姨(化名)今年54歲,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22年。從(cong) 2000年起,她左側(ce) 臉部出現反複疼痛,主要集中在牙槽位置,像是被刀割、被電擊。“有時候發作幾秒,有時候又發作幾分鍾,尤其是刷牙、咀嚼食物的時候容易出現。”韋阿姨回憶。
“在廣州就診的時候才得知,我這是雙側(ce) 三叉神經痛。”韋阿姨告訴記者。在醫生建議下,她選擇口服卡馬西平治療。可時間一長,藥物的鎮痛效果越來越差,劑量逐漸提高到8粒,但劇痛還是“回來了”。
今年來,韋阿姨的疼痛頻率更嚴(yan) 重了。韋阿姨到廣東(dong) 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在對韋阿姨進行全麵檢查後,張勇認為(wei) 她的三叉神經痛十分典型,通過術前磁共振等檢查,發現韋阿姨左側(ce) 三叉神經被左側(ce) 小腦上動脈明顯壓迫,而右側(ce) 三叉神經的血管壓迫不明顯。
“考慮到患者目前左側(ce) 顏麵部疼痛最為(wei) 嚴(yan) 重,充分溝通後,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我們(men) 製定了手術計劃——先行左側(ce) 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據張勇介紹,手術當天,他在韋阿姨耳後開了一個(ge) 長4厘米的小口,在顯微鏡下找到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小心地將血管分離,並在血管和神經之間加入墊片,從(cong) 而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兩(liang) 個(ge) 小時後,手術完成。
截至目前,韋阿姨左臉劇痛沒有出現。而她的右臉還沒有進行手術,目前靠止痛藥維持,但是較此前已經減少一半的藥量。張勇稱,將視患者右臉的疼痛程度再作下一步決(jue) 定。
張勇表示,診斷三叉神經痛非常簡單,有“三大標準”:三叉神經痛通常是持續幾秒鍾或幾分鍾的陣發性反複發作,說話、吃飯、吹風都可能誘發疼痛;三叉神經痛具有間歇期,往往早期疼痛比較輕微,並且有遷延過程,或有一段時間患者感覺不到疼痛了,但過一段時間又會(hui) 疼痛,且疼痛加重。
此外,張勇表示,還可以體(ti) 察麵部扳機點,即三叉神經痛患者疼痛時需要咬住疼痛部位才能夠緩解,或是觸碰頭麵部某一部位即會(hui) 引起麵部疼痛。
張勇說,一般治療三叉神經痛首選藥物止痛,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微創手術治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