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調整改革?國家民委介紹
2022年8月17日上午10時,中宣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hui) 副主任趙勇和中央統戰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成就與(yu) 舉(ju) 措。有記者就全國範圍內(nei) 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調整的相關(guan) 問題提問。
對此,國家民委政策法規研究司司長張謀介紹,恢複高考以來,我國在高考中實行加分政策,其中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主要是為(wei) 了幫助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和群體(ti) 更好地接受教育。當前,我們(men) 推動這項政策的調整改革主要是基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我國的基礎教育均衡化水平顯著提升,少數民族學生享受的教育資源在不斷優(you) 化;另一方麵,隨著社會(hui) 發展有的省區原來對省域內(nei) 的少數民族考生實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現在看已經不夠精準。因此,這一輪改革就是要更加精準地確定加分的區域、群體(ti) 、條件,也就是讓政策能夠切實惠及那些需要幫扶的學生。
目前,各地因地製宜製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有的教育資源已經相對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第二種情況,有的省區將加分範圍調整從(cong) 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地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第三種情況,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高考加分,加分範圍縮小為(wei) 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第四種情況,有的省份按照區域加分,區域內(nei) 符合一定條件的,無論是漢族考生還是少數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即便還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區,加分分值也大幅減少了。
下一步,我們(men) 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一主線,根本增進共同性的方向來改進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有機結合,穩慎調整、完善有關(guan) 民族政策。具體(ti) 來講把握三個(ge) 原則:
第一,堅持實事求是,做到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事實證明,我們(men) 黨(dang) 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是好的、是管用的,必須始終堅持。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具體(ti) 政策措施所依據的社會(hui) 條件、所需解決(jue) 的社會(hui) 問題已經變化了,因此應當與(yu) 時俱進作出調整。
第二,堅持公平公正,突出區域化和精準性。製定實施差別化的區域支持政策,要更多地針對特定地區、特殊問題、特別事項,盡可能減少同一地區內(nei) 不同民族之間的公共服務政策差異。
第三,堅持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務,要推動行之有效、具備條件的政策上升為(wei) 法律法規,堅決(jue) 落實好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用法律保障各族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用法律維護好民族團結。(總台央視記者 代欽夫 孔祿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