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華】海風晚霞炊煙,鮮蠔市井人間
中新社欽州8月18日電 題:海風晚霞炊煙,鮮蠔市井人間
中新社記者 馮(feng) 抒敏 楊強 翟李強
廣西欽州港龍門群島七十二涇海域,連片的大蠔養(yang) 殖基地蔚為(wei) 壯觀。
養(yang) 殖工人從(cong) 吊養(yang) 浮筏上拎起附著在養(yang) 殖繩上的一串大蠔,拆解進盆,取出一隻,插入小刀熟練一撬,凝脂般的肥美便呈現眼前。
“從(cong) 外觀看,馬蹄形和圓形的大蠔為(wei) 最佳,內(nei) 部生長空間充足,蠔肉肥厚飽滿。”廣西欽州市水產(chan) 技術推廣站站長黃偉(wei) 德介紹說。
作為(wei) 中國大蠔主產(chan) 區及苗種供應地,欽州市2021年大蠔養(yang) 殖麵積15萬(wan) 畝(mu) ,產(chan) 量29.7萬(wan) 噸,年產(chan) 蠔苗達1.3億(yi) 支(串),大蠔苗種及養(yang) 殖產(chan) 值突破30億(yi) 元人民幣。當地加工生產(chan) 的原汁蠔油、蠔豉係列產(chan) 品暢銷粵港澳地區。
海邊人堅信新鮮食材無需複雜烹飪。舀一勺調入芥末的醬油,淋在剛撬開殼已淨化處理的新鮮生蠔上,捏起蠔殼吸入蠔肉,鮮甜至極。“隻有幹淨無汙染的海域養(yang) 出的蠔才能生食。”黃偉(wei) 德說。
廣西烹飪餐飲行業(ye) 協會(hui) 名廚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席閉思維曾經營生蠔店多年。在他看來,欽州的大蠔口感圓潤滑嫩、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品質絕佳。若按照廣西當地的魚生吃法,為(wei) 新鮮生蠔配上紫蘇、假蔞、醃木瓜絲(si) 、薄荷等佐料,別有一番風味。
作為(wei) 目前全球最大的生蠔出產(chan) 國,中國人的“食蠔史”源遠流長。成書(shu) 於(yu) 東(dong) 漢時期的《神農(nong) 本草經》最早記載了生蠔的藥用價(jia) 值。至唐宋時期,生蠔作為(wei) 美味愈發大受歡迎。北宋詩人梅堯臣在《食蠔詩》中以“稍稍窺其戶,清襴流玉膏”讚其鮮美。蘇軾被貶儋州(今海南),在最窘迫之際“食蠔而美”,還特意寫(xie) 信囑咐兒(er) 子勿把生蠔之事說出去,“恐北方君子聞之,爭(zheng) 欲為(wei) 東(dong) 坡所為(wei) ,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如今,最受現代人歡迎的食蠔法莫過於(yu) 炭烤生蠔。無論高級餐廳,還是街邊夜市,都能覓到它的蹤影。
將蠔撬開,帶殼以炭炙之,待肉汁微滲沸騰之際,鋪上調好味的金銀蒜蓉再炙烤片刻,撒上香蔥,趁熱大快朵頤。近年來,芝士、榴蓮、法香等西式佐料的普及,亦賦予炭烤生蠔更加豐(feng) 富的口感。
在廣西南寧經營法式餐廳的法國廚師昆廷,品嚐蒜蓉炭烤生蠔後“打開了新世界”。他說,擠上檸檬汁直接食用,是法國生蠔的普遍吃法,他期待能借鑒中式蒜蓉炭烤和搭配炒花生、芥末、特製調料等創意,為(wei) 顧客探尋更多味蕾體(ti) 驗。
林屹在欽州一家蒸汽海鮮餐廳擔任行政總廚,他以排骨、豬蹄、雞、金華火腿、瑤柱等8種食材吊出白稠高湯,將野米、紅腰豆、粟米粒、蔬菜丁下鍋翻炒,澆入高湯提鮮,匯入焯過水的新鮮蠔肉,大火燒開,最後淋上南瓜汁,調味、勾芡、裝皿,一道蠔菜新品“五穀雜糧燴生蠔”就此誕生。
隨著養(yang) 殖業(ye) 不斷發展,曾經“物以稀為(wei) 貴”的生蠔豐(feng) 富了內(nei) 陸民眾(zhong) 的餐桌。據法國媒體(ti) 報道,中國生蠔產(chan) 量在十年內(nei) 增長了45%。
在欽州夜市,10元5隻的價(jia) 格令炭烤大蠔愈加親(qin) 民。夏日海風中,路邊矮凳小桌,炊煙晚霞,“深夜食堂”的煙火撫慰著都市裏每一顆夜歸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