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調優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

發布時間:2022-08-19 11:09:00來源: 經濟日報

  8月中下旬,各銀行半年報披露在即。從(cong) 已經公布的數據看,主要商業(ye) 銀行持續加大對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等的信貸支持力度,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增添了動能。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顯示,截至6月末,206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貸款餘(yu) 額中普惠小微、製造業(ye) 、基建、房地產(chan) 貸款分別約占全部貸款餘(yu) 額的一成、一成、兩(liang) 成、兩(liang) 成半。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央行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信貸結構不斷優(you) 化,有力地支持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信貸結構明顯改善

  近年來,伴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以及經濟結構轉型和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推動,我國信貸結構呈現出“普惠小微穩步提升、製造業(ye) 築底企穩、基建高位緩落、房地產(chan) 衝(chong) 高趨降”的變化特征,特別是2019年以來信貸結構明顯改善。

  具體(ti) 來看,普惠小微貸款持續發力,助企惠民成效顯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達22萬(wan) 億(yi) 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貸款的比重提升至10.6%;普惠小微授信主體(ti) 達5239萬(wan) 戶,是2018年末的2.9倍。

  “普惠小微貸款取得的成果顯著,一方麵是央行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定向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發放貸款,向符合相關(guan) 條件並提出申請的大型商業(ye) 銀行、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ye) 銀行進行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這些支持政策進一步優(you) 化了信貸投放,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受政策支持地方的小微企業(ye) 融資難問題也得到一定緩解。”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係教授劉曉蕾認為(wei) ,另一方麵金融機構與(yu) 科技公司合作,極大地提升了金融部門服務小微企業(ye) 的能力。一般來說,小微企業(ye) 沒有抵押品,也沒有非常好的信用記錄等傳(chuan) 統風控需要的數據。但在科技賦能下,金融機構能夠使用小微企業(ye) 的經營數據等完善貸款所需的貸前風控,以及貸後收款等服務。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此前在銀保監會(hui) 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麵對經濟下行和疫情反複的雙重壓力,中信銀行聚焦普惠、小微這一實體(ti) 經濟的重要支柱,主動靠前發力。今年一季度完成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監管要求全年增量計劃的80%,金融精準幫扶貸款、涉農(nong) 貸款監管考核提前達標,加大了金融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力度。

  近年來,人民銀行會(hui) 同銀保監會(hui) 通過一攬子政策措施和監管考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支持力度,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ye) 長效機製,也發揮了促進信貸結構優(you) 化的精準導向作用。銀保監會(hui) 法規部主任綦相表示,下一步,一方麵要擴大信貸增量,繼續抓好“兩(liang) 增”考核。做好月度監測,督促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完成全年普惠小微企業(ye) 信貸計劃,保持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快速增長勢頭。另一方麵要穩住信貸存量,主要跟蹤監測小微企業(ye) 等市場主體(ti) 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執行情況,督促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抓好政策落實,合理運用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為(wei) 市場主體(ti) 辦理貸款延期,努力做到“應延盡延”。

  針對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不足、外部激勵約束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人民銀行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ye) 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長效機製的通知》,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容錯安排和風險緩釋機製、做好資金保障和渠道建設、推動科技賦能和產(chan) 品創新,提升服務小微企業(ye) 的意願、能力和可持續性,促進小微企業(ye) 融資增量、擴麵、降價(jia) 。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建立小微金融服務長效機製,應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從(cong) 體(ti) 製機製、基礎設施、產(chan) 品服務、考核激勵等方麵采取針對性措施。金融機構基層組織和一線員工是小微金融服務的關(guan) 鍵一環。金融機構內(nei) 部應進一步明確小微信貸業(ye) 務職責邊界並優(you) 化執行流程,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容錯糾錯和盡職免責機製。

  此外,金融管理部門加大對製造業(ye) 中長期融資的支持力度,製造業(ye) 貸款比重逐步觸底回升。“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這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各方努力下,製造業(ye) 貸款比重從(cong) 2010年17%趨勢性下行至2020年9%的勢頭得到遏製,2022年6月末回升至9.4%。其中,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自2020年6月以來持續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貸款總量增長和期限結構優(you) 化同步推進,有力支持了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築底企穩,由2020年低點的26.3%回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

  以中信銀行為(wei) 例,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銀行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3788.81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7.38億(yi) 元,較2019年末增長1195.19億(yi) 元,增幅達到46.08%,較同期全行一般對公貸款增幅高出20.81個(ge) 百分點。其中,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為(wei) 1563.97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36.75億(yi) 元,較2019年末增長915.16億(yi) 元,增幅達到141.05%;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製造業(ye) 密集區域的製造業(ye) 貸款增量都較為(wei) 可觀。

  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

  從(cong) 信貸供給角度看,人民銀行不斷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ti) 係適配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積極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積極運用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持力度。

  《報告》顯示,繼續發揮再貸款精準滴灌和正向激勵作用,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運用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信貸投放,扶貧再貸款按照現行規定進行展期,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繼續引導10個(ge) 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運用好再貸款等工具增加對區域內(nei) 涉農(nong) 、小微和民營企業(ye) 等經濟發展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6月末,全國支農(nong) 再貸款餘(yu) 額為(wei) 5404億(yi) 元,支小再貸款餘(yu) 額為(wei) 13997億(yi) 元,扶貧再貸款餘(yu) 額為(wei) 1656億(yi) 元,再貼現餘(yu) 額為(wei) 6145億(yi) 元。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卜永祥表示,央行特別重視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激勵作用,以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為(wei) 抓手,一方麵是量增加的比較多,另一方麵就是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其利率是非常優(you) 惠的,包括再貼現。除此以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三農(nong) ”小微企業(ye) 信貸投放,努力降低社會(hui) 融資成本。

  以農(nong) 業(ye) 銀行為(wei) 例,針對農(nong) 民推出的“惠農(nong) e貸”申貸用貸還貸全部走線上,農(nong) 民通過農(nong) 行手機銀行就能實現自動提款還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截至6月末,惠農(nong) e貸餘(yu) 額達7081億(yi) 元,較年初增加1634億(yi) 元,增速達30%。針對農(nong) 村缺少有效抵質押物的痛點,農(nong) 行把農(nong) 民的履約能力、經營狀況、信用信譽作為(wei) 評判放貸的主要依據,大大拓寬了貸款覆蓋麵和支持領域,今年新投放貸款中信用貸款占比超過60%,存量貸款中信用貸款占比已超過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並行實施了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二季度,人民銀行通過兩(liang) 個(ge) 工具分別向相關(guan) 金融機構發放資金441億(yi) 元、148億(yi) 元,合計589億(yi) 元。兩(liang) 個(ge) 工具實施以來,人民銀行累計發放資金1827億(yi) 元、357億(yi) 元,合計2184億(yi) 元。

  “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所支持領域體(ti) 現出了碳減排效應的主要特點,一方麵涉及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點領域,另一方麵關(guan) 注工業(ye) 領域的節能降碳。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支持範圍還可根據行業(ye) 發展或政策需要進行調整傾(qing) 斜,增強碳減排工具的政策靈活性,提升資金對各階段‘雙碳’工作的針對性支持。未來,碳減排支持工具仍有較大擴麵空間,其發放對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農(nong) 商行。”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wei) 。

  此外,金融管理部門持續豐(feng) 富和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箱。出台科技創新、普惠養(yang) 老、交通物流專(zhuan) 項再貸款三項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增加民航應急貸款,激勵金融機構優(you) 化信貸結構,精準支持重點領域。

  總的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同時建立了“金融機構獨立放貸、台賬管理,人民銀行事後報銷、總量限額,相關(guan) 部門明確用途、隨機抽查”的工作機製,聯通了金融機構貸款和央行再貸款“兩(liang) 本賬”,通過提供低成本再貸款或激勵資金的方式設立激勵相容機製,有利於(yu) 引導金融機構優(you) 化信貸結構。

  重視穩總量優(you) 結構

  展望未來,信貸增長將與(yu) 我國經濟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相適應,更加重視總量穩、結構優(you) 。

  隨著城鎮化進程邊際趨緩和房地產(chan) 向長周期趨勢演變,過去量級較大的基建貸款和房地產(chan) 貸款需求減弱,而普惠小微、高技術製造業(ye) 等貸款體(ti) 量仍相對較小,加上直接融資呈上升趨勢,信貸增速在新舊動能轉換和融資結構調整過程中可能會(hui) 有所回落,但這是適配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反映,並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減弱,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仍將保持基本匹配。

  “為(wei) 適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離不開信貸結構的優(you) 化與(yu) 金融服務的升級,未來信貸投放需把握好傳(chuan) 統驅動力和新興(xing) 結構性潛能間的關(guan) 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並為(wei) 新興(xing) 增長點的培育爭(zheng) 取時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在此過程中,要通過結構性政策工具的“聚焦重點、有進有退”實現正向激勵和精準滴灌,並通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協同發力滿足微觀主體(ti) 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需求,為(wei) 高技術製造業(ye) 、科技創新等新動能提供支持,實現總量穩、結構優(you) ,信貸增速長期可能有所回落,但金融總體(ti) 支持力度不減。

  從(cong) 中長期看,綠色投資、“兩(liang) 新一重”等新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為(wei) 信貸增長提供支撐,加上信貸資源繼續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qing) 斜,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新增長點的支持質量和適配性將穩步提升。據有關(guan) 研究機構測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我國綠色轉型投資需求將超100萬(wan) 億(yi) 元,“十四五”期間新基建投資額預計超10萬(wan) 億(yi) 元,未來一段時間二者年均投資合計可能達5萬(wan) 億(yi) 元。

  人民銀行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方麵,要把握好傳(chuan) 統驅動力和新興(xing) 結構性潛能間的關(guan) 係,“破立並舉(ju) 、慢破快立”,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為(wei) 新興(xing) 增長點的培育爭(zheng) 取時間;另一方麵,要抓緊有利時間窗口“立”,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投入實體(ti) 經濟轉型重點領域,挖掘綠色投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高技術製造業(ye) 、科技創新等結構性潛能,促進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良性循環。

  王寶會(hui)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