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南粵綠色名片 廣東調查新發現古樹名木5331株
中新網廣州8月19日電 (程景偉(wei) 林蔭)古樹名木蘊含著豐(feng) 富的曆史人文價(jia) 值。據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19日消息,今年年初廣東(dong) 再次部署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截至目前已完成1468個(ge) 鎮補充調查工作,完成率90.8%,新發現古樹名木5331株。目前,全省共有古樹名木81726株,古樹群917個(ge) 。
近日,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組織開展廣東(dong)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記者行活動,記者來到惠州市龍門縣地派鎮渡頭村,隻見有一株樹齡超過660年的秋楓樹鬱鬱蔥蔥,其根部還與(yu) 旁邊的龍眼樹連根生長。當地村民將其稱為(wei) 秋楓龍眼“夫妻樹”。
秋楓高老枝上還“纏綿”共生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美花石斛”。據村民介紹,在每年的4月至5月,“美花石斛”悄然綻放,遠遠望去,就像這古樹開出了豔麗(li) 的鮮花,美不勝收。
據龍門縣林業(ye) 局介紹,2019年以來,該局以這株古秋楓樹為(wei) 核心,實施“綠美古樹鄉(xiang) 村建設項目”,把村莊和古樹群串聯起來,形成生態休閑空間。時下正值盛夏,記者看到,在大樹下,老人乘涼、孩童嬉戲,呈現出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麵。
據了解,惠州現有古樹名木10866株,古樹群144個(ge) ,古樹名木數量居廣東(dong) 省地級市第一名。長期以來,惠州高度重視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為(wei) 上萬(wan) 株古樹名木建檔“落戶”,在全省率先建立古樹名木信息化管理係統、完成全省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該市還建成綠美古樹鄉(xiang) 村6個(ge) ,並對古樹名木進行定期體(ti) 檢,對瀕危古樹進行搶救複壯,努力讓老樹們(men) “老有所養(yang) ”“病有所醫”。
惠州保護古樹名木的種種舉(ju) 措,正是廣東(dong) 省古樹名木保護與(yu) “活用”的一個(ge) 縮影。今年,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被納入“2022年廣東(dong) 省十件民生實事”範圍。長期以來,廣東(dong) 省通過普查建檔掛牌、製度建設、責任落實以及持續不斷地采取搶救複壯等措施,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織牢古樹名木保護網絡,使古樹名木成為(wei) 南粵的一張綠色名片。
“從(cong) 製作保護牌到建立電子信息數據庫,從(cong) 管養(yang) 保護到建成綠美古樹鄉(xiang) 村,已探索形成了具有南粵特色的古樹名木保護‘廣東(dong) 模式’。”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有關(guan) 負責人稱。
據介紹,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將繼續在全省範圍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工作,爭(zheng) 取今年年底前完成檔案更新工作,全麵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分布情況,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推動實現省、市、縣對古樹名木動態化監控;實施一級古樹和名木視頻監控工程,建立古樹名木健康診斷和監測量化指標體(ti) 係,對全省重點保護古樹名木進行健康診斷和監測,對全省重要古樹名木中的衰弱株與(yu) 瀕危株開展搶救複壯。
廣東(dong) 省林業(ye) 局還提出,要健全管理製度,製定嚴(yan) 格的古樹名木保護措施,非政策規定特殊情況外不得遷移、砍伐古樹名木,遷移、砍伐古樹名木須依法從(cong) 嚴(yan) 審批、從(cong) 嚴(yan) 監管並充分征求專(zhuan) 家和公眾(zhong) 的意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