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麥產需平衡 購銷兩旺

發布時間:2022-08-20 16:13:00來源: 經濟日報

  截至8月15日,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近5000萬(wan) 噸——

  小麥產(chan) 需平衡購銷兩(liang) 旺

  本報記者 劉 慧

  糧食安全在田地裏,也在糧庫裏。

  今年夏糧高位增產(chan) ,實現了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開門紅”,小麥從(cong) “豐(feng) 收在田”“豐(feng) 收在手”進入“豐(feng) 收入庫”環節,產(chan) 需基本平衡,供應充足,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夯實基礎,為(wei) 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增添底氣、信心。然而,當前小麥價(jia) 格高位波動,“麥強粉弱”現象凸顯,應引起高度重視,持續推進小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

  小麥價(jia) 格高開高走

  河北省柏鄉(xiang) 縣西汪鎮西裏村種糧大戶孟國軍(jun) 家的小麥已全部銷售完畢。今年小麥產(chan) 量高、質量好、價(jia) 格高。孟國軍(jun) 告訴記者,家裏今年種了200畝(mu) 優(you) 質強筋小麥,平均畝(mu) 產(chan) 1200斤,比去年增加200斤左右。目前,他家小麥全部賣掉了,每斤1.65元,比去年高0.3元,真正實現了增產(chan) 又增收。

  “目前夏糧收購已進入集中上市階段,總體(ti) 呈現進度快、質量好、價(jia) 格穩、市場活的特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新聞發言人秦玉雲(yun) 說。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統計,截至8月15日,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小麥4784萬(wan) 噸,同比增加57萬(wan) 噸;油菜籽81萬(wan) 噸,同比增加23萬(wan) 噸;早秈稻381萬(wan) 噸,同比增加37萬(wan) 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監測數據顯示,小麥質量明顯好於(yu) 上年,安徽、河南小麥品質為(wei) 近10年來最好水平。目前主產(chan) 區新麥收購價(jia) 格在每斤1.5元以上,高於(yu) 最低收購價(jia) 水平。糧食貿易、加工、儲(chu) 備等企業(ye) 采購意願較強,入市積極,購銷活躍。

  由於(yu) 小麥市場收購價(jia) 格遠高於(yu) 最低收購價(jia) ,主產(chan) 區至今沒有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但各級儲(chu) 備輪換均衡在市收購,成為(wei) 市場化收購的主力軍(jun) 之一。中儲(chu) 糧平頂山直屬庫主任趙玉東(dong) 告訴記者,他們(men) 已經完成中央儲(chu) 備小麥輪換收購。收購期間做到了“倉(cang) 等糧、人等糧、錢等糧”,確保農(nong) 民“糧出手、錢到賬”。嚴(yan) 把質量關(guan) ,嚴(yan) 格落實“扡檢分離”,確保淨糧入倉(cang) ,嚴(yan) 防“以陳頂新”。

  今年小麥價(jia) 格高開高走,農(nong) 民售糧經曆了從(cong) 最初惜售到現在積極售糧的轉變。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霞認為(wei) ,農(nong) 民最初惜售的原因在於(yu) ,一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小麥價(jia) 格持續上漲,今年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國際小麥價(jia) 格飆升,農(nong) 民對小麥價(jia) 格預期較高。二是新麥上市以來,市場主體(ti) 入市收購積極性高,市場購銷活躍,需求旺盛。此外,今年受化肥等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小麥生產(chan) 成本上漲,對小麥價(jia) 格上漲起到支撐作用。近期國際小麥價(jia) 格下行,增強國內(nei) 小麥降價(jia) 預期,農(nong) 民售糧進度明顯加快。

  市場供應有保障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小麥生產(chan) ,小麥連年豐(feng) 收、庫存充實、儲(chu) 備充足。“目前我國小麥產(chan) 需基本平衡,市場供應有充分保障。”秦玉雲(yun) 說。

  從(cong) 需求端看,小麥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飼用和工業(ye) 需求。食用需求彈性小,每年大約有9000萬(wan) 噸小麥被加工成麵粉;工業(ye) 需求量在1000萬(wan) 噸左右。飼用需求受玉米與(yu) 小麥價(jia) 差影響較大,年度消費波動較大。2017年以來,隨著玉米產(chan) 需缺口擴大,玉米價(jia) 格上漲,小麥與(yu) 玉米價(jia) 差縮小,2020年華北地區一度出現小麥與(yu) 玉米價(jia) 格倒掛,小麥替代玉米增加,2020/2021年度小麥飼用量創下3800萬(wan) 噸的曆史新高,再加上國家主動消化超期儲(chu) 存小麥,小麥再次出現“產(chan) 不足需”狀態。今年國內(nei) 小麥價(jia) 格大幅上漲,小麥玉米價(jia) 差持續在150元/噸以上,小麥飼用優(you) 勢明顯下降。飼料企業(ye) 減少甚至停止使用小麥,小麥飼用消費大幅減少。新季小麥上市以來,飼料企業(ye) 收購小麥數量遠不如去年。

  從(cong) 供給端看,今年夏糧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小麥產(chan) 量13576萬(wan) 噸,比去年增加128.6萬(wan) 噸。小麥庫存充裕,成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和市場穩定的“定海針”。有關(guan) 部門通過預期引導、政策性糧食投放、儲(chu) 備吞吐等調控手段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根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托市及臨(lin) 儲(chu) 小麥共投放14周,累計投放739.8萬(wan) 噸,累計成交725.5萬(wan) 噸。夏糧收購期間,國家暫停政策性小麥拍賣,但各級儲(chu) 備小麥輪出仍在進行,給局部地區增加供應。

  我國小麥自給率達100%,小麥進口主要為(wei) 品種調劑所需。去年我國小麥進口977萬(wan) 噸,首次突破進口配額,一部分進口是飼用需求增加所致。今年上半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國際小麥價(jia) 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小麥進口494萬(wan) 噸,同比減少7.8%。趙霞認為(wei) ,進口小麥數量減少不會(hui) 影響國內(nei) 供給。全球小麥供需仍處基本平衡態勢。日前黑海“糧食走廊”重啟,烏(wu) 克蘭(lan) 小麥重回國際市場,將有效增加國際市場小麥供給,為(wei) 缺糧國提供緩衝(chong) 空間。

  “麥強粉弱”亟待破解

  當前,小麥與(yu) 麵粉價(jia) 格均呈波動上升態勢,小麥價(jia) 格居高不下,下遊需求不振致麵粉麩皮走勢疲軟,“麥強粉弱”市場格局凸顯,製粉企業(ye) “兩(liang) 頭受擠”。“短期看,麵粉價(jia) 格低對緩解成品糧價(jia) 格上漲壓力、穩定糧食市場有積極意義(yi) 。但如果‘粉弱’現象長期存在,將傷(shang) 及農(nong) 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趙霞說。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角度看,應加強成品糧品牌建設,推動小麥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國培育、創建了一批消費者認可度高、市場占有率高、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強的全國性糧油品牌。河南想念食品有限公司致力於(yu) 麵粉、掛麵產(chan) 品的研發、生產(chan) 與(yu) 銷售,構建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全產(chan) 業(ye) 鏈經營模式。“我們(men) 堅持綠色化、優(you) 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努力推動更多優(you) 質小麥麵製品和高端加工產(chan) 品走向百姓餐桌。”想念食品董事會(hui) 秘書(shu) 胡守興(xing) 說。

  我國小麥產(chan) 業(ye) 鏈條短,小麥加工副產(chan) 物麩皮、麥胚利用率低,以麥胚產(chan) 量計,副產(chan) 物利用率僅(jin) 為(wei) 0.8%左右。應大力發展小麥精深加工,提高糧食資源利用率,提升小麥附加值。山東(dong) 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全力攻堅小麥精深加工,小麥可轉化出十大係列500多種產(chan) 品,取得了以小麥加工副產(chan) 物生產(chan) 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蛋白肽的重大突破。“我們(men) 每加工1噸小麥,可生產(chan) 麵粉、掛麵、穀朊粉、赤蘚糖醇等多種產(chan) 品,總價(jia) 值高達9140元左右,比普通加工產(chan) 值提高147%。”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副總經理付蕊介紹。

  趙霞認為(wei) ,隨著家庭消費麵粉品牌化,小包裝麵粉的增長速度較快;現代餐飲業(ye) 對麵粉質量、口感、健康的要求大幅提升,推動專(zhuan) 用粉快速增長;消費者飲食習(xi) 慣變化,對烘焙麵點需求增加,烘焙市場高速增長,製粉企業(ye) 也應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產(chan) 品內(nei) 容。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