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幹旱影響 鄱陽湖提前進入低枯水期
近期,受降水偏少及持續高溫影響,長江流域出現罕見的旱情,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yan) 重的氣象幹旱。受幹旱影響,鄱陽湖提前進入低枯水期,刷新最早進入低枯水期(10米以下)記錄。洞庭湖也提前80多天進入枯水位。據水利部此前消息,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麵麵積較6月已縮小3/4。
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8月19日消息,19日4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9.99米,為(wei) 1951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低水位,鄱陽湖提前進入低枯水期,繼8月6日最早進入低水期(12米以下)後,鄱陽湖再次刷新最早進入低枯水期(10米以下)記錄。
根據氣象預測,未來一周江西省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wei) 主,加之長江流域來水正常偏少,鄱陽湖水位仍將持續走低,建議關(guan) 注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對湖區生活生產(chan) 生態帶來的較為(wei) 嚴(yan) 重影響,做好提水用水管理及抗旱保水工作。
除了鄱陽湖,洞庭湖也提前80多天進入枯水位。據《湖南日報》報道,截至8月17日17時,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為(wei) 23.25米,跌破24.50米,低於(yu) 枯水位。
旱情發生以來,湖南全省市、縣兩(liang) 級共派出工作組888個(ge) ,深入抗旱一線,累計出動抗旱勞力67.2萬(wan) 人(次)。湖南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河湖水位繼續走低。有多個(ge) 塘壩、小型水庫幹涸,洞庭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85米至6.13米,從(cong) 8月4日起,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就低於(yu) 24.5米的枯水位,今年低於(yu) 枯水位時間比多年平均提前了80多天,為(wei) 1971年以來最早。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近期,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幹旱天氣。中央氣象台8月19日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這是自7月21日發布高溫預警以來的第30天,也是高溫紅色預警連續鳴響的第8天。持續的高溫少雨引發多地出現氣象幹旱,8月18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今年首個(ge) 氣象幹旱黃色預警。
預計未來三天,南方大部地區仍將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氣象幹旱將持續發展。預計本輪高溫將持續到25日,26日至27日,南方地區的高溫範圍減小、強度有所減弱。
8月19日,嶽陽水文局水情科申科長告訴北青報記者,現在嶽陽的旱情是比較嚴(yan) 重的,洞庭湖的水位是23.82米,跟去年相比低了5.25米,“相對來說是偏幹旱的狀況,對灌溉農(nong) 作物會(hui) 有一定的影響”。
嶽陽水利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現在旱情還在發展。他個(ge) 人認為(wei) 目前還是比較可控的,而且氣象局預報,到25日可能會(hui) 有降雨。此外,當地已經進行了40多次人工增雨作業(ye) ,“不過人工增雨不是想要降多少就降多少,很多因素不可控製,還是要抓住時機。”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men) 會(hui) 全力引水、加強用水調度、二級提灌,此外,加強水資源利用,補充到農(nong) 田灌溉,目前還沒有產(chan) 生大的用水矛盾。今年嶽陽唯一的大型水庫鐵山水庫蓄水比往年多了13%,經過分析,可以滿足供水範圍內(nei) 的城鄉(xiang) 居民飲水和灌溉用水。
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實習(xi) 生 時珍惜 王東(dong) 蘭(la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