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地高溫持續 勞動者保護政策如何更好落實

發布時間:2022-08-22 10:15: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8月20日電(記者周聞韜、覃星星、有之炘)今年入夏以來,高溫天氣席卷我國多地,呈現持續時間長、強度大、極端性強等特征,不少地區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截至8月15日,全國高溫極值站數達262站。

  在“烘烤”模式下,各地中暑、熱射病等情況多了起來,而更受酷暑考驗的,是室外與(yu) 高溫作業(ye) 勞動者。各地紛紛加強對高溫下的勞動者保護,推出多種勞動者保護政策。記者在多地探訪一線勞動者,了解相關(guan) 政策如何更好落實。

  高溫持續,勞動者保護政策靈活多樣

  7月下旬以來,重慶遭遇連晴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飆升至40℃以上;在廣西南寧,高溫預警信號自7月9日持續至8月4日,是近年來發布高溫預警信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人社部、全國總工會(hui) 等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強調要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記者梳理發現,發放勞防用品和高溫補貼、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等舉(ju) 措,是各地發力的重點。

  目前31個(ge) 省份的高溫津貼標準集中在100元至300元之間。不少地方也要求,高溫津貼應當以貨幣形式計發,防暑降溫飲料等實物不能替代高溫津貼。

  一些地方按照不同行業(ye) 、氣溫變化情況,更靈活地規定工作時長。

  如上海的建築等行業(ye) 職工,可選擇早晚溫度相對較低時段開展工作,環衛等行業(ye) 職工可輪換休息,縮短連續作業(ye) 時間。重慶按照一般、中度和強度高溫天氣來具體(ti) 設置工作時長。

  ↑南方電網廣西南寧供電局工人頂著酷暑進行高空帶電作業(ye) 。新華社記者 覃星星 攝

  此外,一些地方還更多考慮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保障。上海、遼寧、天津等地出台政策,對平台靈活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做出規定並進行試點。

  今年,因中暑導致的死傷(shang) 事件有所增多,“熱射病”也更多闖入公眾(zhong) 視野,多地相應采取加強預警和執法監督等舉(ju) 措。8月9日,重慶市人社局等4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完善勞動者高溫天氣作業(ye) 時突發疾病應急處置預案,及時組織救治;同時加強執法檢查,加大爭(zheng) 議調處力度。

  政策落地情況如何?

  靈活安排工作時長、高溫時段停止室外作業(ye) 的要求是否真能落地?

  中建五局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南坪站項目總監李先生告訴記者,為(wei) 應對高溫,該項目采取了輪班製施工,每班連續施工時長不超過4小時,超過35℃停止室外作業(ye) 。上海地鐵一名值班站長徐熠明介紹,站務員從(cong) 6月起施行崗位輪換製,讓大家有更多休息時間。

  除建築、環衛等傳(chuan) 統行業(ye) 人員外,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以及防疫一線人員,要直麵炙烤、堅守崗位。

  在重慶大學城一處外賣驛站,裏麵空調開放,放置有瓜果、飲料、雪糕等防暑降溫物品,一些騎手正在取用。

  多名騎手告訴記者,防暑物品數量充足。某外賣平台一名站點負責人表示,每天最熱的時候,會(hui) 把騎手分為(wei) 3個(ge) 班次派單,確保足夠休息時間。

  部分外賣騎手的高溫補貼還會(hui) 以“高溫關(guan) 懷金”的形式體(ti) 現,在每天下午1點半至5點、晚8點至12點期間,對每單獎勵1.5元。

  對於(yu) 傳(chuan) 統行業(ye) 作業(ye) 人員而言,領取足額高溫津貼是迫切需求,然而一些地方的津貼發放存在“冷熱不均”現象。重慶、廣西的部分環衛工人表示,他們(men) 能足額領到高溫津貼,但兩(liang) 地的一些戶外建築工人告訴記者,目前沒有領到高溫津貼。

  建築工人趙洪說,自己目前在廣西一個(ge) 鄉(xiang) 鎮的工地上工作,是一個(ge) 民營企業(ye) 承建的項目,自己和身邊十來個(ge) 工友都沒有高溫津貼。“天氣太熱時,工地負責人會(hui) 買(mai) 一些西瓜、清涼飲料送到工地,其他防暑降溫的福利就沒有了。負責人沒提過增加高溫津貼的事情,我們(men) 也不太懂相關(guan) 政策。”

  高溫勞動保護應加大政策宣傳(chuan) 和執法檢查

  “近期接診的中暑患者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其中多例被確診為(wei) 熱射病,包括戶外勞動者。”重慶市中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任鄧揚嘉說。

  根據相關(guan) 規定,勞動者出現職業(ye) 性中暑,可經職業(ye) 病診斷並申報工傷(shang) ,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然而在實踐中,職業(ye) 性中暑被認定為(wei) 工傷(shang) 的卻並不多見。

  “維權的難點主要在於(yu) 職業(ye) 病的診斷、工傷(shang) 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等程序較為(wei) 繁瑣,導致維權時間和經濟成本較大。”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工傷(shang) 專(zhuan) 業(ye) 律師陳劍峰說。

  陳劍峰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加大政策宣傳(chuan) 和法律普及力度,提升勞動者對職業(ye) 病及維權方式的知曉度;也要從(cong) 製度入手,加快職業(ye) 病診斷、工傷(shang) 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進程。

  鄧揚嘉和廣西工人醫院心血管與(yu) 內(nei) 分泌內(nei) 科主任醫師劉麗(li) 萍建議,應避免在高溫下、通風不良處從(cong) 事強體(ti) 力勞動,衣著寬鬆透氣;同時加大對防暑知識的科普力度,引導勞動者提升防暑降溫意識,警惕熱射病早期症狀,掌握科學、有效的防暑方法。

  “做好物質保障的同時,安全教育和培訓也不能放鬆。”中建三局華東(dong) 公司安全生產(chan) 監督管理部經理薛偉(wei) 等人認為(wei) ,企業(ye) 應暢通應急救援渠道,與(yu) 醫院、派出所等建立應急聯動機製,確保緊急情況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針對高溫津貼落地問題,北京大成(南寧)律師事務所律師朱華表示,高溫津貼真正成為(wei) “清涼劑”,離不開製度保障和剛性約束,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通過建立平台企業(ye) 用工情況報告製度,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參與(yu) 采寫(xie) :蔣可心、陳沁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