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病籌款平台收費模式須納入監管

發布時間:2022-08-22 15:09:00來源: 廣州日報

  趙方圓

  8月21日上午,“水滴籌”相關(guan) 話題衝(chong) 上熱搜。據了解,此前有媒體(ti) 報道稱,水滴籌等大病眾(zhong) 籌平台有“職業(ye) 推廣人”從(cong) 中抽成比例高達70%。8月21日,水滴籌官方回應稱,所謂的籌款中介是由部分惡意推廣的第三方商業(ye) 組織運作,為(wei) 籌款人提供不正當籌款方式的服務,任何高於(yu) 籌款額3.6%的費用都不是平台收取。

  業(ye) 內(nei) 認為(wei) ,互聯網保險、籌款平台等絕不是法外之地,平台和公眾(zhong) 都有義(yi) 務共同把這個(ge) 機製運行好。同時,目前籌款難度加大、籌款成本提升,互聯網籌款平台回歸收費模式是必要的,但這種收費必須經過嚴(yan) 格的信息公示、輿論監管、行業(ye) 自律。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趙方圓

  水滴籌聲明:任何高於(yu) 籌款額3.6%的費用都不是平台收取

  記者了解到,此前有媒體(ti) 報道,在一些購物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大病眾(zhong) 籌“職業(ye) 推廣人”的存在,他們(men) 的抽成低則50%,最高達到了70%,有些“籌款推廣人”甚至要求在籌款鏈接中填寫(xie) 其提供的收款賬戶。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網民持續關(guan) 注。

  對此,水滴籌官方微博8月21日對外發布公開聲明稱,所謂的籌款中介是由部分惡意推廣的第三方商業(ye) 組織運作,為(wei) 籌款人提供不正當籌款方式的服務,對於(yu) 此傷(shang) 害用戶和水滴品牌的行為(wei) ,水滴籌采取零容忍態度,堅決(jue) 抵製和打擊。

  水滴籌表示,7月份,平台查實的此類籌款項目20餘(yu) 起,數量呈持續下降趨勢。水滴籌將持續完善平台規則和風控體(ti) 係,讓“灰產(chan) ”從(cong) 業(ye) 者沒有漏洞可鑽。對於(yu) 違法行為(wei) ,水滴籌將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配合警方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水滴籌表示,自2016年7月上線以來,一直是水滴公司全額補貼水滴籌平台的運營成本。直到今年4月,水滴籌試運行收取籌款金額的3%作為(wei) 服務費(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0.6%支付通道費用)用於(yu) 維持平台運營。水滴籌再次聲明,任何高於(yu) 籌款額3.6%的費用都不是平台收取。

  部分人員濫用互聯網大病籌款平台,公眾(zhong) 出現“審美疲勞”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6月17日、6月28日,水滴籌就曾兩(liang) 度公開發布聲明,並與(yu) 輕鬆籌共同打擊冒充平台收取“推廣費”。聲明稱,平台從(cong) 未授權任何第三方組織或個(ge) 人向籌款人提供所謂的推廣服務。

  “水滴籌頻頻成為(wei) 輿論焦點,主要原因是公眾(zhong) 高度關(guan) 注這一關(guan) 乎病患急難救助的互聯網平台,很多公眾(zhong) 誤以為(wei) 水滴籌收費過高甚至賺病患的救命錢,加之水滴籌過去幾年經曆的幾次輿論風波,共同造成了網友質疑的焦點。”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shu) 長宋占軍(jun) 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年來,公眾(zhong) 對於(yu) 水滴籌、輕鬆籌等互聯網籌款平台的信任度有一定程度下滑。互聯網上有評論稱,“捐過幾次,後來才聽說這事,現在不在任何平台捐了!有時間直接去山區親(qin) 自上門捐”;也有網友表示,“希望別倒,幫助那些生病的人,這是一個(ge) 希望。”

  宋占軍(jun) 認為(wei) ,公眾(zhong) 對互聯網籌款平台信任度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籌款人員越累積越多,公眾(zhong) 在認識或救助愛心層麵也出現“審美疲勞”,以及部分人員在不需要救助的情況下濫用互聯網大病籌款平台。“總的來看,互聯網大病求助平台是很多困難群眾(zhong) 最後的救命稻草,平台和公眾(zhong) 都有義(yi) 務共同把這個(ge) 機製運行好。”宋占軍(jun) 說。

  業(ye) 內(nei) :

  互聯網籌款成本提升 籌款平台可回歸收費模式

  公眾(zhong) 信任度、參與(yu) 率下降,也成了水滴籌等互聯網籌款平台發展中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之一。“和過去相比,現在籌款難度加大、籌款成本提升了。”宋占軍(jun) 分析稱,水滴籌等平台由互聯網保險平台的收入提供運營費用補助,在互聯網平台收入下降難以支撐籌款平台時,籌款平台開啟收費模式進一步加劇了籌款平台的運營難度。

  “當前情況下,籌款平台回歸收費模式是必要的,但這種收費必須經過嚴(yan) 格的信息公示、輿論監管、行業(ye) 自律。建議民政部或醫保局將互聯網大病求助平台早日納入監管體(ti) 係,在修改慈善法過程中對個(ge) 人網絡求助模式進行全麵規範。”宋占軍(jun) 說。

  “互聯網保險、籌款平台等絕不是法外之地,這給相應監管部門提出了一個(ge) 十分迫切而又亟待需要解決(jue) 的行業(ye) 性監管問題,也就是如何使科技向善得到進一步的彰顯。”廣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誌宏建議出台相關(guan) 的法規加以約束。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籌成立於(yu) 2016年,並於(yu) 2021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根據水滴公司今年6月中旬發布的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水滴公司一季度淨營業(ye) 收入6.49億(yi) 元,同比下降26.6%;歸母淨利潤1.05億(yi) 元。

  記者梳理水滴公司近幾年財報發現,2018年至2020年營收雖持續增長,但公司長期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水滴公司營收分別為(wei) 2.38億(yi) 元、15.11億(yi) 元、30.28億(yi) 元、32.06億(yi) 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2.09億(yi) 元、-3.22億(yi) 元、-6.64億(yi) 元、-15.74億(yi) 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的歸母淨利潤均呈同比下滑,分別為(wei) -53.7%、-106.47%、-137.11%。去年四季度開始“扭虧(kui) 為(wei) 盈”,調整後淨利潤為(wei) 590萬(wan) 元,主要來源於(yu) 成本控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