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湖南桂陽:骨幹水源精準“輸液”為41萬餘畝農田“解渴”

發布時間:2022-08-24 10: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郴州8月23日電 (廖詩卉 黃磊)在湖南桂陽縣塘市鎮羅塘村,隨著幹渠水位升高,清水開始從(cong) 分水口汩汩流出,羅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成友和種糧大戶周世光正忙著疏通田間灌溉渠的“堵點”,護水入田。

  給農(nong) 作物“解渴”的清水,來自於(yu) 十多公裏外的賢江水庫。連日來,桂陽縣發揮方元、肖家山等7處中型灌區和249座小型水庫骨幹水源作用,合理調度水庫通過加大下泄流量、跨水係調水補水等綜合措施,用好每一滴水,讓水源“接力跑”,有效保障了全縣近41.79萬(wan) 畝(mu) 晚稻的正常灌溉需水。

  種糧大戶周世光種植了400餘(yu) 畝(mu) 水稻,前段時間正是需水孕穗的時候,但受旱情影響,田裏的水一天比一天少。周世光說,好在水庫實施了精準灌溉,塘市鎮羅塘村向桂陽縣賢江水庫管理所發出調水請求。值班人員安排開閘放水,清水順渠而下,經由河道上的一個(ge) 個(ge) 分水口,注入宛如毛細血管的一條條支渠,一路流向水稻田,成了水稻的“救急水”。

  “那時候隻知道幹著急了,稻田缺水的話有可能大麵積受災減產(chan) ,今年就白幹了。現在好了,哪裏缺水哪裏就有水送過來,不擔心減產(chan) 了。”周世光說。

  賢江水庫是桂陽縣北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骨幹水源之一,幹渠、支渠總長97.6公裏,精準灌溉覆蓋了塘市鎮、四裏鎮、流峰鎮3個(ge) 鄉(xiang) 鎮近3萬(wan) 畝(mu) 農(nong) 田。

  “我們(men) 堅持‘一把鋤頭管水’,通過疏通幹支渠道、維修養(yang) 護水利設施、分片區放水輪灌等措施保證灌溉用水。同時,我們(men) 與(yu) 下遊鄉(xiang) 鎮、村組協商確定供水範圍、供水水量‘以水定供、按需供水’,減少水源浪費,擴大灌溉效益,發揮每一滴水的作用,精準流向每一畝(mu) 需水農(nong) 田。”桂陽縣賢江水庫管理所所長歐陽明介紹道。

  7月份以來,桂陽縣256處骨幹水源累計為(wei) 下遊群眾(zhong) 生活和農(nong) 業(ye) 灌溉供水4693.7萬(wan) 立方米。同時,持續發揮灌區、農(nong) 村供水工程基礎作用,該縣目前各類灌區可供水量11756.5萬(wan) 立方米。(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