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超過1500個科技類博物館和科技館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yu) 科學技術普及司司長吳遠彬在國新辦5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我國科普場館建設加快發展,2020年,全國共有科技類博物館和科技館1525個(ge) 。各部門、地方結合行業(ye) 領域和區域特點,還建立了一批特色科普基地。
吳遠彬進一步指出,我國科普作品、科幻作品呈現出多樣化、分眾(zhong) 化發展趨勢。2020年,全國共發行科技類報紙1.58億(yi) 份,發行科普圖書(shu) 9853.6萬(wan) 冊(ce) ,發行科普期刊1.31億(yi) 份,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科普類節目12.83萬(wan) 、16.46萬(wan) 小時,建設科普網站2732個(ge) ,科普類微博3282個(ge) ,科普類微信公眾(zhong) 號8632個(ge) ,極大豐(feng) 富了公眾(zhong) 科普文化需求。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科普服務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提升,科學普及與(yu) 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製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學素質建設體(ti) 係優(you) 化完善,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務覆蓋率和科研人員科普參與(yu) 率顯著提高,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全社會(hui) 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科普服務高質量發展能效顯著,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