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匯率避險 不必過度關注是否破“7”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央行年內(nei) 二度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及時對衝(chong) 人民幣匯率單邊走勢。相比於(yu) 測算外匯“降準”釋放的美元流動性規模,其操作本身更具現實意義(yi) ——向市場傳(chuan) 遞出不希望人民幣匯率快速走貶的政策信號。
盡管央行一再強調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但市場一如既往地十分在意關(guan) 鍵點位。就當前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走勢來說,對於(yu) 能否快速突破“7”這個(ge) 重要關(guan) 口確實引起了市場頗多的關(guan) 注和討論,人民幣究竟是否“後匯無7”,對市場情緒的短期催化會(hui) 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短期匯率走勢的演變往往是由於(yu) 關(guan) 鍵點位的突破所誘發的市場預期的轉變,這種情況下,基本麵因素往往不被重視,投機交易反而短時間內(nei) 占據上風,成為(wei) 主導市場的力量。
央行之所以對匯率“出手”,在意的不是避免匯率突破某一具體(ti) 點位,而是關(guan) 注升貶值的幅度和節奏。就當前形勢看,如果任由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一路勢如破竹,後續市場或在貶值預期的強化下開啟更大幅度的非理性下調,屆時糾偏市場的順周期行為(wei) 將更為(wei) 困難。實際上,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定價(jia) 機製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央行早已不過多幹預匯率市場,隻在市場出現順周期行為(wei) 的苗頭時出手震懾投機力量,防止市場形成一致性的單邊升貶值預期。
匯率理念的磨合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六七年前,關(guan) 於(yu) 匯率的討論多圍繞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但現在,匯率雙向波動已被市場廣泛接受。同樣,隨著匯率雙向波動幅度的進一步加大,盡管現在看“7”是關(guan) 鍵點位,但“後匯無7”的爭(zheng) 論或許在未來幾年將不再成為(wei) 關(guan) 注的焦點,市場會(hui) 更淡定地看待匯率的寬幅波動。
至於(yu) 市場關(guan) 注的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是否會(hui) 突破“7”,正如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所說,“不要去賭某個(ge) 點”,影響匯率短期變動的因素複雜多變,人民幣匯率依然承壓,企業(ye) 與(yu) 其賭單邊趨勢,不如做好匯率避險,避免讓資金暴露在不斷加大的匯率雙向波動之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