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產業招商一擁而上 多地按下“鋰都”名號搶答鍵
證券時報記者 毛可馨
如果現在問一聲中國的“鋰都”在哪兒(er) ,可能會(hui) 有七八個(ge) 城市按下搶答鍵。
正如傳(chuan) 統能源曾造就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如今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迅猛發展也在重塑地方產(chan) 業(ye) 結構。“家裏有礦”的城市一呼百應,綠電富集的城市也逐漸成為(wei) 新星。如果非常幸運地招引到龍頭入駐,一眾(zhong) 供應商都會(hui) 紛至遝來。要麽(me) 靠近資源、要麽(me) 靠近市場,嗅覺靈敏的鋰電製造業(ye) 正在進行一次新的產(chan) 業(ye) 遷移。
各地在競賽機製下一擁而上,是否會(hui) 重蹈“造車熱”的覆轍?下遊市場的成熟度相比往年已經發生質變,但中遊材料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也近在眼前。地方政府需要看得準、下手快,才能在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中押中寶貝。
招商利器“鋰”和“電”
家底殷實,招商自然底氣十足,這尤其體(ti) 現在鋰資源上。
國內(nei) 鋰資源主要集中在青海、四川、江西等地。其中青海以鹽湖為(wei) 主,儲(chu) 量和產(chan) 量均居前列,但位置相對偏遠,工業(ye) 基礎薄弱。四川和江西均以礦石為(wei) 主,論儲(chu) 量,四川已探明的鋰礦資源占全國的57%,居全國之首;論開采程度,江西2021年鋰產(chan) 量是5.4萬(wan) 噸LCE(碳酸鋰當量) ,相比四川的1.4萬(wan) 噸LCE更勝一籌。
手握全球最大的鋰雲(yun) 母礦,江西宜春在近兩(liang) 年相繼引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ya) 迪等巨頭。據宜春日報,談下比亞(ya) 迪285億(yi) 元的鋰電項目投資,當地政府僅(jin) 用了64天。目前宜春鋰電產(chan) 業(ye) 鏈擁有規模以上企業(ye) 100家,總投資額超過1200億(yi) 元。四川遂寧毗鄰馬爾康等重要礦區,承接了川西的鋰礦加工產(chan) 業(ye) ,有龍頭公司天齊鋰業(ye) 坐鎮,全市60餘(yu) 個(ge) 鋰電項目總投資額600億(yi) 元以上。
這類城市虹吸了大量優(you) 質招商標的,讓同省份的其他地市頗為(wei) 羨慕。在毗鄰宜春的某市,一位政府招商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沒辦法和宜春比礦產(chan) ,寧德時代這些巨頭落戶宜春之後,基本不會(hui) 考慮在同省內(nei) 其他城市布局了,“我們(men) 市長還讓自然資源局局長再去勘探一下,看看和宜春接壤的地方還有沒有礦。”
沒有鋰礦的城市怎麽(me) 辦?充足的綠電也是富有吸引力的招商資源。一方麵,便宜的電價(jia) 意味著更低的生產(chan) 成本;另一方麵,綠電能夠打開出口銷路,滿足歐洲等地對碳排放的溯源要求。
憑借綠電等優(you) 勢,四川宜賓的特產(chan) 不再隻有白酒五糧液,還有寧德時代的全球首座電池零碳工廠。據寧德時代介紹,這座工廠80%以上能源來自於(yu) 可再生能源水電,每年可減少40萬(wan) 噸碳排放。
四川還有不少“小而美”的地方打出綠電招牌,招引產(chan) 業(ye) 鏈上的“電老虎”環節。雅安市天全縣依托100萬(wan) 千瓦的水電資源,規劃負極材料產(chan) 能40萬(wan) 噸,號稱全國以縣級為(wei) 單位最大的負極生產(chan) 基地。
負極材料上遊工序石墨化耗電量巨大,單噸耗電量達1.4~1.6萬(wan) 度電,電費成本占比超六成。一位石墨化廠商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四川工業(ye) 用電價(jia) 格基本在0.3~0.4元/度電,相比東(dong) 部城市便宜一半,“如果沒有便宜的電價(jia) ,我們(men) 這個(ge) 生意基本沒什麽(me) 可做的。”
即便沒有四川的天賦異稟,一些城市還是依靠後天努力創造出了綠電資源。例如山東(dong) 濟寧,傳(chuan) 統煤業(ye) 留下大麵積的采煤塌陷區,當地以“漁光互補”模式加以治理,將塌陷區改造為(wei) 魚塘,上麵鋪設光伏板發電。
寧德時代今年7月與(yu) 山東(dong) 省政府簽約,在濟寧投資140億(yi) 元建設電池項目。一位濟寧地區政府招商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濟寧統籌了全市的光伏建設項目,將來滿足生產(chan) 外的多餘(yu) 電量還能並網,這是招引寧德時代的重要資源之一。此外,濟寧轄內(nei) 的京杭大運河還可以服務於(yu) 寧德時代的電動船舶試點項目。
產(chan) 業(ye) 紮堆稀釋資源優(you) 勢
在市場發育不完善時貼緊市場,在生產(chan) 資源緊缺時奔向資源。製造業(ye) 的內(nei) 生規律主導了鋰電產(chan) 業(ye) 近些年的兩(liang) 次遷移。
十年前,中國鋰電產(chan) 業(ye) 重鎮集中在河南、天津等地,借助軍(jun) 轉民的電池技術,以中創新航、天津力神為(wei) 代表的一批企業(ye) 占據行業(ye) 潮頭。但多數企業(ye) 在配套數量的競爭(zheng) 中逐漸衰落,中創新航則在2015年將總部遷往區位優(you) 勢更突出的江蘇常州,輻射長三角的諸多整車廠。
此外,廣東(dong) 省也聚集了大量消費電池企業(ye) ,如比亞(ya) 迪、欣旺達以及寧德時代的前身東(dong) 莞新能源(ATL),隨新能源車市場崛起而轉向動力電池領域。但受限於(yu) 土地和用工成本等因素,廣東(dong) 省的競爭(zheng) 力也有所減弱,不少企業(ye) 將製造基地向外遷移。
現在的鋰電產(chan) 業(ye) 鏈已經不必過於(yu) 擔心下遊市場,生產(chan) 要素才是頭等大事。眼下新一輪招商熱潮明顯圍繞資源展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也由此判斷,國內(nei) 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趨勢一定是向西部轉移,特別是四川。
然而,資源導向的另一麵是,資源總是有限的,產(chan) 業(ye) 鏈紮堆容易很快稀釋掉這種優(you) 勢。
“宜春優(you) 質的鋰礦都已經名花有主了,基本分配給了國資企業(ye) 或者頭部企業(ye) 。未探明的儲(chu) 量還有空間,探礦公司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但有些礦區覆蓋村莊,或者在生態紅線範圍內(nei) ,因此勘探和開采需要很長時間。另外,碳酸鋰冶煉需要化工用地的批條,現在當地也在收緊,除非大企業(ye) ,很難拿到新指標。”一位熟悉宜春鋰礦的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四川能耗指標的審查也日漸嚴(yan) 格,負極石墨化環節對此尤為(wei) 敏感。鑫欏資訊分析師程玲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去年內(nei) 蒙古限電曾導致許多石墨化企業(ye) 轉移到四川,但四川能耗指標也卡住了,大家又開始向雲(yun) 南、貴州等地轉移,產(chan) 業(ye) 一旦過於(yu) 集中就不免受到阻礙。
今年夏季川渝地區大規模限電,又給當地電力資源優(you) 勢蒙上一層不確定性。“實際上前兩(liang) 年就有用電緊張的苗頭,一到夏天工業(ye) 供電就不穩定,隻是今年影響規模大才顯露出來。一旦限電就直接威脅到我們(men) 生存,因為(wei) 窯爐停機一次需要長時間產(chan) 能爬坡,損失很大。”一位在四川設廠的負極廠商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下一步公司可能考慮去新疆建廠。
圍繞在產(chan) 業(ye) 龍頭身邊
除了向富集資源處“紮堆”,另一個(ge) 明顯趨勢是跟隨大客戶腳步。正因如此,在地方政府的招商列表中,“鏈主”企業(ye) 排在絕對優(you) 先級,難度係數相應也是最高。
“我們(men) 談下寧德時代用了一年多時間,中間因為(wei) 疫情耽誤很久。後麵簽約細節基本都談好了,寧德時代先官宣了和洛陽的簽約消息,當時我們(men) 領導心裏都冰涼冰涼的,擔心簽不下來。”上述濟寧地區政府招商人士表示。
如果沒有稀缺資源,僅(jin) 靠零地價(jia) 和設備補貼遠不足以讓龍頭駐足。河南焦作政府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焦作很早就開始聯係比亞(ya) 迪和寧德時代,但前者沒有談下來,後者根本就“沒有聯係到人”。
因此,當地招商策略從(cong) “招鏈主”轉變為(wei) “補鏈條”。在多氟多、龍佰集團等公司的基礎上,焦作生產(chan) 的電池材料已經能夠覆蓋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大主材,唯一的空白是隔膜,這也成為(wei) 接下來的招商重點。“我們(men) 希望發揮大化工的優(you) 勢,給頭部企業(ye) 做好配套。”當地政府人士稱。
而一旦龍頭入駐,招商工作就容易很多。上述濟寧地區政府招商人士對此有切身感受:“在簽下寧德時代之前,都是我們(men) 去找供應商;簽約完成後,供應商都主動跑來找我們(men) 。寧德時代落地後一到兩(liang) 年是招商的黃金時期,所以我們(men) 主要工作精力都會(hui) 放在這一塊。”
對於(yu) 招引供應商的標準,上述濟寧地區政府招商人士表示,最好是寧德時代的一級供應商,不然落地後供應不進去就比較麻煩,至於(yu) 具體(ti) 生產(chan) 什麽(me) 材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地少、附加值高。
具體(ti) 承接落地工作的是濟寧市兗(yan) 州區,區委書(shu) 記王慶在專(zhuan) 項會(hui) 議上發言懇切:全區各級要把寧德時代項目作為(wei) “一號工程”,舉(ju) 全區之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真正做到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
不過,並非所有供應商都願意跟著龍頭到處跑。一家電池零配件公司供應商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寧德時代邀請公司一同去宜賓建廠,公司幾乎不用拿錢去,當地政府免地價(jia) ,一期廠房補貼幾乎能覆蓋建設成本,但公司最終選擇放棄這一機會(hui) 。
“投資建廠對資金和人手的要求很高,去了也隻是擁有配套機會(hui) ,並不能保障訂單。宜賓鋰電產(chan) 業(ye) 剛剛發展起來,過去的企業(ye) 基本倚重寧德時代一家大客戶,現在寧德時代穩坐第一,但將來也有訂單下滑的風險。我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把雞蛋放在幾個(ge) 籃子裏,把產(chan) 能盡可能輻射到更多客戶。”上述電池零配件公司負責人稱。
鋰電招商會(hui) 不會(hui) “翻車”?
眼下的鋰電招商熱潮讓人不禁想起前些年的造車熱。
新能源汽車起步時期享受較高補貼,市場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數十家“造車新勢力”,地方政府也一擁而上、一擲千金,不少車企背後都有地方國資的身影。現如今有合肥“風投”蔚來、上海“牽手”特斯拉這樣的成功案例,但光芒背後是競爭(zheng) 出局的一地雞毛。
就連現在風頭正盛的宜賓,也曾經在造車項目上“翻車”。
2017年,宜賓國資委旗下的宜賓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50.5%)和五糧液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普什集團(0.5%)宣布,雙方共同購買(mai) 奇瑞汽車旗下凱翼汽車51%股權。不過,凱翼汽車始終沒有打開銷量,在當下新能源車的狂歡中顯得默默無聞。
現在,政策限製已經為(wei) 新能源車產(chan) 能擴張戴上“緊箍”。整車企業(ye) 在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能再新增產(chan) 能布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曾公開表示,鼓勵重點企業(ye) 在全國要統籌布局,不能遍地開花。
正因如此,上一輪投資中留下來的生產(chan) 資質也暫時沒有用武之地。上述江西省某市級政府招商人士表示,當地有一處具備新能源車項目等待重組,已經和多家車企談過合作,但有意向的車企受限於(yu) 上述擴產(chan) 規定而不能接盤。
從(cong) 發展階段來看,這輪鋰電招商與(yu) 早期造車熱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多位招商人士看來,新能源車前期依賴政府補貼,但現在已經步入靠市場驅動的階段。並且產(chan) 業(ye) 鏈也經曆過一輪洗牌,留下了的企業(ye) 質量更高,頭部企業(ye) 也較為(wei) 集中。因此鋰電產(chan) 業(ye) 現在屬於(yu) 風險較低而收益巨大的成熟產(chan) 業(ye) 。
但當產(chan) 業(ye) 逐漸步入成熟期,同時也意味著賽道愈發擁擠,紅利慢慢退去。尤其在中遊環節,目前廠商公開的電池材料擴產(chan) 規劃已經遠遠超出市場需求,磷酸鐵鋰、電解液等材料的供過於(yu) 求近在眼前。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某省份今年上半年已經在內(nei) 部發函提醒,請各地對鋰電項目落地保持謹慎態度。
對於(yu) 將來鋰電領域產(chan) 能過剩的風險,大多數受訪的政府人士都有所覺察,但也紛紛表示現在市場空間還很大,所以更需要搶時間抓機會(hui) 。
市場失靈就在於(yu) 這種個(ge) 體(ti) 理性匯集成的集體(ti) 非理性。上述電池零部件廠商負責人表示,現在有很多外行想要跨界進來,轉型中往往不惜代價(jia) ,如果背後有地方政府參與(yu) ,可能會(hui) 加劇跨界行為(wei) 。跨界者躋身現有客戶通常需要做出讓步,比如降價(jia) ,這就會(hui) 破壞賽道裏的規則。
“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地方政府和大客戶。”上述電池零部件廠商負責人表示,招更多的企業(ye) 過來,大客戶樂(le) 見其成,因為(wei) 議價(jia) 權提高了,供貨風險降低了;地方政府廣泛投資,東(dong) 方不亮西方亮。但這些企業(ye) 就慘了,最後一定會(hui) 有幾家死掉。
地方政府的招商偏好還會(hui) 間接加劇上下遊供需錯配。安泰科首席專(zhuan) 家徐愛東(dong) 在近期一場論壇上表示,去年國內(nei) 鋰鹽、正極材料、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的產(chan) 量增速分別是60%、97%、163%、160%,越往下遊越快,“我們(men) 梳理了青海和宜春等地的規劃,發現從(cong) 電池材料開始都被視為(wei) 高端製造業(ye) ,是各個(ge) 地方招商引資的香餑餑,且建設周期更快,上下遊增速不匹配導致鋰價(jia) 快速上漲。”
為(wei) 了規避自身風險,地方政府通常會(hui) 和企業(ye) 簽署對賭協議,讓“羊毛出在羊身上”。綜合多地政府人士經驗,招商優(you) 惠政策基本一事一議,根據不同產(chan) 業(ye) 發展周期和企業(ye) 情況,測算將來的稅收貢獻,反過來製定補貼或稅收返還政策,也會(hui) 對企業(ye) 建廠速度、投產(chan) 時間提出要求,避免企業(ye) 囤地行為(wei) 。如果企業(ye) 某年稅收不達標,可能無法解鎖下一階段的優(you) 惠政策。
同時,技術路線和市場趨勢快速變換,產(chan) 業(ye) 變革潛藏新的機會(hui) 。“跟在別人身後跑是不行的,我們(men) 更喜歡找一些新技術方向,比如固態電池、釩電池都有在看。但新技術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地方不一定能夠承受。這就像押寶一樣,一旦沒有壓好,就會(hui) 前功盡棄。”上述江西省某市級政府招商人士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