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彩陶文明建互動“朋友圈”:比較視野下探多元文化交融
中新社蘭(lan) 州9月8日電 (閆姣)“馬家窯先民創造彩陶文化的同一時期,在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一直延續到黑海西岸、北岸的烏(wu) 克蘭(lan) 和羅馬尼亞(ya) ,出現了一個(ge) 一個(ge) 的彩陶文化。”8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wei) 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這些彩陶文化那時候已有相似性了,很可能這些地區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李新偉(wei) 稱,因為(wei) 馬家窯先民的開拓,約距今4000年前,中西交流的道路得以暢通,金屬冶煉、小麥,馴化的羊、牛等才由中亞(ya) 傳(chuan) 入中國,為(wei) 中華文明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當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論壇(2022·曆史學)“從(cong) 黃河到黑海:比較視野下的彩陶文明與(yu) 早期文化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法國、伊朗等地的多位考古界專(zhuan) 家學者,線上線下探討了彩陶研究與(yu) 文化交互的新視角、歐亞(ya) 大陸史前彩陶與(yu) 文化互動等議題。
李新偉(wei) 還說,馬家窯先民第一次大規模開發了洮河流域、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的西部地區,極大拓展了中華文明的空間,占據了中西交流的前沿,奠定了甘肅成為(wei) 中西交流最重要門戶的最初基礎。
“彩陶的製作是家族式,這些傳(chuan) 統也反映在陶器的圖案上,有大人手把手教授孩童製作陶器的場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係傑出榮休教授帕翠莎·克勞恩作題為(wei) 《美國西南史前陶器裝飾的學習(xi) 過程》的報告時提及,當地一般由女主人製作陶器,大多數用於(yu) 家用,少部分用於(yu) 物品交換。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高偉(wei) 介紹埃及史前彩陶與(yu) 其他彩陶的異同時提到,共同點是彩陶有裝飾性作用,且都有對自然景觀和鳥獸(shou) 等周圍生活可見物種的描繪。不同的是,埃及對於(yu) 鳥獸(shou) 的描繪較為(wei) 寫(xie) 實。
敦煌市市長朱建軍(jun) 說,論壇對推動絲(si) 路沿線各地文化融合、思想融匯、感情融通具有重要意義(yi) ,專(zhuan) 家學者的分享交流,必將對仰韶文化、敦煌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起到促進作用。
此次活動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辦,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