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官員、專家等呼籲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 磁共振成預防出生缺陷“透視眼”

發布時間:2022-09-13 14: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 今天是第18個(ge) 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健康中國行動婦幼健康促進行動——‘生命早期1000天’關(guan) 愛計劃暨9·12無陷寶貝計劃”12日正式啟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張建兵對此次項目計劃做了詳細介紹,並表示:“在總結了前三屆的成果和經驗之後,今年我們(men) 進一步強調提升出生人口素質,從(cong) 生命早期進行疾病預防。本項目計劃在中國多省市開展係列公益活動,邀請領域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為(wei) 目標醫療機構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進行師資培訓;呼籲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生命早期1000天,從(cong) 生命起點開啟健康未來’”。

  生命早期1000天是兒(er) 童發育的第一個(ge) 關(guan) 鍵階段,包括從(cong) 女性懷孕的胎兒(er) 期(280天)到寶寶出生之後的2歲(72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wei) 一個(ge) 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不僅(jin) 能影響嬰兒(er) 時期的體(ti) 格發育和腦發育,也關(guan) 係到孩子成人後的健康。聯合國營養(yang) 執行委員會(hui) 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是預防成年期慢性疾病的窗口期。

  DOHaD(健康與(yu) 疾病的發育起源)理論認為(wei) ,生命早期1000天處於(yu) 營養(yang) 失衡,會(hui) 對子代造成多種影響。其中,孕期宮內(nei) 不良環境對子代產(chan) 生的影響或可連續影響幾代,如成年後易發生高血壓、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產(chan) 科主任醫師段濤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在孕期以及寶寶出生以後的頭兩(liang) 年,也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無論是營養(yang) 、心理,還是外界環境毒物,都會(hui) 增加寶寶出生之後,在兒(er) 童期和青少年期各類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所以,我們(men) 應該從(cong) 生命早期1000天,科學進行幹預,從(cong) 而更好保障後代健康。”

  在政策的積極指導和各界大力支持下,“9·12無陷寶貝計劃”已成功舉(ju) 辦三年。據悉,今年活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與(yu)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hui) 主辦,官員、專(zhuan) 家和企業(ye) 共同呼籲大眾(zhong) 關(guan) 注生命早期疾病預防,全程保障母嬰健康。

  當前,中國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已位於(yu) 全球中高收入國家的前列,並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wei) “全球十個(ge) 婦幼健康高績效國家之一”。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yu) 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當日對記者表示:“婦幼健康促進行動作為(wei) 我們(men) 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第一個(ge) 行動,要特別關(guan) 注婦女兒(er) 童的健康。”政府加強了頂層設計,印發了《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健康兒(er) 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特別是對於(yu) 出生缺陷、兒(er) 童早期發展,推進《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修訂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母嬰重點人群的營養(yang) 狀況得到一定改善,但當前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中國孕婦鈣攝入不足、嬰幼兒(er) 的維生素D和鈣等的攝入量與(yu) 推薦攝入量亦有差距。北京協和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主任於(yu) 康教授建議女性從(cong) 備孕開始,可每天服用含0.8毫克葉酸的複合維生素,至少服用到懷孕後3個(ge) 月,有條件者可繼續服用含葉酸的複合維生素至哺乳期結束。於(yu) 康教授表示,孕婦還要注重鐵、鈣、DHA等多元營養(yang) 素的聯合補充,滿足自身需要同時保障胎兒(er) 的需求。此外,這位專(zhuan) 家建議,嬰兒(er) 出生後,父母可在合理安排均衡飲食之外,科學地補充鈣(如檸檬酸鈣)和維生素D,6個(ge) 月之後還可在輔食中添加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滿足幼兒(er) 發育營養(yang) 需求。

  當日,多位愛心人士共同發聲支持此次公益項目,助力後續行動更好落地。連續四年公益支持“9·12無陷寶貝計劃”的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總經理何勇表示:“今年是拜耳進入中國的第140年。企業(ye) 未來將與(yu) 政府和相關(guan) 機構,在優(you) 化母嬰健康服務等方麵開展密切合作。”

  據了解,目前已知的人類出生缺陷疾病達8000—10000種。出生缺陷,會(hui) 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嚴(yan) 重影響家庭的幸福和生活質量。據悉,預防出生缺陷是全球重大醫學課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楊文忠接受采訪時坦言:“家裏具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家人需帶其四處就醫,孩子可能一輩子離不開他人照顧。這對整個(ge) 家庭會(hui) 造成多麽(me) 大的負擔。”事實上,九成結構畸形出生缺陷可在產(chan) 前被精準篩查。

  自2016年來,每周三下午,楊文忠都要去赴一場“特殊的會(hui) 診”:各科專(zhuan) 家相聚於(yu)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他們(men) 憑借多年豐(feng) 富的診斷經驗和極高的研判能力,針對疑難胎兒(er) 問題進行最嚴(yan) 格的會(hui) 診。楊文忠告訴記者,磁共振診斷是破譯生命密碼的重要“透視眼”,在超聲拿捏不準、模棱兩(liang) 可的情況下,磁共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楊文忠介紹,產(chan) 前醫學影像包括產(chan) 前超聲和胎兒(er) 磁共振。磁共振應用於(yu) 產(chan) 前診斷,比超聲晚了近30年,但磁共振具有大範圍成像、軟組織分辨率高、無輻射、非侵入性等優(you) 勢,既能確認超聲檢查結果,又能提供比超聲更多的信息,更能準確地診斷一些超聲難以明確的胎兒(er) 畸形,也是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手段。

  胎兒(er) 磁共振檢查可作為(wei) 一種重要補充手段,進一步證實超聲診斷結果。這位專(zhuan) 家直言,對於(yu) 少見的受胎位異常影響或超聲顯示困難的孕媽媽,胎兒(er) 磁共振往往是確立診斷的最佳選擇之一,且在診斷中樞神經係統畸形中的價(jia) 值越來越得到認可,如神經元移行障礙性疾病、胎兒(er) 脊髓脊椎先天畸形。

  在臨(lin) 床實踐中,有不少孕媽媽對核磁共振的“核”比較敏感,擔心會(hui) 不會(hui) 對胎兒(er) 有輻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影像科主管技師鄧伶俐解釋說:“磁共振檢查是一個(ge) 純物理、無創、無輻射的過程,不用擔心對胎兒(er) 有輻射。”據透露,如今,圍繞“預防出生缺陷”這一重大醫學課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已攜手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多科室創新聯動,推進出生缺陷精準防治,創新胎兒(er) 早篩技術、普及早篩新模式、探索胎兒(er) 發育與(yu) 異常研究,共同推動孕育全生命周期的醫學創新探索與(yu) 臨(lin) 床應用。(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