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審核不嚴、促銷誘導購買,網售處方藥如何擺脫盲買盲賣

發布時間:2022-09-19 11:17:00來源: 工人日報

  醫院開具處方藥一次不超過7日用量,網購卻能一次買(mai) 10盒;醫院處方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天,網購卻可以用幾個(ge) 月前的處方;有的網購平台還能隨買(mai) 隨開方

  網售處方藥如何擺脫“盲”買(mai) “盲”賣

  本報記者 柳姍姍 彭冰

  《工人日報》(2022年09月19日 03版)

  閱讀提示

  藥品網售方便了人們(men) 買(mai) 藥,但存在銷售網絡禁售藥品、處方審理不嚴(yan) 、促銷處方藥等亂(luan) 象。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將於(yu) 12月1日施行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將有助於(yu) 遏製這些亂(luan) 象,同時患者也應該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慎重網購處方藥。

  在網購平台搜索“草木犀流浸液片”,點擊開方購買(mai) ,選擇相關(guan) 病症後,問診開方秒開秒付。日前,因父親(qin) 患肩周炎,長春市民張女士在某網購平台購買(mai) 了這款處方藥。“不僅(jin) 方便,網上還能貨比三家,回農(nong) 村老家後如果父親(qin) 還需要吃這個(ge) 藥,我也可以直接網上下單,免得再到醫院折騰了。”

  近年來,網購平台為(wei) 患者購買(mai) 藥品提供了諸多便利,但也暗藏風險,例如處方審核不嚴(yan) 、通過促銷誘導購買(mai) 等。為(wei) 規範藥品網售,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台責任履行、監督檢查措施及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柴勁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出台將進一步規範網售處方藥行為(wei) ,為(wei) 老百姓購藥用藥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政策監管很重要,患者自身也要提高對處方藥潛在副作用和毒性的認識,謹遵醫囑使用。隻有患者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才能真正守好安全用藥的最終防線。”

  購買(mai) 過程像患者自己開藥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一些網上藥店不僅(jin) 存在銷售精神藥品等網絡禁售處方藥品的違法行為(wei) ,還存在違規開展互聯網首診、電子處方不真實不規範、“藥師審核”形同虛設、把處方藥標記為(wei) 非處方藥售賣、促銷處方藥等諸多網售亂(luan) 象。

  王先生經常在網購平台給母親(qin) 買(mai) 鈣片,兩(liang) 年前,他購買(mai) 鈣片時看到係統推薦的腎骨片,點開藥品詳細說明後發現,該藥很符合母親(qin) 的症狀,隨即買(mai) 了10盒。“多買(mai) 有優(you) 惠,而且購買(mai) 流程簡單方便,稀裏糊塗就下單了。”王先生說,後來才知道這是處方藥,不能隨便吃,現在想想真有點後怕。

  近日,記者嚐試在某網購平台搜索“頭孢克洛”,進入店鋪後看到商品頁麵藥品包裝、適應症狀等信息一應俱全,一次性買(mai) 5盒還有優(you) 惠。記者點擊開方購買(mai) ,問診信息中羅列了幾個(ge) 相關(guan) 病症,選擇確診疾病後便可進入開方購藥頁麵,整個(ge) 流程像是患者自己給自己開藥方。記者分別點擊了幾家不同的店鋪,搜索不同的處方藥藥名,基本是相同的流程。

  柴勁說,根據《處方藥與(yu) 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不同於(yu) 非處方藥可自行判斷、購買(mai) 和使用,處方藥必須憑執業(ye) 醫師或執業(ye) 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mai) 和使用,如果濫用、過量服用可能會(hui) 導致嚴(yan) 重後果。

  新規將有助遏製網售處方藥亂(luan) 象

  “網售處方藥品類較齊全,成本相對較低,購買(mai) 方式便捷,特別是疫情期間,確實方便了很多患者尤其是長期服用固定藥品的慢性病患者。”柴勁說,但前提是一定要對處方藥的網售渠道做好相關(guan) 監管,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根據之前的報道,網購處方藥的亂(luan) 象屢見不鮮,有的甚至危害生命。由於(yu) 缺乏嚴(yan) 格審核,有人用寵物狗照片網購處方藥竟然成功,有人服用網購處方藥後出現不良反應,醫生檢查後認為(wei) 可能藥物有問題,但網售平台、配送快遞、藥品生產(chan) 商均表示不承擔責任。

  記者發現,網購藥物時,有的患者用幾個(ge) 月甚至是一兩(liang) 年前的處方到網上購買(mai) 處方藥,有的患者甚至病急亂(luan) 買(mai) 藥,不良商家借此宣傳(chuan) 藥品可治愈癌症、高血壓、慢性病等難以治愈的疾病,或是誇大療效,包治百病。

  互聯網介入藥品銷售初期,國家明確禁止醫藥電商銷售處方藥,新出台的《辦法》意味著網售處方藥已被許可,但同時新規對藥品網絡銷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責任義(yi) 務等都作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將有助於(yu) 遏製網售處方藥無處方、假處方、處方重複使用,購藥者根據說明書(shu) 自行用藥、濫用處方藥等問題。

  網購處方藥應仔細辨別售藥資質

  柴勁介紹說,醫院開具的處方一般是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天,而且醫生會(hui) 嚴(yan) 格按照療程針對患者病情開具藥量,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慢性病的處方藥會(hui) 適當延長,但會(hui) 要求患者定期複查,由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判斷是否有必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同時檢測相關(guan) 指標的變化等。

  從(cong) 患者角度看,柴勁認為(wei) ,網購處方藥不應單憑經驗或感覺,也不能因為(wei) 圖方便隨意在網上下單,要注意分辨網店的相關(guan) 資質,核對藥品的名稱、生產(chan) 批號、產(chan) 地、劑量等信息,收到藥品後要注意查看真假和是否變質等問題,每個(ge) 環節都要仔細辨別。

  網購處方藥最怕買(mai) 到假藥,一些渾水摸魚的商家會(hui) 利用購藥者懶得查詢藥監局備案信息的心理,偽(wei) 造相關(guan) 售藥資質。“買(mai) 藥不要怕麻煩!”柴勁提醒說,消費者在選擇一家網上藥店時,首先要去國家藥監局網站認真查詢證書(shu) 的真偽(wei) ,確定其是否為(wei) 國家藥監部門批準的正規網上藥房。

  同時,鑒別藥品真偽(wei) 最簡單的方法也是登錄國家藥監局官網,核對藥品名稱、批準文號、生產(chan) 企業(ye) 、生產(chan) 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輔助方法是觀察藥品包裝、外表、顏色、氣味等。她強調:“一旦買(mai) 到假藥,一定要通過向藥監局舉(ju) 報等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